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其来说可谓终生受益,作为一名小学生,从小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小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机。因此,小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要认真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在培养他们时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榜样。并通过课堂教育进行良好习惯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习惯就在他们周围,并且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培养对他们独立、自信的好习惯,学校也要开展各项活动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净化学生周围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一些不良习惯要早发现、早教育,多宣讲、多谈心,反复抓。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用规矩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用爱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以身作则规范学生的良好习惯;"勤"下班级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反复训练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好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3.
习惯的魅力     
低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低年级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的做法是: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大体是认真读书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读书读报的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做教师的就应通过讲道理或运用具体事例来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如向学生讲《小偷针大偷金》的故事,使学生知道故事中的人就是因为从小养成了偷偷摸摸的坏习惯,才会有那样的下场.  相似文献   

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要培养好习惯,教师就得天天检查,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贵在长久坚持,要有恒心,切不可前紧后松、一曝十寒。教育学生前后要求要一致,如果教师随心所欲、朝令夕改,一时一个要求,那么学生就会看教师眼色行事,“看人下菜碟”,这是最要不得的。根据习惯养成的规律和经验,在培养良好习惯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训练的方向。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这就是说,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在十几年的中小学生活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形成习惯。所以,什么样的习惯会对自己有益,什么样的习惯会造成不良影响,要让学生能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6.
习惯是什么?习惯就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是什么?学习习惯就是学生积久养成的学习方式。小学是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开始,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基础,所以学校及教师要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围绕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展开讨论,给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李春梅 《成才之路》2012,(32):40-40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承担着义务教育起始阶段的小学教师们,更应注重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加以培养,以便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做好铺垫。一、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俗话说:"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如何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成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想为社会及上一级学校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就要从养成教育入手。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良好教育,才能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包括自然情况及社会情况,这样才能为写作提供翔实而丰富的素材,从而也就避免了写文章时提笔不知从何下  相似文献   

9.
习惯决定人的品质,而品质决定人的命运,由此可以看出习惯的重要性。习惯就像一个指南针,它指引着我们的行动。中学阶段是人的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良好习惯的养成,能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良好的习惯往往能让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着重对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海南教育》2013,(1):29-30
<正>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天津市各个学校都很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跟班的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都能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他们让学生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时,不贪多求全,而是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让学生养成一个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板块式管理养成教育东丽区实验小学把每个月的德育工作内容写在德育工作宣传栏上,并摆放在教学大楼前,学生一踏进校园就会  相似文献   

11.
方新政 《教师》2014,(1):51-51
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使人受益终身。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也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因素。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教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成人成才。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必须从良好习惯的培养开始。下面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2.
习惯的魅力     
低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低年级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的做法是: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良好的习惯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更不是只要教师来个强制性命令或者强制性措施就行。我认为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习惯。我通常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它揭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低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抓准时机,找对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因此,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教育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 :“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 ,锲而不舍 ,养成习惯 ,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 ,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认为 ,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少应养成六种习惯 :①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②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 ;③养成课外阅读书报的习惯 ;④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⑤养成练笔的习惯 ;⑥养成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学生能养成这些好习惯 ,必然大大提高语文知识水平和写作水平 ,这样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也可终身受用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万继允$单县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8.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要靠学校教育、教师引领、家庭监管、社会氛围各方面的共同教育,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殷佳 《考试周刊》2015,(12):37-38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的时期,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其年龄、心理等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师生交往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因此我们既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又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的行为,需要全体教师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