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采用“荒诞”的艺术形式,通过人们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砚代文明中一些人精神上的等待与失望、苦闷和迷惘。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代表作。作者从戏剧情节、语言、人物、舞台形象等各方面都使用了荒诞手法,表现出了世界的荒诞性及人们面对这个世界只能以荒诞的希望、荒诞的行为来对待这个荒诞世界的努力。而希望只能在真切的“等待”中编织下去。  相似文献   

3.
《等待戈多》是最能体现贝克特思想特点和荒诞派戏剧特征的剧作,深刻地表现了汉代文明中人生的处境:怀抱模糊的希望而作无尽的等待。“等待”成了人生的唯一目的,这一目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证明“在等待”。剧中悲喜融合;超越传统戏剧,又对传统戏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生动诠释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观念。本文试图从加缪的荒诞哲学角度分析《等待戈多》的荒诞内容及成因,从而揭示主人公的等待看似荒诞,但其本身就是反抗,就是西绪福斯式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著名的悲喜剧,作为在戏剧史上独树一帜的流派,荒诞剧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本文将从情节,语言,意识三方面来分析该剧的荒诞性特征,以此说明在这个非理性化、非人化的世界里人生的虚无和生活的荒诞。  相似文献   

6.
爱尔兰现代派戏剧大师贝克特的力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等待戈多>的成功与贝克特使用的语言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该剧本也表达了人们为自己的存在苦苦寻求意义的痛苦过程.通过分析<等待戈多>的荒诞语言对人物荒诞生活的揭示以及荒诞语言与主题的结合.可知荒诞语言这一叙事策略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等待戈多》和贝克特的语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胡敏 《海外英语》2013,(3X):205-206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给人的印象是剧情简单,人物形象单一,台词单调且杂乱,道具简陋粗糙。而贝克特正是运用这些来生动展现了当时复杂社会的缩影,深刻揭示了人类面临的普遍生存状况:虚无和不确定,缺乏交流和时间感,繁琐和单调。贝克特正是以简约生动形象地体现出现代人生之无意义和荒诞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塞缪尔·贝克特在戏剧创作中始终坚持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来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其代表作《等待戈多》以独特的技巧表现出混乱无序的生活现实,并生动体现了作者反常规、反逻辑、反审美习惯的"实验"精神。剧中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其荒诞的创作风格,支离破碎的情节安排与异化孤立的人物设计被上升到语言上的颠覆。通过巧妙地消解语言,荒诞派戏剧的特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10.
这,是颓废者的游戏,灵魂,盛开出浮华的花朵,必然导致生命的空虚。在没有星光的夜晚,任寂寞,撕噬兵荒马乱的心,忧伤,变得太温柔。  相似文献   

11.
《等待戈多》和《暗恋桃花源》作为东西方戏剧的代表作,一个在“等待”中抱有“希望”,而另一个在“寻找”中充满“虚妄”。同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描写,在思想倾向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异。试探讨两部作品在主题展现方面不同的原因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其文本没有设置激烈的戏剧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没有塑造任何具有魅力的舞台角色,而是通过流浪汉之间的琐碎对话表现中心思想,这种成对人物关系设置并不是偶然现象。文章通过对《等待戈多》中的两对流浪汉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揭示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运用模糊语言的理论,对《等待戈多》的语言形式进行探讨,从重复性话语、沉默话语以及表现式话语三方面论述贝克特创造模糊语义的用意,阐释事物的质在模糊语义的不确定性中得到体现,心灵在无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4.
“兴”的审美效果有高下之别。“兴”有不同的类型。兴是“诗缘情”理论的实践及发扬,是一种独特的生命省察方式,是中国古人混沌思维、巫术思维的具体体现。探讨兴的原始发生可以看到,最早的兴句可能是人对神的致敬、问候,是诗歌权力性质与一般口语的标志性区别之一。将“兴”规定为“物”“我”的审美互动可以具有普遍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5.
周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在中国的接受者和推行者。文中以“人生的教科书”与“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周扬文艺思想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接受和推行过程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打的虽是“道”的旗帜,行的却是儒家之道。尽管《水浒传》与道教的关系很密切,“替天行道”也很容易和道家、道教之道搅和在一起,但宋江实际上行的自始自终都是儒家的“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肖邦《觉醒》与张洁《爱 ,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和《方舟》3部中篇小说主要人物的分析和对比 ,探讨她们作品之间所涉及的女性自我意识这种共同话题 ,以及在共同主题、共同形象和可能的共同来源上的相似和形成这种相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反映了女主人公爱米丽悲剧的一生。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其进行解读,认为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福克纳对小说的结构、情节、语言等进行了“陌生化”处理,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价值,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委婉语都始于避讳、禁忌。汉英两种语言在表现形式、文化内涵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有必要从跨文化角度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鲁迅特别关注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创作 ,并受其深刻的影响。《地下室手记》与《伤逝》在思想叙述与表现形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及接近。两位伟大的作家 ,对于灵魂的刻画与描绘 ,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