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是每位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下面谈一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创造技法之一的“缺点列举法”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几点做法。一、缺点列举法的课堂操作模式任何事物都有缺点或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 ,“缺点列举法”就是通过让学生集体思考讨论 ,找到物理问题中的不足之处 ,然后再针对这些不足找到改进办法的一种创造发明技法。其课堂操作模式如下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或由学生发现并提出)→列举该问题的各种缺点(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也可作为一员参与)→针对上述缺点找到改进办法(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  相似文献   

2.
创造发明是一种高级的创造思维活动,它不仅依靠人的灵感,还必须有规律可循,创造发明的思维过程才可能产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教学,启迪学生的创造意识,自觉地运用发明创造法,增强创造发明的有序性,提高发明创造的成功率,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造发明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1 列举缺点法学生刚开始接受创造发明教育时,认为创造发明高不可攀,不知从何着手。我平时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采用列举法启发学生创造意识。现代的许多科技产品,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存在这…  相似文献   

3.
吕守仙 《职教论坛》2004,(23):11-11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品质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很多教师也习惯于“高效率“的满堂灌,没给学生留下思考讨论和表述见解的时间,包办了属于学生本人的思维活动过程.正是这种教育,使很多学生缺乏质疑的习惯.而科学和创造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若发现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如何去谈发明、创新呢?因此,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   ……  相似文献   

4.
缺点列举法就是通过发掘改革对象(产品)的缺陷,把它的具体缺点一一列举出来,使问题彻底暴露,然后对这些缺点进行归类、分析,找出改革的方案。 运用缺点列举法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效果为佳。小组一般以3-8人为宜,每一次一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两小时,如果主题较复杂,可以把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分几次实现。  相似文献   

5.
说起创造发明,有人会认为那是一种高深莫测而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层领域。不可否认,要搞创造发明需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善于观察分析的能力。但不等于说创造发明只能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利。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善于动脑动手,也可以搞出个发明创造来。笔者在此就本人的体会,谈几点创造发明的思路,以供有志于此者参考。 一、克服缺点思考法: 这是创造发明者常用的基本方法。在观察原有产品的缺点的基础上,搞出新设计以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笔者在用好课本实验的同时,还敢于质疑课本实验的不足,合理利用现有的仪器和代用品,成功改进和设计了一些化学实验装置[1]。改进和设计化学实验,笔者常以发明创造学上的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模仿法等技法为基础,然后灵活利用组合法、移植法、替换法、缩小法、逆向法等技法去改掉缺点、落实希望。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实  相似文献   

7.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的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数学教学中,按问题来分,应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欢迎、鼓励、诱导、诱发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给予解答。 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敢于提出问题。在这个阶段里,学生对子听课中不懂的地方,不会做的习题,要敢于问同学和教师,不是听之任之或一抄了之。这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最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是启蒙教育的关键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  相似文献   

8.
一谈到小发明,许多学生就感到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自从担任科技辅导员后,我一直在探索帮助学生走上发明之路的方法。其实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是在原型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创造性地想象出的新事物形象。因此,小发明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应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事物入手,让他们感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缺点交流"就是针对身边常见事物,敢于质疑,把  相似文献   

9.
列举法是一种成熟的创新技法,包括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三类,各类创新技法有其明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0.
一、鼓励质疑问难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得好:“学贵有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们往往都是大胆质疑问难,敢于怀疑传统,敢于挑战习惯,敢于批判权威。他们往往能从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的规律。哥白尼是这样,布鲁诺是这样,爱因斯坦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使学生树立创新思维,掌握创造技法十分重要.特性列举法、智力激励法、缺点列举法、希望举例法、5W2H法就是几种常用且有效的创造技法.  相似文献   

12.
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助推器,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励他们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个问题是一种创造,学习物理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且能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可提;三、指导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提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学数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又叫做求异思维,就是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看出问题.因此,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新见解和创造发明的思维.它...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即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物理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心理品质。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品质的发展。问题意识是学生终生的财富,是创造发明的基础,也是新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物理课程标准》指山:“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山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是最重要的物理学习活动.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而。因此这也必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应当建立在问题发现和提出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就是数学创新。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注重给学生营造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家陈省身曾说:数学好玩.巴克尔说:先怀疑,其次是探求,然后就有了发现.这些都告诉我们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要敢于提出猜想和疑问,并下功夫探究,才可能有新的发现,质疑并探究不仅能培养我们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我们的思维品质.下面列举一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问"就是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美籍华人当代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也曾经说过:"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开第一步。""新"就是创新,就是善于利用感官能力全方位地感知周围的世界,并且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理顺并能够看清多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