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中心是面向全校学生,立足本科教育,全天14小时开放的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管理为主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计算中心从长远角度出发,重视系统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以及管理系统的建设,部署了系统安全防范体系,采用千兆(原计划采用百兆网络)骨干网络连接所有8个实验室,百兆连接到桌面,构成了北京工业大学对外的一个亮点窗口,跨入了国内一流计算中心之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计算中心的地位和所承担的任务出发,较详细地阐述了计算中心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机构建设的必要性,为师专类学校的计算中心建设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计算中心是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根据实际教学要求,需要加强计算中心机房管理、技术防范以及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等手段,做好设备的管理维护,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4.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中心是面向全校学生,立足本科教育,全天14小时开放的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管理为主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计算中心从长远角度出发,重视系统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以及管理系统的建设,部署了系统安全防范体系,采用千兆(原计划采用百兆网络)骨干网络连接所有8个实验室,百兆连接到桌面,构成了北京工业大学对外的一个亮点窗口,跨入了国内一流计算中心之列.……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计算中心的职能扩充与转变东北大学朱志良吕雅文关键词:高校计算中心职能扩充转变八十年代初,随着大中型计算机的引进,国内各高校相继成立了一定规模的计算中心。十多年来,高校计算中心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计算...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加强计算中心管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中心的科学管理。本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计算中心管理的特点,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的新构思,以期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0(4):F002-F002
陕西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前身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资建设的学院计算中心。1997年,计算中心与院电教中心合并组成信息技术中心,2001年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和学院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上机的人次数、计算机相关课程门数大大增加了。这对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实训教师的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院领导的统一指导下,设备处对计算中心在机房建设与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一、更新设备扩大容量计算中心由原来的三个网络机房增加为五个网络机房,并对三个老机房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并配有两个较先进的多媒体教室。1.新设备的增加新增加的三个机房为网络4、网络5和网络6。网络4为多媒体机房,微机的配置较高,可以实施课堂组织和管理,利用我院的S…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网络》2010,(4):37-37
近日,清华大学计算中心(下文简称计算中心)在北京承办了教育部“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金教工程”一期)总体技术组第二次全体专家工作会议。会议由计算中心主任、总体技术组组长蒋东兴主持,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副司长陈盈晖、办公厅副主任王洪元、金教办成员、总体技术组专家及业务代表近6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院计算中心机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监控系统,试以合理适用、灵活、经济为原则,解决布线不统一、易被盗,计算中心与其他部门难通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是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成立第五十个年头,也是北京大学信息化、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由数字校园、电子校务向智慧校园、智慧校务建设迈进的崭新一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科学计算中心的建设情况,以及中心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支撑服务。中心面向拔尖人才的层次化能力培养以及面向协同创新的多元化服务通道的探索与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该科学计算中心共享平台能够较好地满足各学科的科学计算需求,为校内外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高质量的计算服务,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是一种投入较大、设备更新速度较快的大型仪器设备系统。探讨了以科学计算为基础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建设、高效运行及可持续维护管理问题。以河南师范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为例,对中心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建设经验及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2008年4月17日~18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协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2008教育网络管理与应用大会暨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144-146
随着对高性能计算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部分高校开始采购大型的高性能计算集群。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起步得比较早,并在国内率先成立了高性能计算中心。该文针对高性能计算中心的建设进行了介绍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阐述计算中心在高校教学、服务及自身体制变化等方面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论述在网络环境下机房管理应采取的措施,展望下一步计算中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计算中心机房的硬件建设已基本到位,如何拓展机房的实验教学服务,提升教学服务功能是当前计算中心面临的紧要工作。结合计算中心的工作实际,文章就改造建设中心机房内外网络和拓展提升基于网络共享平台的各项教学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17日~18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协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2008教育网络管理与应用大会暨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9.
运用IT服务管理理论,提出了基于ITIL标准的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并对计算中心的管理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目的在于探索计算中心新的管理模式,构建更好的教学科研保障机制,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Client/Server结构模式机房管理系统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连大学计算中心用磁卡作为输入方式,对机房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在计算机上进行开发,建立了具有高效率的机房调度管理系统.重点论述了机房管理系统单板版的设计与实现和基于网络环境下微机管理系统网络版的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