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96-100
于右任是民国元老,著名的书法家和教育家。他试图通过创制标准草书并加以推广,提高中国方块字的使用效率,以达到利国利民之目的。但是,由于中国文字的复杂性,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尽管标准草书创制成功,但是推广失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本的原因既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有关,也与汉字书写的方法与艺术审美特点有关。于右任创制草书服务社会的探索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宋琰 《华章》2013,(14)
在草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草书形式众多、书体各异的局面,有的同样一个字竟有十多种草法,使人困惑之余无所适从。这不仅大大增加了研习草书的难度,也迟滞了草书艺术的发展。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树起了“标准草书”新旗帜,开辟了草书艺术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这幅草书立轴,是已故国民党元老,现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的手迹。作品长2.8米、宽0.6米。以淡黄色绫子装裱。正文书“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  相似文献   

4.
以考究“造字之理”为核心的草书标准化在中国文化史、中国书法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70年前,于有任先生把草书标准化的研究成果一标准草书》推向社会,但他始终没有借用行政手段去推行标准草书,而是让标准草书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国人。已经过了70年的沧桑岁月,标准草书被越采越多的学者、书家所理解、所接受、所喜爱。  相似文献   

5.
钱浩 《江苏教育》2022,(21):28-37
由于当今的汉字教育与书法教育在字体普及方面存在着局限性,人们对于字形意义上的行草二体的规范性缺乏了解,由此就造成了日常书写中触目可见的“连笔”乱象,这实质上是汉字文化的一种缺失。若要为“连笔”规范性的普及寻求理论依据,就有必要以批判性的眼光回顾于右任先生当年编定和推广“标准草书”的思路,并进一步思考传承汉字文化、实现古为今用的新的可能性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书墨禅机     
抗战前,南京周琪以书艺驰名,人称“江东周琪”;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草书超凡入圣,更是名传天下;二人结翰墨之交。 一次,于右任到周琪家,彼此站着讲话。 于对周说:“你笔写江东。” 周答:“于公笔写天下。”  相似文献   

7.
正孙过庭博通古今,独秀文华,书法以草书著名。其草书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既能从以"二王"为代表的古典书法美中汲取精华,同时,又能把握唐代人追求雄强的审美理想,加之"极虑专精,时逾二纪"的苦功夫,终成一代草书大师。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全篇开始一段用  相似文献   

8.
草书考     
"草书"的"草",应读为"早"."草书"是草稿之书.草书产生的时代应是秦代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字学研究中的字族理论,利用草书偏旁与草书字根的循环组合,将草书字法教学放置于一个以晋唐法帖为标准的开放系统中,进而对整个草法系统进行归纳与总结,最终达到合乎六书、易记易写、摒除讹误、循环生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本校、本班实际,从辅导员、班主任认真落实学院"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出发,以"学生成才规划"为导向,以"五个好"为标准,用"导师制"为保障,倡导"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对成功创建高校"全国先进班集体"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擅长的书体是隶草,其行楷具有虞体风格。其隶革师从张芝、钟繇、索靖、张旭、皇甫阅等等;其行楷师从“二王”、虞世南诸人;柳公权师承柳宗元之说无法确证。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现代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革命领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尤其是草书在当代中国独树一帜,影响巨大。毛泽东草书雄浑恣肆,激情澎湃,挥洒自如的风格形成,既与他个人内在气质有关,也与他丰富的阅历有关,他对当代书坛的最大贡献,在于打破了清代碑学兴盛以来无狂草大家的格局,同时引导书法领域流派纷呈,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3.
副词"终于"是由"动+介"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当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时,介词"于"的介引功能弱化、消失,发生去范畴化,从而有可能跨界并入与"终"合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动词"终"因为位于多项动词的前项,语义泛化,也失去动词的典型范畴特征。在二者合力下"终于"演变为副词。"终于"及"X于"类词词汇化的主要动因是去范畴化和介词并入。  相似文献   

14.
《书谱》是我国书法理论划时代的名著,通篇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其中精辟之处比比皆是。是我国书法理论划时代的名著,影响极为深远。它以讨论真、草两书体为主,同时也涉及到书法其它方面的问题,尤以美学论述最为精辟。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先锋作家的余华,通过其小说创作体现了自己的现代性思考.他的这种思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消解了人们对"人性美"的理解,重新解读了死亡的意义,进一步批判了国民劣根性;二是借助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完成了对现代律法规则的再认识和科学认知的质疑.  相似文献   

16.
陈寅恪先生1954年著《论韩愈》一文,是研究中国中世纪史划时代的文章。本文作者分析了《论韩愈》一文的意旨。指出文中以“尊王攘夷”为古文运动之中心思想,强调了一方面吸引外来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高师书法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书法教育应具有基础性和实用性、传统性和技能性并辅以现代性和艺术性。根据上述性质,书法教育的任务是:宣传学习书法的意义,了解书法简史,掌握书写方法与技巧,写好“三笔字”楷书和行书,培养书法专长生,学会欣赏书法,传授书法教学法。要完成好这些教学任务,主要因素在于教师。  相似文献   

18.
虞集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倡导“宗唐得古”;追求“舒迟而淡泊”的诗风;主张“性情之正”;提倡平淡悠远的文章风格等。虞集是元中期“雅正”文学思潮的集中代表,其文学思想在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文章由骈趋散的过程中,韩愈、柳宗元并肩取得的古文成就具有重大的界标意义。一方面,在他们之前文坛内外推进文风与文体改革的各种努力有了归宿;另一方面,韩、柳成功确立的古文范型,决定了后世古典文章学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出现转型有多方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余华对世界的理解发生改变,二是他摆脱外来影响,追求独立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