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9年,红旗插上外滩高楼,上海——这座曾经的冒险家乐园、中国第一大工商业城市,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上海的历史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回望历史,放眼当下,这座城市里闪耀的红色精神,仍在富有生命力地成长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2009年6月,我调入华山路上的丁香花园工作,服务对象是一批局级以上的离休老干部。这些老干部都是解放大上海、保卫大上海、  相似文献   

2.
铭记美丽     
<正>本报能写会画的摄影记者丁毅,历时两年,手绘哈尔滨老教堂,70多幅作品让那神秘而浪漫之美跃然纸上。近百年前,哈尔滨这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海纳百川,接纳着各式各样的外来文化融于己身,是名副其实的"建筑博物馆"。在上世纪初,这里袅袅炊烟中飘荡着几十座教堂的钟声,那时有人称这里为"教堂之国"、"一座有灵魂的城市"。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外国侨民所剩  相似文献   

3.
感动与宽容     
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从遥远的北方来深圳这座陌生的城市?我常常半开玩笑地回答:我很怕冷!其实真正吸引我的并不仅仅是这座城市四季常青,每一个深圳人的勤奋、执着一直是我向往的人生状态。转眼间,我已经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整整三年。  相似文献   

4.
“一滴水考验一座城市”——在2005年11月下旬发生的“哈尔滨停水”事件中,很多媒体都用了这样的标题来描述突发水荒对城市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我看来,这滴水不仅是对老工业城市哈尔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国内各家媒体如何进行突发性事件报道的一次考验。“哈尔滨停水”事件发生后, 今日早报编委会在第一时间派我赶赴哈市采访,这也早报推出“第一重点”栏目以后,首次直接派记者采访国内重大突发性事件。如何在这场“媒体战”中取胜, 一时间,成了全报社齐心协力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职业的性质决定着我工作的内容:采访与写作;读书与思考。因为这种职业,我可以真切地察看到这座城市的表情,把握这座城市的脉动,感受这座城市的欣喜与遗憾。久而久之,我觉得有许多话要向她诉说。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她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哪些不应该忘记,哪些应弃之不顾。作为新  相似文献   

6.
雷安青 《今传媒》2006,(5X):49-49
职业的性质决定着我工作的内容:采访与写作;读书与思考。因为这种职业,我可以真切地察看到这座城市的表情,把握这座城市的脉动,感受这座城市的欣喜与遗憾。久而久之,我觉得有许多话要向她诉说。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她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哪些不应该忘记,哪些应弃之不顾。  相似文献   

7.
我和上海这座城市相伴了近七十年。我时时感觉得到上海这座城市脉搏的跳动,我感悟着上海,我也体察着上海,时时触摸着上海。我睁大了双眼,观察着上海的一切。有时候,我又在离开上海很远的地方或不很远的地方,隔开一段距离看上海。即便是出访在海外,我也时时记挂着上海。上海永远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5,(3):31
一座城,一群人,一份报纸,一段旧时光……用什么颜料为繁复的2014年的结束涂彩?许多人说,是旌旗猎猎中的“橘色”夕晖。用什么词为耀眼的2014年做注脚?许多人说,是发自本心永不言弃的“任性”。亲爱的读者,我们是晚报,是这座城市里最接近市民的一份纸媒。在闪回般飞逝的365天里,我们没有懈怠,也不敢消停,我们像脚夫一样负重着赶路,像农人一般在劳作中度日,作为一张城市报纸,我们一直渴望、努力地和800多万市民一起认真生活度日。我们是如此任性地走过了这一年:从地铁二号线南延伸段  相似文献   

9.
张洪  浩然 《出版参考》2006,(9):53-53
也许是冬天的缘故.柏林看起来有些灰暗.一袭黑衣里裹着的多是如花似玉的青春。到处是浓雾刚刚退尽的气味,莫扎特的《安魂曲》似发自某个角落,悄悄向四周蔓延。我在街头等候红绿灯的片刻就明白了这座城市的传承,它还在马车洒踏、长裙曳地的年代里体面地日耳曼着.飘忽的行人吐着烟圈目光闲适地甩到对面.  相似文献   

10.
在她们的城里,池莉和蜜姐婆婆、蜜姐还有逢春一样,经冬历夏,迎风沐雨,无论世事沧桑,都始终如一地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风采,毅然决然地坚持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对于武汉这座城市,作家池莉曾如此描述:"我是它的,它是我的;我是它土地上的一棵小草,它是我永远的写作背景与我探索社会的一面永久的窗口。"在她的中篇新作《她的城》里,我读到了一个风格依然的池莉和一个风景如旧的武汉。  相似文献   

11.
也许是冬天的缘故,柏林看起来有些灰暗,一袭黑衣里裹着的多是如花似玉的青春.到处是浓雾刚刚退尽的气味,莫扎特的《安魂曲》似发自某个角落,悄悄向四周蔓延.我在街头等候红绿灯的片刻就明白了这座城市的传承,它还在马车洒踏、长裙曳地的年代里体面地日耳曼着,飘忽的行人吐着烟圈目光闲适地甩到对面,不含一点暴发的痕迹,与我熟悉的大气候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八宝山公墓里,有一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墓碑,那里峻刻着白朗(刘东平)的简介。似乎平平淡淡,却让来自黑龙江的瞻仰者们肃然起敬。白朗曾深情地把自己比喻成一粒革命的种子,"是萌芽在哈尔滨的土地上,松花江是我的奶娘,抚育我成长的是党。"1912  相似文献   

13.
从事档案工作近三十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没做过档案工作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当面对堆积如山、乱而无序的件材料时,心乱如麻,但又不得不耐着性子,一张张一件件地分类、组卷、编目、整理,在件堆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冬去春来。在这些岁月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做档案工作的艰辛,饱尝了档案工作的酸甜苦辣,更领略了档案发挥作用后成功的喜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万凡 《新闻天地》2007,(9):61-62
初遇醉墨斋主 初夏的古城长沙,夜幕下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尽情地渲染着这座城市的现代气息。在湖南书画研究院旁一处古朴雅致的茶楼里,壶中铁观音飘出的幽幽茶香给这书墨画楼平添了不少雅趣。闲适的交谈中,透过帷帘我无意瞥见正在书画案几旁作书论道的两个人,二人品茗饮酒,谈笑正酣,还不时地指点着宣纸上的新墨。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大连市西岗区胜利桥北的烟台街上,坐落着一座破旧的俄式风格建筑,它的前身是"达里尼"市政厅。这座建成百余年的"老古董",是大连城市发展的见证者。1898年,沙俄强租旅大。沙皇因为获得这样一个优良的不冻港而欣喜若狂,将其命名为"达里尼"。俄国著名建港专家萨哈罗夫以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法国巴黎为蓝本,规划设计了一座东方港口城市。"达里尼"市政厅始建于1900年,1912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当时这座城市里  相似文献   

16.
1 列车缓缓行驶在辽南半岛,夜幕已经降临,窗外是茫茫白雪,一片城市的霓虹出现后,中国钢都——鞍山到了.方圆四十里钢城如今已是万家灯火,鞍山站周围灯火辉煌的大楼无声地印证着这座工业叙事背景城市的繁华. 而几十年前,这里仅仅是一片荒凉的工业废墟. 是一个叫孟泰的老工人,弯腰从废墟里检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钢城,从此他的命运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他被奉为这个钢城的英雄,更成为这个国家一个阶级的楷模.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我是含着热泪读完本期《新闻周刊》的。非典时期的北京医护人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超负荷的工作,挽救我们这座生病的城市,并给了整个城市以希望。在经历了非典的重创  相似文献   

18.
当我刚从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门走入北京城市规划局档案室门的那天,见对面办公桌上撂着两座小山似的档案文件材料,这使我想到“两岸青山相对出”那句诗。在这两座小山之间,有一位年龄比我大十岁的大姐正忙中有序地埋头工作,她那案牍劳神的样子里透出特殊的职业型的专注与认真。听说我来报到,她放下手里工作,紧握我的手致欢迎词。我学着她那江浙一带的口音说:“我就叫你汪大姐吧。”  相似文献   

19.
和尚来了     
这院子原先就是一座庙宇,旧迹多已无存,就剩下这座大殿屹立不摇,不过这也足够了.很小的时候我在这大院里玩,里面都是机关单位,人来人往,只有庙台上可以随心所欲地跑来跑去.见庙门紧锁,便推出一条缝隙,鼓出胆子往里看,大殿里面不过是黑乎乎、空荡荡.有好奇心的当然不止是小孩子,此后多年,我见过无数个大人扒拉着这扇门往里窥探.正当我和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失望时,只听身后有人大喝道:干啥呢?小孩儿!便吓出一个冷战来.这惊吓的记忆竟然化变为对庙堂神灵的畏惧.  相似文献   

20.
    
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气喘吁吁地登了1710级台阶,将法兰西国旗插上一座刚落成的铁塔顶端。他宣称,巴黎以往的建筑象征着过去,而这座铁塔则预示着未来人类即将取得的成就。这是发生在1889年一个春日里的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