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摹式标题。描摹是运用摹声词、包彩词来摹写对于事物情状的感觉的辞格。摹拟听觉的叫摹声,摹拟视觉的叫摹色。例如《文汇报》1983年4月13日刊登的一则标题: 轰隆隆一声孤零零一块(肩题) 合抱巨冰从天降(主标) 它的肩题即属于摹声,给人以如闻其声之感。再如《今晚报》1986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则标题: 碧水荡起干朵银花(主标)——市第六届运动会游泳比赛开幕式侧记  相似文献   

2.
黄芳 《兰台世界》2006,(13):59-60
声像档案是以一种特殊的载体记录信息的档案.它有声、有形,具有不可替代性、真实可信性和实用性.声像档案不但能把人物、地点和事物本身如实地再现,而且能如实地反映当时的环境,气氛,使人身临其境,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受.如何做好声像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广播靠声音传情达意,广播语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不如电视的形象真切,这是广播的短处,然而也正因如此,它却具备了以声夺人,不受画面限制,便于调动与发挥听众想象的长处。广播语言可以在音响的有机配合下充分发挥声音的优势,渲染、烘托气氛,不受时空局限,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对声音、色彩、味觉、嗅觉、触觉等多感觉进行描写,达到令事物历历在目的艺术表达效果,还可以通过联想,实现多种感觉的沟通和转移,收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逼真传神的效果。如何使广播语言产生这种立体感,是广播语言使用修辞的主要目的和要求。下…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的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现场解说、新闻人物谈话、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现场的各种声音。由于电视新闻同期声不仅能使观众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更易激发观众的认同和参与意识,因此电视新闻同期声无论在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方面还是在展示新闻报道的个性魅力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得到的。莺歌燕语、风吼雷鸣、飞瀑湍流、金石丝竹……汇成了美妙的声音的海洋。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动作,往往有其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在写作中能够精确传神地把某种特有的声音,用文字描绘出来,那就会大大增强文字的形象感和音乐美,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声音的描写,在许多脍炙人口的  相似文献   

6.
王勇 《新闻前哨》2005,(1):51-51
电视新闻的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的解说,新闻人物的谈话,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现场的各种声音。由于电视新闻同期声不仅能使观众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更易激发观众的认同和参与意识。因此,电视新闻同期声无论在发挥电视新闻优势,还是在展示新闻报道的个性魅力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悟"静" 当今的电视创作,人们越来越体会和理解到了声音的作用和价值。声音不再被人冷落。创作者和欣赏者都有同感,声音能够赋予形象许多出人意料的意境和效果。可谓,形无音,不成其为形;像无声,不以为是像。形是声的这一面,声是形的另一面。声音无处不有,声音无处不在。声音逐渐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 但是,不知人们是否忽略过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一种独特的声音表现:"静"。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无声即"静",有声即不"静"。其实,无声固然为"静",但"静"不会是无声,有声也不是不"静"。因为"静"是一种效果,一种状态,一种创造。 …  相似文献   

8.
贝琪 《编辑学报》1991,3(1):49-52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评价——社会评价是客观存在的,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评价也不例外。但是这种对事物客观上存在的各种评价往往并不具有比较好的客观性,因为评价本身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反映,如果主观意识没有如实地或比较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那么对事物的评价就会是不公正合理的或者说不具有比较  相似文献   

9.
庞艳 《新闻窗》2009,(3):70-71
电视新闻的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现场解说,新闻人物谈话,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现场的各种声音。由于电视新闻同期声不仅能使观众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更易激发观众的认同和参与意识。因此,电视新闻同期声无论在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方面,还是在展示新闻报道的个性魅力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位英国电视学家认为:尽管一图胜干言,但任何电视节目的大多数内容都是由声音来表现的……当你听不到伴随图像的音响时,  相似文献   

10.
前边说了“带响的报道”是广播新闻的独家优势,以及录音报道的各种体裁。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应该像研究其它问题一样,要用辩证的观点,注意两分法。“带响的报道”无疑是广播新闻的独家优势,有较大的优越性。例如,由于它是以声音为传播媒介,可以用录音手段把新闻现场的实况音响和新闻人物的谈话,如实地传播给受众。受众接受到这种音响,会有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既觉得报道真实可信,感情上还易于受到感染。我曾经  相似文献   

11.
说到电视新闻,在许多人里就是声音+图像,声音不外乎是播音员的配音以及采访同期声,图像就是电视的镜头语言。随着受众对电视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今天以内容为王的时代,电视新闻更强调原生态,即要求记者把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最大限度地展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贴近性、可视性,使电视新闻吸引观众、影响观众甚至感召观众。电视新闻最擅长表现的就是现在进行时,要把电视新闻报道好就必须大力拓展现在时、压缩过去时、打掉未来时,从现在的细节讲述过去和将来的事情,运用现场声,凸现电视新闻本质特点。需要阐明的是:有…  相似文献   

12.
化虚为实     
上篇文章着重谈了“避实击虚”,这篇文章讲讲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化虚为实。生活中存在着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它们没有形态和色彩,视觉和触觉是不能感知它们的,如思想、感情、声音、气味等就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为“虚”的事物,要把它们表现出来,使它成为可以感知的,就必须把它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就是化虚为实。下面分別就思想、感情、声音、气味举例说明: 例一:先说思想,如果说一个人思想陈腐,这是抽象的说法。怎样使之具体化呢?鲁迅在《祝福》中要表现鲁四老爷的思想陈腐,他不是用概念,而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描写:  相似文献   

13.
初学写作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追求文章结构的奇特,遣词用句的华丽,状物摹形的怪异,以为那就是美。倘若提醒他们把文章写得朴素一点,就会很不以为然。其实,文章的朴素美,是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境地,而且往往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报道是通过图像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观众也是通过画面和声音来接受信息的,图像和声音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而电视新闻报道中加强同期声的运用,无疑是必要的。同期声,是指电视画面上出现的现场声音和人物的同步语言。 同期声的恰当运用可增强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电视新闻报道中恰当运用的同期声,把观众带人了所报道的现场,使观众不仅看到了现场实景,而且听到了真真切切的现场声和人物对话,在感受到报道现场气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新闻的真实。例如,去年 11月 24日的烟台海…  相似文献   

15.
李千 《视听界》2009,(6):113-113
电视节目不是简单的声音加画面,而是声画合一,互为补充、延伸。在电视配音的过程中,配音者要不断地调整好生理和心理、气息和声音、感情和技巧的状态,在声音的塑造上,努力把自己从本色转换到角色,从而进行符合节目要求的性格表现和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6.
客观事物纷纭复杂、丰富多彩,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色彩。宇宙之大,有数不尽的事物,就有数不完的色彩。如果要把客观事物的情况如实地反映出来,给读者以寓意深邃的联想,在标题制作中,就要像画家用心调配各种各样的颜色,借助于直观的色彩把客观事物鲜明形象地再现于画面那样,要借助色彩的精心调配,寓意于色,以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解释性新闻的产生解释性新闻,是一种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这种形式已为我国新闻界广泛使用。它使新闻报道从如实、客观走向正确、公正(解释的作用正在于此),提供新闻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消息来源,而是记者和消息来源一起,把深入一步的报道端向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8.
窃听是声音情报获取的主要方法。绝大多数情报都是以“形”、“声”的形式出现的。如果能够听到目标的谈话内容,就可能得到许多重要的信息。为了获得声音情报,许多国家的谍报机关都把窃听作为情报活动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美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英国的情报机关,他们不惜工本,开发、使用了大量窃听具有简便、可靠、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这声音又可分为三类:语言、音响、音乐。声音的最大特点是有声而无形(有时沉默、寂静也是一种声音的表现形态,就像“丑”亦属美学范畴)。天地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东西,到了广播里统统变得无形而只留下声,人们如何去认识这些事物?这就需要以声音的提示为基础,借助人的想象,来  相似文献   

20.
用好同期声     
成功的电视新闻片往往是画面、同期声、解说词融为一体,声像俱佳。近期,电视新闻拍摄中忽视同期声作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试从观众心理的角度谈谈电视新闻片中的同期声。同期声与画面。同期声来源于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精心选择,是新闻事件声响的再现。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具有自身的声音形象,同期声所再现的形象是事物在拍摄时间内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