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具有哲学思想特色的编辑学著作——《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导扬》再评●李立范【武汉】《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导扬》(钱文霖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简称《导扬》。)问世3年来,人们多有评述,至今不绝,何也?编辑学专著面世80余部(林穗芳语...  相似文献   

2.
李立范 《编辑学报》1999,11(1):59-61
钱文霖,主编.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第1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256页.850×11681/32.ISBN7-5609-1771-2/G.179.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定价:15.00元。以和谐为题妄评钱文霖先生主编的《科技编辑...  相似文献   

3.
边集 《出版科学》2004,(2):20-20
文集一类的书,难免流于杂,读阙先生的《编辑研究文集》却没有此感。这是一部研究编辑原理、编辑实务乃至研究编辑学的专著。《编辑学理论纲要》是全书的“纲”,其他相关文章是“目”。从其他相关文章中可以找到《编辑学理论纲要》中许多观点形成、发展的轨迹;《编辑学理论纲要》则是作者  相似文献   

4.
用激情铸造编辑大义--评任火专著《编辑独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这个月份算起,我辞去主编工作正好一年.就是说,我与23年的编辑生涯告别得干净彻底.好像没有多少感慨,也没有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尽管23年的光阴,占据了我生命中的最重要的阶段,但是,过去了,也就那么过去了,既没有激动也没有沮丧,更不想提笔去写什么关于编辑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许淳熙 《出版科学》2002,(3):71-72,70
钱文霖先生曾在《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导扬》(以下简称《导扬》)一书的自序中坦言,20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研究科技编辑方法论实是被“逼上梁山”的。20年来,他执著耕耘,开掘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度分化,科技编辑怎样发挥学术作用、提高出版物质量,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科技编辑方法论应运而生,另辟蹊径,探寻各门学科共同遵循的一般规律,构建了一批普适的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显示了方法的威力。 本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关于科技编辑方法论的书,汇集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学报编辑部和其他科技期刊十多位同志的部分研究成果,用以为科技编辑方法论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导扬”(鼓吹宣扬,引发助长)。  相似文献   

8.
进展与隐忧:近年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范 《编辑学报》2002,14(2):93-95
介绍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期间,以硕士论文为代表的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的概况,评述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持续发展现象及重要进展,分析科技编辑方法论与编辑学研究中存在的学科带头人、理论宣传普及、学科地位及硕士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将高质量博士论文改编为学术专著出版,是近年来专业出版领域中一种常见的出版形态,且呈上升趋势。文章对青年学者和出版单位的需求进行了梳理,指出博士论文和学术专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主要差异,对如何调整内容和结构,将博士论文打造成高水平学术专著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叶继元先生于2014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图书馆学研究规范方面的专著。作者从图书馆学专业化的角度,对图书馆学研究基本程序、写作规范、论文投稿、学术批评以及学术创新等学术程式做了详细分析。该书内容全面、观点新颖,指导性强,对图书馆学学科发展以及学术型馆员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谓图书馆界的"学术宪章"。  相似文献   

11.
牛之风采—论科技编辑方法论的首创者钱文霖编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继宁 《编辑学报》2001,13(6):363-364
  相似文献   

12.
13.
与后世人相处之日长 ——评《中国古籍编撰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术体系、学术内容及学术精神三个方面,评析了《中国古籍编撰史》的学术价值与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作为“学”来研究,在我国已有近10年的历史,成绩斐然。最近,又成立了中国编辑学会,这标志着我国的编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编辑学要真正立于学科之林,还有赖于编辑学理论大厦的建立。目前,对编辑学的研究,大家都感到还不够深入,许多有识之士更是大声疾呼:编辑学研究要深入下去!如何深入?不少人在思考、探索,纷纷寻找理论深入的突破口。对此,新近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钱文霖编审主编的《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导扬》(以下简称《导扬》)一书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溪汇大江流——钱文霖编审与科技编辑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11月中旬,初冬的京城已有几分寒意,而位于西郊的京燕饭店却洋溢着热烈的气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代表济济一堂,出席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建会10周年学术研讨会。大会的第一个主题报告《科技编辑方法论与人才培养》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回荡全场的掌声表达出代表们对孜孜探索者的由衷赞赏。这位颇具学者风度的报告人就是“科技编辑方法论”的首倡者钱文霖编审。  相似文献   

16.
程亚男 《图书馆杂志》2006,25(11):54-56
范并思: 在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专著往往是学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总结。学术专著对于社会科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许多学派学说的源头往往都是一部优秀的专著。学术专著发表后,学术期刊通过发表书评文章的方式引起人们对专著的关注,已成为现代期刊推动学术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但在图书馆学领域,书评文章脱胎于“图书简介”,内容偏重于介绍而非评价,视野局限于一部书的文字内,使读者不易体会评者的读书意境。二年多来,本刊编辑部进行了许多尝试,希望通过本栏目介入专业领域的读书活动,但成效却不大。 从本期起,我们打算对这个栏目再次进行变动。除了保留书评,继续刊登表现图书馆人读书风采的文章外,同时也增加一些其它形式介绍学术专著的内容。例如,我们可能会增加一些专业书的新书书目,或一些偏重于介绍而非评论学术专著的文章。这个栏目的名称,也相应地改为“新书导读”。 本期推荐的新书是《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涉及一个新概念。很多年来,我经常在文章中表示对于“概念研究”的不满,以致被认为反对所有概念研究。其实,我所批评的仅仅是那种在“XX是XX”上绕来绕去的经院式研究,而对于图书馆事业或图书馆工作中的概念创新,我一直执十分欣赏的态度。“图书馆集群”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本期书评人程亚男馆长,是珠三角地区另一个重要概念“图书馆之城”的创始者。人们正是通过“图书馆之城”的概念,了解了深圳人雄心勃勃的图书馆构想。由程亚男来评述“图书馆集群”的思想,的确是再恰当不过了。程亚男的书评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气,一种女性作者少有的大气。文章由被评书的“版式”开头,高屋建瓴地将该书置于珠三角良好的图书馆发展背景下评述,将“图书馆集群”的概念提升到“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进行纵深的思考。书评的最后,也提供了帮助我们阅读该书的其它信息。这篇书评最难得之处,是评者既对被评书所涉及问题了然于胸,有评论该书所应该具备的良好知识背景,同时又对书评倾注了热情,这种热情的源头如评者所言,来自“心情上的愉悦和阅读的冲动”。本期后一篇文章是李东来馆长为《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撰写的前言,虽然不是书评,但这二篇文章放在一起,能构成对该书的完全“导读”。 本期“书评+前言”的形式并非本栏目日后的固定模式。我们希望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既为我们提供有品味的书评,也为我们提出办好这个栏目的建议,以便使它更好地介入图书馆人的读书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黎盛荣、涂子元、宋承林、谢群宗、邓品山、陈少舟编著的《文献标引与检索》一书,是一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颇具特色的学术专著.其观点新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结构严谨、可操作性强.该书有以下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你们好!接触贵刊已有五年多。在我内心深处,每次拿到新一期的杂志,仿佛与熟稔的老友又打了个照面般倍感亲切。自然也有些许话要说,一直想书文寄予贵刊,今日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人才济济的上海出版界,有不少编辑,不仅在本行为人作嫁、做“杂家”方面成绩卓然,成了名编,而且在其他领域术业有专攻,修成正果,成为名家。2003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策划了一套颇有新意的丛书《名家与名编——世纪初的对话》,请出他们中的几位,进行“名家”与“名编”的对话,借以反映名编的“业余”研究成果。雷群明——上海出版界一位备受同人推崇的资深出版人,得以将他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潜心研究编辑学的所得、所悟付诸文字,撰成一本《编辑修养十日谈》。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索引编制实践探讨了学术著作主题索引的编制,包括索引词的选取、主副标目的安排、参照系统的建构、索引编制过程中与作者及排版员的沟通,索引页码抽取后的调整和校对等,对笔者所编制的部分索引进行评析,并对提高专著索引质量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