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学习型学校是指学校对于学校的现实问题有着明确的认识,并对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有明确的实现途径,其中“团结、协调、和谐”是基础,“学习、合作、创新”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学校和学生中一定要发扬正气 ,绝不能让歪风邪气抬头” ,“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学校要实现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唯一有效的办法 ,就是要致力于建设优良的校风。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 ,经过研究总结 ,以为要建设优良的校风 ,必须做到“一明确”、“二带头”、“三具备”、“四结合”。一、一明确“一明确”是明确校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校风 ,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健康稳定的行为风气。它既是学校全体成员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又是学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团队精神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优秀的教师团队永远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工作实际案例从“明确的教育理念与目标”“工会和教研组团队建设”“成员的合理配备和组合”“领导团队的模范带头作用”“绩效评价和奖酬机制”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教师团队精神,进而推进学校的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行“首席教师”制度,是已经具有高水平的名校突破“教改瓶颈”,深化学校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首席教师”是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岗位;“首席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雁”;实行“首席教师”制度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产生最佳的示范效应,实行“首席教师”制度应注意树立明确的目标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兴国 《教育导刊》2009,(10):61-62
学校品牌是学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聚在学校名称中的、体现学校教育服务水平的社会认可与美誉程度。我们学校乘荔湾区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实施“三品工程”的东风,将学校更名为“康有为纪念小学”,争创品牌学校,充分利用、整合康有为这一文化资源,确立了“有为教育”理念,明确了培养目标:培养“想为”、“能为”、“有为”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学校工作对这一思想的体现首先要表现在能够与时俱进、确立并落实学校的“学风”上。在价值观念多元化、个人追求个性化的现代社会.明确学校的学风显得尤为重要。确立了学风,就是抓住了学校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明确了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远程研修和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受到:要实现我们学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办学目标和“树精品意识,创精品学校”的办学思路,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激活学校内驱力,从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推进项目管理。学校召开项目管理专题会,全面推行项目管理,充分利用管理干部的优势,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守其位,圆满完成某项工作。明确干部职责。进一步明确教务  相似文献   

8.
张成红 《江苏教育》2011,(10):56-57
一所学校的性格,往往就是学校领导者的性格,一所学校走过的道路.往往就是学校领导者思维发展的历程。因此,校长的领导观推动着学校的发展与创新。校长的角色折射着学校管理所追求的简约、精细与人文之道。校长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明确学校“是什么”“处于什么位置”“应该做什么”等方向性、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厘清“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界限,将介于“公”与“民”之间的“转制学校”进行清理,是对民办学校进行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的前提。上海地区在2006-2008年间对转制学校进行了深化改革,明确了“还公”或“转民”的方向,其推进过程中的政策设计为实施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实际的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其原因有:办学自主权概念本身的界定不清;学校这一主体的法律属性和法律地位模糊;没有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片面强调政府对学校的“放权”,而忽视学校自身的“用权”;缺乏促进学校办学自主权运行的机制;受现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因此,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真正实现,关键在于重新界定办学自主权,明确学校的法律主体性质和法律地位,重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将政府“放权”与学校“用权”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能促进学校办学自主权有效运行的机制以及改革现有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说得更明确一点,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当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呢?有些学校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他们把学生奉为“上帝”,把工作着眼点全部放在了学生身上,提出了“学校就是服务”的口号,这样就把教师放在了从属于学生的地位。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可是,这一切要靠我们的教师去完成。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这没有错,但是把学生和教师两者放在…  相似文献   

12.
廖锦 《贵州教育》2012,(17):1-1
办好学校的关键在管理。而学校管理必须加强对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教育思想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学校就能健康、和谐、可持速发展;反之,办学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学校发展就会受到挫折。如排斥后进学生、教育乱收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重点班”、未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以及幼儿教育“小学化”等现象的出现,无不与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或教育思想不明确相关。  相似文献   

13.
陈姝睿 《考试周刊》2023,(32):19-22
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方式,是影响管理工作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学校管理中更是如此。文章主要围绕“双化”背景下的高质学校的打造进行全面探究,指出了高中学校质量管理存在的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足、学校管理职业化程度不足、教育教学二者融合程度有限等问题,指出了“双化”建设落实具有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增强学校管理职业化程度、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也明确了“双化”建设落实的关键点在于准确理解概念内涵、全面落实实践探索、及时高效纠正问题。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充分调研学校实际、优化教师晋升体系、创新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管理责任归属等“双化”建设下高中学校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对处于“一班一师”甚至是“一校一师”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来说,既遭遇着地缘身份上选择“游离城市”还是“融入乡村”,学科身份上姓“全”还是姓“多”,功能身份上做“教育者”还是“监护人”的困惑,又面临着逐渐降低全科教师的自我职业认同的潜在危机。为了准确把握乡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的身份边界,助力提升乡村学校全科教师职业认同,一是要综合政策与利益导向,完善本土化培养的长效留任机制;二是立足学科教学立场,明确全科教师学科专业发展认同;三是明确职业属性,厘清乡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功能身份边界。  相似文献   

15.
学校的变化,靠的是学校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发展一切学生的素质”为办学理念,以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名牌学校为奋斗目标。为了“目标”的实施和理念的形成,我们狠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学校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内涵”的竞争。内涵发展要在明确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基础上。建设高水平的课程体系.高质量的教学体系,高效率的运行体系。“水平和质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教委聚焦“办人民满意的好学校”.提出“办好学校.教好学生”这一朴实的主题.唱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公平均衡”主旋律,明确”好学校”的内涵之一是“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一视同仁的关爱和指导.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重庆是大城市、  相似文献   

18.
一个学校的性格,往往就是学校领导者的性格;一个学校走过的道路,往往就是学校领导者思维发展的历程。因此,校长的管理观推动着学校的发展与创新。校长作为一名管理者,最主要是明确学校“是什么”,“处于什么位置”,“应该做什么”等方向性、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进山中学是一所具有83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原省首批重点中学,她经历过曲折和磨难,也拥有过辉煌和荣誉。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山西省“文明学校”、“文明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太原市“德育工作模范学校”、“体育传统学校”、“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太原市委、市政府决定太原进山中学与太原服装美术职业中专学校合并整合为一校。经过大量调研,我们决定将学校的办学思路定位为以普通中学教育为主,突出音体美特色——即走普通教育加特色的办学之路。一、明确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方向,增强向心力两校合并整合后,学校教职工…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学既要研究“分割的学校管理”,更要研究“整合的学校管理” 据笔者对基层学校的观察,学校的管理工作通常被分为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和科研管理等。与之相应,学校就有了分管教学、德育、后勤、科研等工作的副校长或主任。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分割——各唱各的调。这种状况产生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分管的体制不适合学校的实际。现实中,学校的德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一体的、互有交叉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做法:有的学校只设一位副校长负责德育、教学、科研工作,其下又配了3位主任。在他们看来,这样便实现了3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二是正校长的职责不明确了。当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人分管以后,正校长主要应该管什么反倒被模糊了。如果我们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称为“分割的学校管理”,那么,“整合的学校管理”是什么含义?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校长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是在进行“整合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