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芳 《文教资料》2013,(36):54-56
冠礼是古代士族男子的成年礼,它通过繁复的礼仪,使人首次明确自己的地位,使人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在成人社会之外的孩童.《仪礼》和《朱子家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比较重要的礼仪典籍,对中国古代社会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二者对冠礼记载的差异可以体现出冠礼甚至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沿革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中国礼仪中,“拜”始终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三千年以前,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着手对这一特殊身体语言进行了深入周详的探讨,并且在总结当时早已普遍存在的“拜”的仪式的同时,研究者们又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对这一礼仪进行深化、发展,使之变得更为系统化、程式化.经过先秦两汉(尤其是西周、春秋间)学者和政治家的携手努力,作为一种富于社会意义的身体动作的“拜”遂成为古代中国的经典性礼仪  相似文献   

3.
白雁 《红领巾》2004,(2):98-100
家庭暴力犯罪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宁,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因而,对家庭暴力犯罪的控制,是整个犯罪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家庭暴力犯罪的控制,要通过两个层次的措施来解决:一是预防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二是惩罚已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具体措施应从完善相关法律对策、保障正确执法、提高普法效果、加强配套措施等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犯罪是严重危害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侵害和平生活与经济发展的反社会行为,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对犯罪控制过分强调国家对犯罪的控制力量,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必然出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现实面前,这种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文章通过对民俗与犯罪的关系考察,把民俗引入犯罪控制的视野,从民俗入手,以审慎的眼光来理解乡民行为实践所构筑的意义世界,客观地探讨民俗在乡民地区所发挥的功能,进而提出:民俗作为民间力量对预防犯罪具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闪耀着古代义明的灿烂光华.古代礼仪,包括"古""嘉""军""宾""凶"五个方面.作为记录古代文明的文言文,蕴涵大量的古代礼仪,中学语义教材上也涉及许多.  相似文献   

6.
民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本文指出,犯罪民俗控制就是指民间社会通过对良俗进行张扬,净化社会风气而形成的大量的民俗压力来实现对民众进行行为管理和约束,防止和减少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的过程。犯罪民俗控制自然而然的控制特点可以较好的弥补以国家为本位控制犯罪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历史这条长河中,始终裹杂着贪污贿赂犯罪的泥沙。不但今天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古代亦然。贪污贿赂犯罪直接影响经济健康发展、毒化社会风气、动摇道德基础并危及社会安定和王朝政权的稳定。我国古代的统治者从政权更替的教训中也认识到了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采取了包括严刑峻法惩处、道德礼仪教化、加强监督和管理、完善选拔和考核制度等多种措施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所包涵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的文化期待。从这一角度探讨礼仪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占有突出的重要的位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需要开展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9.
彭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110-112,F0003
现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令人堪忧的重大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能否通过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不但关系着每个家庭的稳定与和睦,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这里从"生态幅"的视角来透视青少年犯罪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犯罪特征,即从青少年犯罪是否受这一特殊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的生态因素制约来透析青少年犯罪,提出预防和解决青少年犯罪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礼仪教育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与繁荣而倍受重视,在中华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过程中,礼仪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告诫,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甚至是社会的变革.中国传统的礼仪教育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着极其丰富而广泛的内容,蕴含着许多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合理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能够理性地加以梳理,积极地予以汲取,那么,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现代中国既能创造现代化的辉煌,又不失"礼仪之邦"的美名就是值得想望的愿景.  相似文献   

11.
原始宗教礼仪对古代诗歌艺术的产生,发展的重大影响.尤其是<雅>、<颂>诗歌年代久远,这些上古诗歌与乐、舞在宗教礼仪的影响下融为一体,成为积淀了深刻社会内容、并影响华夏民族文化心理观念的美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犯罪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社会。中国古代的前贤先哲们就有许多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精辟论断。而作为一门学科,犯罪学发端于西方,中国古代犯罪预防思想与西方犯罪控制理论既有较大差异,又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当前,为解决西方犯罪学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有丛要把我国古代有关预防犯罪的思想融入西方犯罪学理论中,进而为西方犯罪学在我国的本土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历史链接。  相似文献   

13.
在<诗经>婚恋诗中,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象,更是一种原型性的审美象征意象.这一意象的产生与先民的水生殖崇拜观念、古代社会风俗习惯及礼仪制度等有关,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婚礼服自周代礼仪出现之后,就作为中国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婚礼服的色彩从最初深色调玄黑色和纁黄色到浅色调青色、白色,直到定型为大红色系.服饰色彩的演变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人们审美观念普遍提高和认知的过程.婚礼服色彩的变化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和社会规制的差异,通过对婚礼服色彩演变研究,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人类文化精神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高校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对改进礼仪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礼仪文明社会所推崇的社会规范仪式,现代礼仪更加简约、直接,同时也存在着表面化、程式化、快餐化、功利化等诸多弊端。而古代礼仪以德为核心,更加注重内心修养,在促使人去自省方面的独特优势也是现代礼仪难以匹敌的,古代礼仪中的自省能提高自身修养,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其自我约束的内涵对现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题导引】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  相似文献   

18.
礼仪文化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已具备成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礼仪文化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为对象,研究礼仪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以及发展规律的学科.礼仪通过社群关系来规范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由礼仪观念、礼仪行为、礼仪习惯和礼仪制度组成,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人格完善的文化体系,有着自身形成、发展和发生作用的规律.礼仪文化学的体系应该在总结和概括礼仪文化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沿着一定的逻辑思路形成礼仪文化学的基本框架.在按照某种特定的范式对礼仪文化进行研究和概括时,既要继承和利用传统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果,又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9.
社会舆论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其对农村犯罪的控制是通过谴责和社会互动中的社会排斥实现的。社会舆论时农村犯罪的控制力与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礼仪素养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职校学生也必须进行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还能提升其生存能力、提升其社会认同度.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因素.职业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提升学生的礼仪素质,即采取实践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