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是一篇内涵极为丰盈而又颇具深邃思想的随笔。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最大限度地把握文章的精髓之所在,就得寻找一个最为有效的突破口,以激发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让他们能够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我在反复研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课堂教学的整体构想也就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五册收入鲍鹏山的一篇文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这篇文章,从题目到结构,从内容到论证,问题丛生,拿来当作教材,会给学生造成误导和毒害。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思想高中学生虽然接触过庄子,对庄子有所了解,但很零碎,也很有限,考虑到这个实际状况,我计划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庄子专题,文本教学。又考虑到时间因素和教学需求,专题的内容力求简洁和生动,主要通过列举庄子经典的寓言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庄子的核心思想。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庄子哲学的主要内容和庄子哲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5.
李仁甫 《师道》2004,(4):42-43
《庄子: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是一篇美,是中学语教师最喜欢的课之一,同时也是在上升到研究层面(如集体备课)时,最困惑人心的章之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快意于庄子的自由精神时,又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作究竟叫我们干什么?叫我们学庄子逃避责任?难道无路可走的时候一定要想起庄子,而不能想起孔子和孟子?  相似文献   

6.
照耀吧!照耀吧!照耀吧!当我们两人依偎在一起晒太阳的时候,倾下你的温暖吧,伟大的骄阳!当我们两人依偎在一起的时候!南风吹来也好,北风吹来也好,  相似文献   

7.
怀宁 《新作文》2004,(12):30-31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是鲍鹏山先生发表在《美》的一篇佳作,现选人人教社高中语第五册教材。作化简为繁,通过解读《秋水》中的一个故事来解读庄子的心灵,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曾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这句话在鲁迅的作品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在我的阅读经验中,鲁迅的作品无疑是最令我受益的,从中学到现在,每读一遍都有新的体会和感受,这大抵是和人的年龄、阅历和知识积累有关。更重要的是,鲁迅所留下的这笔精神遗产确实是中国人值得学习研究的宝贵财富。趁暑假闲暇之际,我又翻开了百读不厌的《鲁迅全集》,将杂文又细细阅读咂摸了一番,其中所投射出的那种锐利的智慧光芒真是直逼我的心坎。  相似文献   

9.
当无知来临的时候,对许多人而言恐怕是"不知道"有多少羞赧。儿时羞于全班同学的注视,说不出一声"不知道";青年时当着恋人火热的明眸,更是羞于说出"不知道";中年时在儿女仰视的眼神里,"不知道"终究是再也发不出声。  相似文献   

10.
马德 《家庭教育》2011,(7):85-85
一天上午,一位母亲风风火火地找到我。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约翰: 我已经注意到那条指责我吝啬,说我捐款不够多的新闻了,这没什么。我被那些不明就里的记者骂得够多了,我已经习惯了他们的无知与刻薄。我回应他们的方式只有一个:保持沉默、不加辩解,而无论他们如何口诛笔伐。因为我清楚自己的想法,我坚信自己站在正确的一边。  相似文献   

12.
解读庄子,我们需要读一读高中语文课本中《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庄子具有一种清洁的精神,“庄子钓于濮水”表现了庄子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清洁精神,他以荒唐来对付诸侯的荒唐,以偏激来对付黑暗到极致的世界。在庄子看来,天下黑暗而污浊,没必要用实实在在、正大堂皇的言语同世人讲论,他更多地运用寓言与神话,运用想象与虚构,以极富神采之笔,描绘出了一个个超现实的艺术形象,完成了他的十余万言巨著《庄子》。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好“素质”与“应试”的关系,是学界长期以来颇为关注的问题。一般的认为“素质”和“应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素质”也要通过“应试”表现出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确实有“素质”与“应试”不成正比的例子,并且还并非个案。正因为如此,如何把握好  相似文献   

14.
先看几个例子: ①随着诸侯们剑锋的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高中《语》第五册《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教学《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这篇课文,其中有段话:“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引起了我研读《庄子》的极大兴趣和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6.
张俊  孙超 《文教资料》2009,(17):83-84
古代哲人中谈生死,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而非死后.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庄周是谈生死最有趣的人,他用充满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对价值生命的雕塑,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时至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追求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省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苏教版这两套中学语文教材中,《庄子故事两则》之《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人教版九年级下),《秋水》(苏教版必修三),《逍遥游》(苏教版必修五、人教版必修五),庄子以四篇作品占据了一席之地。在配套《语文读本》中还选有《山木》《运斤成风》《庖丁解牛》《佝偻者承蜩》等文,与庄子有关的现代散文有《庄周买水》《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  相似文献   

18.
今天指导学生阅读《我们的老师》。课文讲杨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的事,意在表现杨老师是一位一心工作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9.
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十年在国外;他生在1899年,去世于1966年。  相似文献   

20.
严景东 《学语文》2005,(4):16-16
庄子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老子的无为思想.主张道法自然,顺时而治,将道家的精髓予以更大程度的宏扬。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气势阔大,历来为人称道。《秋水(节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凡一百四十言。借助神话题材发端引导读者思考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可谓短小精悍,以凝炼见长。从传统教材到新教材一直选用至今。我渎庄子。虽失之浅俗。然亦每有欣喜.比如《秋水》一外冷内热的庄子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