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几乎所有业余选手,都在为改进接发球而费尽心机。其实,接发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搓球的好坏。初学者练球,往往都是从正手攻球开始,然后直拍反手推挡,横拍反手快拨,年轻球迷甚至快攻练习的过程很短,很快就过渡到拉球的阶段。许多人练球到"痴迷"的程度,看电视转播、技术录像,读技术文章、专家指导,再悉心观察身边"高手"如何打球……问题在于,即使是这样的投入,与专业训练相比,也不够系统化。比如说,大多数人都喜欢练板爆冲,看上去既潇洒,打起来又过瘾,然而。在实战接发球中,这种爆冲的机率其实远远低于搓球。笔者将乒乓球中制造旋转的技术分为三大类:发球,完全可以自己掌控;拉球,毋须多言;搓球,包括削球,因为削球其实是搓球的放大。自从日本发明弧圈球以来,这种强烈的上旋球技术突飞猛进,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大家都把它作为主要手段来使用。但大家往往重视了上旋球,忽视了下旋球。这里所说的下旋球,指的是搓球的环节。对发球环节中的下旋,大家都不会忽略,因为太重要了。但是对于搓球,我们往往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即使到今天,即使是在顶尖水平的较量中,许多回合仍然是从下旋、从搓球打起的,而在业余选手中,搓球的比重还要更高。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步骤来强化自已的搓球能力。 相似文献
4.
5.
6.
《乒乓世界》2006,(9):86-87
虽然王励勤的晃撇对吴尚垠奏了效,但要论这种搓球衍生出来的"假动作",当今乒坛首推马林,他那灵活的手腕、百变的花样,每每令对手蹙眉徒奈何。I 组图中,面对梅兹的搓球,马林没有平淡地回搓,而选择了主动发起变化,用正手晃搓到梅兹中路追身(I12→I15),迫使梅兹侧身抢拉下网(I16→I19)。注意对比图 I12和 I13中马林触球前手上的变化:手腕打开,拍形稍立,这样更有助于在较短的出球线路(近乎直线)中给球加速加转。再对比图 I13和 I14,不难发现,马林整个击球动作是以横向为主,由于梅兹搓过来的球带有下旋,马林这样接触球的侧面横向发力,能够避开来球的强转区(球体正面),从而主动改变旋转轴,而且利于控制向前的力量,避免出界。 相似文献
7.
8.
9.
10.
《乒乓世界》2006,(9):85-85
只要像波尔那样打开了手腕,你不仅可以自如地劈长,更可以练习晃撇技术。图 H1→H5中,王励勤在接发球时侧身用正手将球晃撇至吴尚垠中路,这种晃撇有双重效果:既可以借助身体的晃动令对手判断不准出球的线路,达到抑制对手发球抢攻的目的;又可以抢占侧身位的"有利地形",争取场上的主动权。迫于这种无形的压力,吴尚垠被来球逼住后,不得不以重心后坐为代价,来换取向上发力的空间。勉强用反手将球"挂"起后,吴尚垠踉跄后退以回复身体平衡(图 H6→H9),以至离台过远。这一漏洞被王励勤洞若明火,他巧妙地快速迎前轻挡,回球弧线较短而不往前走,令吴尚垠回天无力(图 H10→H12)。 相似文献
11.
接发球后第4板的反拉要点: 1.接下施发球时迎前快搓,搓球要加力控制,提高质量,迫使对方只能拉高吊弧圈球。高吊孤圈球进行反拉反剃,如对方快拉则可挡一板过渡。 2.步法尽量到位,反拉对方的高吊孤圈球时,击球点应该是球的上升期。 3.反拉不能光用手臂,同时还要用腰和身体的力量。对弧线短的球,步法要到位后再打,并注意身体用力要一致。图片说明 瓦尔德内尔发强烈的下旋球至马林的反手位,马林接发球时用正手摆短的击球时间快搓至瓦尔德内尔的反手底线,瓦尔德内尔用反手拉高吊弧圈球至马林中右位置,被马林反拉正手空当。 … 相似文献
12.
13.
14.
对横板选手来说。对反手位的长球最便捷的回球方式就是直接用反手起板。尤其是女子选手,反手进攻技术的使用比率非常高,这与她们自身的技术特点有关:两面的相持能力强,但是大范围的跑动能力差。 相似文献
15.
对直板打法的选手来说,前三板技术通常是制胜的法宝,而发球和接发球则是前三板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马琳作为我国当今优秀的直板运动员,其前三板技术一直是公认的模范样本。在马琳前三板技术体系中,其摆短技术可称为一绝:他不仅能摆加转下旋球,也能手腕的小动作,利用来球的旋转摆出侧旋球; 相似文献
16.
全方位进攻是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尤其是在前三板环节,无论是发球者还是接发球者,都会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创造机会。总体来看,前三板技术并不神秘,因为发球和接发球的种类和手段都是有限的,而难点在于对这些技术的灵活运用。每个运动员都有其典型的特点和技术风格,这些特点会形成一种规律,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只要能摸清这种规律,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手段去应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