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惺 《新闻界》2011,(7):33-36
认知失谐理论在广告中的正确应用能极大提升其劝服效果,但该理论在广告应用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如失谐点和诉求点的一致、恐惧诉求中度的把握等等。  相似文献   

2.
米惠惠 《新闻世界》2014,(7):362-363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交往正从低政治范畴向高政治范畴转变,同时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从硬权力政治或实物政治向软权力政治或文明政治过渡,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文化外交作为一种常态化的以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外交形式地位日趋重要。同时,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化交流是以改变目标国政府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为目的的,由此,传播效果理论中的劝服理论在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三方面的传播技巧的论述将会对我们有效实施文化外交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竞选广告是一种旨在改变选民态度,影响投票行为的政治传播手段.由于多年民主政治的传统,美国大选的竞选广告在数量与典型性上都颇有研究意义.本文以1952-2012年间历届大选出现的典型广告为案例,以相关劝服理论为基础,分析广告中视觉形象背后的劝服者的意图及其表达方式.主要包括塑造个性形象、建立视觉情绪关联、运用视觉形式风格等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只有为受众接受才算实现了传播的目的。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牵连性等特征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和社会的不稳定,造成很坏的影响。本文通过劝服理论的几种主要传播方式在危机报道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使其对社会大众心理的稳定,减少危机的危害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受众的认知心理直接影响劝服性效果。受众心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即它是新闻宣传所造成的舆论力量转化为受众行为的中介,笔者选取光盘行动作为新闻宣传的例证,研究媒介报道效果中受众心理机制与劝服效果发挥的作用,甚而影响受众的认知心理和行为。从而运用受众认知心理学与劝服效果理论反作用于媒介报道,使之更有效的影响受众。  相似文献   

6.
罗永雄 《新闻知识》2012,(4):19-20,18
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以劝服为目的进行的传播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作用是通过一切合适的媒介将本群体与社会环境的相关部分连接起来。利用意见领袖开展意见性信息引导,整合不同传播形态的集合优势,才能获得有效的劝服效果。  相似文献   

7.
喻健  唐亚娟 《青年记者》2013,(14):25-26
高校网络舆论影响力构建,是基于高校网络社区如何增强传播效果与正确引导舆论而提出的一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题。当然,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内容,还是网络新闻传播业务方面的探讨。面对校外强大的五彩斑斓的网络传播,如何增强高校  相似文献   

8.
蒋艳芳 《新闻知识》2006,(11):26-28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不为效果而从事传播及传播研究,同不为胜利而进行战争,是一样荒谬,一样不可思议。”[1]在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当属劝服理论。西方传播学中的劝服理论(p e r s u a s i o n),又译为“说服理论”,是传播者试图利用传播的信息来改变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研究。最早对劝服理论开展系统研究,并卓有影响的是以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霍夫兰(1912-1961),他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1953年出版的《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也是…  相似文献   

9.
张晓静 《新闻窗》2009,(4):90-91
要了解态度劝服理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劝服。美国著名劝服学教授Richard Perloff在他的名著《The Dvnamics of Persuasion》一书中作出定义:“劝服是一种活动或过程,在此活动或过程中,传播者通过信息的传递,力图诱导有一定自由程度的他人和群体在信念上、态度上和行为上发生改变”。劝服的途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正面陈述劝服内容和理由,这种劝服的技巧性主要表现在逻辑构思、遣词造句等言语表达方面,即系统地提供有说服力的信息,激起个体的积极反应;二是侧面提供线索以激起个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受众心理机制与广告劝服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鹏  柳珊 《现代传播》2002,22(1):108-110
受众心理机制直接影响传媒广告的劝服效果。受众处理广告信息的心理过程分为边缘路径和中枢路径。前者在受众的“动机 -能力 -机会”心理指标较低时效果显著 ,后者在该指标较高时效果显著。与此相对应的是两种基本的广告诉求方式。其中感性诉求方式强调“典型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以此对受众施加心理暗示 ;理性诉求方式强调商品的性能优势 ,满足受众既存的认知期待。不同的商品要根据目标受众的心理机制的不同确定诉求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受众的认知心理直接影响劝服性效果。受众心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即它是新闻宣传所造成的舆论力量转化为受众行为的中介,笔者选取光盘行动作为新闻宣传的例证,研究媒介报道效果中受众心理机制与劝服效果发挥的作用,甚而影响受众的认知心理和行为。从而运用受众认知心理学与劝服效果理论反作用于媒介报道,使之更有效的影响受众。  相似文献   

12.
张晓雪  梁艳 《今传媒》2008,21(1):42-44
创意,是现代广告创作的核心环节.凡是那些深深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优秀广告,无一例外的都具有非凡的创意.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明确指出:"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来买你的商品,非要有好的点子不可,除非你的广告有很好的点子,不然它就像被黑夜吞噬的船只."新兴网络媒体中的广告,要想摆脱与其他新闻类信息相比的弱势地位,同样需要有好的创意.  相似文献   

13.
USP,是英文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的缩写。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广告必须为产品找到一个消费者所喜欢的独一无二的卖点。凭借这一理论,其创始人雷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天的广告人如何在广告中用好这一理论,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产品概念和价值入手,寻找卖点;强调新异性,达到唯一效果;瞄准目标受众,展开心理攻势。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告正在以其不.可阻挡的迅猛之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我们知道,广告的核心是创意。所谓创意,指的是为了表现广告主题而进行的新颖独特的、带有创造性的构思。而创意是通过广告文案得以实现的,所以广告文案是整个广告创作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广告功能的发挥及广告效果的好坏。被称为“第四代广告”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成了当今人们讨论的话题。如何把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广告文案中体现出来,是当前广告文案撰写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认知弹性理论在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认知弹性理论核心观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在文献检索教学构建的适应性与特点,设计出一个基于该理论的、使用者倾向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结构,并着重探讨了该模式在文献检索教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变迁与广告的发展具有某种深层的内在联系,社会变迁为广告发展创造环境,广告发展又反映着甚至助推着社会的变迁.本文通过宏观的认知变迁考察和微观的认知心理分析,从个体内化和社会教化两个层面揭示广告如何通过消解和建构认知图式进而影响社会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17.
王依玲 《新闻世界》2010,(12):86-87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见。它是如何侵入消费者的视线进而说服消费者的呢?本文认为,广告通过其特有的劝服艺术,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为人们制造了种种幻象。在广告的修辞里,商品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实际需要,而是代表一种符号的象征,它代表关丽、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长尾理论的文献,认为长尾理论能够应用于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有关的行业研究.再以移动广告领域作为分析对象,本文拟将移动广告按特点分为诱导式广告、图文硬广和软文广告.对不同类型的移动广告进行分析,认为软广和社交推广符合长尾理论的"尾部",并从这两类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提高移动广告转化率的方式有:挖掘小众用户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吸引用户注意力,以场景为中心投放.  相似文献   

19.
根据ELM理论,广告的说服存在两条线路,即中枢线路和边缘线路。同时具备信息加工能力和加工动机的受众才可能利用中枢线路加工信息,二者缺一就会走边缘线路。现实生活中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的受众只是极少数,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适应"浅尝资讯式购买决策"时代的特点,广告有必要通过画面、人物模特、音乐等边缘线索设置供大多数受众加工信息的边缘线路。  相似文献   

20.
张斌 《青年记者》2007,(16):124-125
USP理论被称为广告诉求的理论经典,它解决的是关于广告诉求的问题,它的理论精义体现在"独特"二字之上。本文通过一则获奖广告作品的创作过程来说明广告创作中对USP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