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和《龙川词校笺》是夏承焘词集编年、笺校之学的代表作,二者在组构形式和外在特征上有近似的一面,这是编年、笺校别集著作长期发展的结果;又有差别的一面,这源自作笺的目的和姜、陈两家词自有特征的不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历代笺注东坡词者极罕。苏词笺本至今尚存者,唯南宋绍兴间傅干《注坡词》手抄残本,然传世极希,其笺注亦时有疏略错谬,未可称善。一九三五年,龙榆生先生据傅注本撰《东坡乐府笺》三卷,苏词笺释始略具规模。然龙笺本究为承上启下之作,未臻尽善尽美,窃谓其病有三: 龙笺编年,率据朱祖谋先生疆村丛书编年本。此本编年不乏精辟处,然多倚前人成说,于考证未甚着力,故每为前人所误。龙笺师承朱本编年,复袭其误。此其一。误笺、失笺、赘笺颇多。坡词用事,或用古人字而不用古人意,用其意而不用其字,或一句用两事,或错杂用事;看似不用事而  相似文献   

3.
郑玄立足于古文之学,却能打破门户之见,参合诸家,兼融今文经学,笺注《毛诗》,既夯实了《毛诗》在中国学术史上牢不可破的地位,也整合了两汉以来的《诗经》研究成果。在《诗经》解释方面,《郑笺》最为显著的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擅长以史说诗、以时政解诗、以礼注诗、发明训诂术语。  相似文献   

4.
一、《郑笺》的训诂研究郑玄首先是一个训诂学家,他对毛诗的笺注不仅训释字词,贯通诗义,而且开创义例,垂范百代。因而这方面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这方面黄焯的《毛诗郑笺平议》是一力作,此书是作者用平生精力所著,对毛注与郑笺综合前代意见,出以己意,其中有许多新见与发现。但此书对《诗序》过分推崇,依旧遵循《诗序》之说,对诗的原意理解时有偏废,对《郑笺》有矫枉过正之失。冯浩菲的《毛诗训诂研究》对《郑笺》的训诂理论、训诂体式、训诂条例加以归纳,全面总结了《郑笺》的训诂学贡献。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郑学丛著》是20世纪郑学整理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这部著作从六个方面对郑学做了全面论述,关于《郑笺》内容分散在书的各个章节中。可以说本书为后人进一步研究郑学开辟了道路,书中注重实证的治学方法对学人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近代学者冒广生撰写<后山诗注补笺>,对宋代任渊<后山诗注>进行补正.冒广生利用许多任渊当时还来不及看到的资料,侧重从北宋后期的社会政治背景与陈师道的交游入手进行补笺,主要贡献在于补充典故出处、人物交游、宋代史实、典制、地名、他人对陈师道诗的评价,纠正任注与史籍记载之误等八个方面.<后山诗注补笺>对文学史、社会史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中国古代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作家,他在诗、词、、赋、书法、绘画等各方面都卓有贡献。然而历代注苏诗蜂起,注苏词在宋人傅干《注坡词》之后,却鲜有传人。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开现代注苏词之先河,筚路蓝缕之功固不可没,惜其抄傅注而又骂傅注,增注部分其错处亦不在少数。20世纪后半期,苏词校注本不断涌现,先后有曹树铭《苏东坡词》,郑向恒《东坡乐府校订笺证》,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拙《东坡词编年笺证》,蔚然可观。邹同庆、王宗堂之《苏轼词编年校注》(以下简称《校注》),虽于2002年9月始出,却显其出蓝之胜。  相似文献   

7.
"竟陵八友"诗文集当以逯钦立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所收最为详备,然尚有阙者.今人陈庆元<沈约集校笺>、林家骊<沈约研究>辑补了沈约许多诗文,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补辑了谢朓诸多作品,然很不完备.笔者在广泛涉猎资料的基础上,辑佚了"竞陵八友"散佚之作25首,存目24首.  相似文献   

8.
《元稹集编年笺注》存在数百条错误,如:《会真诗三十韵》编年在两个不同的年份;对《唐故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盐铁转运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伯兄"句的笺注错误;对《上令狐相公诗啓》编年错误;对《为令狐相国谢回一子官与弟状》的编年结论失之粗疏;对《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的笺注中人名有错;对《郭钊等转勋制》的标点、人名、编年有误;对《招讨镇州制》编年错误等。  相似文献   

9.
本学年我在学校讲授李义山的诗,对李义山的一些诗、某些诗句和诗的编年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有的是前人未曾谈过的,有的是对前人的见解的发挥。现在集中起来,刊诸学报,和学术界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曲通鉴》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永宽研究员主持编写的一部综合戏曲史编年著作,丰富了文学史研究领域,对戏曲史研究更具有重要的路碑意义。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编纂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第一批计有五种:蒋长栋著《唐诗考释的理论与实践》,是对唐诗注释和考证的理论上的探讨与阐释;李剑波著《清代诗学话语》,从总体上来认识清代诗学的本质和基本规律;蒋长栋主编《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通过“以韵为核心”的艺术质素和“以情为核心”的内容质素,来界定韵文的文体特质;徐炼著《古典文学新读》,涉及对《诗经》、杜甫诗和李商隐诗的解读,展现了作者积累的研究心得;吕斌笺校《龙启瑞诗文集校笺》在校笺本集、收录资料的基础上,对晚清“岭西五大家”之一的龙启瑞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钱谦益于明末著述的《读杜小笺》对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了笺注,入清之后,《钱注杜诗》又更为详尽地为这八首诗作了注解.两次笺注侧重不同,方法各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钱氏在“天崩地解”之后,于笺注《秋兴八首》中,以史证诗,寄寓其对前明的忠诚,满怀遗民之痛.  相似文献   

12.
在宋代注重历史解释的学术背景下,任渊《山谷内集诗注》、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在当代史的视野下,运用"以史证诗"来解释黄庭坚诗。三家注都将《山谷集》三集由分体改为编年,并对作品的系年作了精审的考证,史容还纠正了黄的不少编年错误,利于读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理解黄诗。三家注又利用各种宋代史料,考证了山谷诗的创作背景,点明了题旨,并重点解释了与时事相关的诗句,特别是使用典故与比兴的诗句。  相似文献   

13.
郑玄《毛诗笺》(以下简称郑笺),训诂内容丰富、方法较完备,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两汉众多经学家治毛诗,唯有郑玄作笺对毛诗的流传推广作用最大。虽然西汉三家诗盛行并列于学官、立为博士,而到了东汉末年“自郑笺即行,齐鲁韩三家遂废”,又到唐孔颖达定《五经正义》、诗取毛郑,更使毛诗为后世所崇尚,最后完全取代三家而成为诗学的正宗。可见郑笺的训诂是卓有成效的,在汉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郑笺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拟着重谈其词义训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东坡词补考     
薛瑞生先生的《东坡词编年笺证》一书在东坡词编年及笺释方面用功极深,创获极多。笔者拜诵《笺证》,亦偶有鄙见,对《浪淘沙·探春》、《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满江红·忧喜相寻》、《蝶恋花·同安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等词的编年及对个别词句及典故稍有补考。  相似文献   

15.
魏源《诗古微》认为《毛诗》本无所谓序,今存《诗序》是卫宏依托毛公之义附益而成,故《诗序》有两个部分,一是合于《诗经》的毛公之义部分,一是在性质上完全与西汉四家诗背道而驰的卫宏附益部分。卫宏造《序》是《毛诗》本义不明的根源所在,而郑玄《毛诗笺》却多采卫宏的误说,孔疏又守郑笺之说,三者一脉相承,使西汉四家诗之义愈以晦涩。  相似文献   

16.
郑玄对音转现象的正确处理,解决了许多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更给清代学者以直接影响。一部音转研究史,即应从郑玄的笺《诗》注《礼》开始。  相似文献   

17.
王维传世之作有诗三百七十余首,文六十余篇。历代各种刊本叙次或以类别或以体裁,编年者迄付阙如。明顾起经撰《类笺王右丞集》卷首有《唐王右丞年谱》,系年诗文各若干,为王维诗文编年之权舆。清赵殿成毕生致力《王右丞集笺注》,所撰《右丞年谱》系诗五十余首,文二十余篇,较顾谱精密,承前启后之功未可泯灭。王维诗文编年之难,除其生平出处尚有不少疑点而资料又匮乏外,亦与集中多山水田园篇什,一般无本事可考有关。笔者披阅王集之际,偶有所得,不忍废弃,日积月累,爰有是篇,约得诗二百首,文四十篇,于王维事迹亦间有补证。囿于学识,牵强附会在所难免,大雅君子幸垂教焉。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诗比兴笺>一书的作者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李瑚先生就曾作过考证和论说,论定此书实系魏源所作,是魏源"以笺古诗三百篇之法,笺汉魏唐之诗"的<诗古微>之继续,只是后来为陈沆之子"遂其孝思",才假托陈沆所作、署名陈沆而刻印成书①.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诗比兴笺>时的<出版说明>则说;"<诗比兴笺>四卷,清陈沆撰.一说系邵阳魏源寓居陈沆家中时所作,用沆名义刊行."然而,<诗比兴笺>一书毕竟自咸丰五年初刻本开始,即署"蕲水陈沆撰",且魏源于咸丰四年撰写的序中亦说是"蕲水陈太初修撰",故而对该书作者"实系魏源"一说,终因缺少魏源亲笔确证以及同时代人的旁证而难以确定.随着魏源著作辑佚和整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所获信息的不断增加,特别是通过吾友戴维提供的两条信息,可说是找到了证明李瑚先生考证确凿无疑的重要证据,才使我们对<诗比兴笺>一书的作者问题不再犹豫,可以肯定它确系魏源所著.  相似文献   

19.
《诗比兴笺》是晚清出现的兼具诗选与诗论性质的诗学著作,作者为近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魏源。《诗比兴笺》虽然选择了传统诗学的"比兴"概念和"以史证诗"的阐释模式,但是,时代和作者身份的规约,使得这部诗学著作呈现出古典诗学近代转型时期独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诗"用"的关注,对诗"美"的追求,对"情"的崇仰。  相似文献   

20.
《诗比兴笺》是晚清出现的兼具诗选与诗论性质的诗学著作,作者为近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魏源。《诗比兴笺》虽然选择了传统诗学的“比兴”概念和“以史证诗”的阐释模式,但是,时代和作者身份的规约,使得这部诗学著作呈现出古典诗学近代转型时期独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诗“用”的关注,对诗“美”的追求,对“情”的崇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