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年第四期刊登了丁梅红老师的《向四十分钟要精彩———农村阅读教学“课堂高效”现象赏析》一文,我初读后心生羡慕:他们那里的农村阅读教学竟可以如此“洒脱”———“翻翻教参就上课,教案留在课后写”;竟可以如此“丰富”———注重教具准备、教改形式及实效、“广收广种”。但细细品读后,却疑虑重重,颇感不安。现提出来与丁老师商榷。一、课堂是生成的,就难以预设了吗丁老师在文章中认为“兴师动众,一句过渡语都要前后斟酌,左右推敲”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其理由是“课堂是生成性的,难以…  相似文献   

2.
在订阅的众多教育报刊中最喜欢的就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每期必细细品味,静静思考,收获颇多。但阅读到2003年第11期上宁夏隆德仇千记先生的《40分钟里,学生的收获有多少——农村阅读教学“课堂低效”现象透视》一文时,心中很不是滋味,一是不知究竟哪里的农村阅读教学如此不堪,二是我们这里的农村阅读教学恰好与  相似文献   

3.
师:从乱得“不可开交”到“井然有序”简直是个奇迹。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奇迹呢?  相似文献   

4.
佚名 《师道》2006,(9):21-22
学生上课不想听了当你的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时,你用什么方法提醒他们?你用什么方式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我知道有这么一个年轻的女老师,有次上课的时候气氛不太活跃,她就出了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片青草地——打一种花。”有人开始交头接耳,讨论的结果是老师自己公布了答案:“梅(没  相似文献   

5.
6.
编辑老师:读了贵刊2O03年第六期《抓住一切教育时机鼓励学生表现真我》一文,我深为作者表现出的教育机智,体现出的超前教育观念所折服,作者的一些做法我非常赞同:“学生的思维火花应得到保护,学生敢于小说大师的作品挑战的精神非常难得”,并抓住了“最近班上曾有一个学生因与家长发生矛盾差点儿走上轻生的道路,一直想在保护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予教育,现在正是教育的良机”。不过,我觉得有些话要说:我认为应该弄明白雨果的《“诺曼底”遇难记》所要表达的、要让人领悟的是什么?难道仅仅的是否保存生命的问题吗?我以为小说中所要表达的是人…  相似文献   

7.
A朗读感悟课创意说明: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反复朗读和吟诵。本文是艺术表现力极强的传统名篇,全诗用大量篇幅描写人物对话,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其突出的艺术特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个性化语言中感悟、体验人物典型性格和独特艺术魅力?以情感朗读贯穿课堂始终,进行“读中品,品中读”,则不失为一种巧妙的教学手段。具体步骤:一、导语设计《孔雀东南飞》堪称我国古代爱情诗的绝唱,千百年来,让人们感慨嘘唏不已,也一直让人们思索着。是什么要素使这首诗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的情感世界。二、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8.
刚刚成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时,满怀热情,觉得只需狠下功夫,一定能把课教好。可经过几年的教学,感觉到越教越累,知识越教越熟,却越教越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到中考前.一般就变成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中考而做题。这种恶性循环持续下去.使物理学习之路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9.
把课上“活”,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心理犹如对腾挪跌宕、一泻千里九曲黄河的景仰。现在新课改理念中提倡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其实也就是倡导把课上“活”。  相似文献   

10.
已有几分凉意的秋天,在飘零的秋叶、零星的小雨陪伴下,让过往的行人不由得竖起衣领。而此时,我的心中却涌动着阵阵暖流.丝毫感觉不到凉意。班级中那温馨的一幕还时时在脑海浮现.挥之不去的是朱浩然那幸福的笑容、毛旭东那水汪汪的眼睛……  相似文献   

11.
郭慧玲 《生活教育》2012,(21):41-41
夜深了,静静地,当我快要进人梦乡时,被房间里的谈话惊醒了……“大家听我说,我们来谈谈我们的小主人怎么样?”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一阵尖锐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多余,因为“形散而神不散”早已定论。然而,我还认为,作为贴近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散文还有三个特点:写意性;写作对象的类别化;表达的形象化。  相似文献   

13.
合卷,我的心头,又漾起“美”的洪波。手中这卷《繁星·春水》如同一条船泊,载着我,悠悠远行,直抵那方净土,直抵她果如冰般纯净的心中。垂首,轻拂书页,我恍如捧起一朵野菊,带来那抹深秋的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时空穿梭”小说以及影视作品的大量发行和播映.“穿越”一词流行起来。逐渐成为网络和书面媒体的新宠。甚至在地铁、大街上也曾出现身着古装大玩穿越秀的穿越男、穿越女。那么“穿越”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先看一个用例: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大潮中,传统名篇《岳阳楼记》如何教出新意,教出成效?笔者作了下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请问,雪方在哪里?”小春捧着一张地图,问了一天之中第300个人。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今天介绍给大家,请跟着我读一读。(全班齐声读)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它吗?谁来猜一猜?猜对的同学下课后到我这儿来领小奖品。”(学生小手如林,竞猜热烈)  相似文献   

18.
《湖南教育》2011,(9):47-51
“孔明是不是诸葛亮?”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我们的小学里竞成了一大公案——语文课出道试题:三国时代最富有智慧的人是谁?有学生答:孔明与庞统,结果被判为“错”。错在哪里呢?第一,必须回答“诸葛亮”,而不能是“孔明”;第二,只能回答“周瑜”,答了“庞统”,就是“错”。无独有偶,某网友看到儿子的小学考试卷后,对老师判错的很多题表示强烈不解,并且一怒之下上网发帖质问:为什么考试会有那么多的“标准”答案,就连题目要求“写你最喜欢的一句话”都是固定答案!该帖出来后,引发了网上关于考试设置“标准答案”是否科学的大讨论。考试到底要不要“标准答案”?我们该以怎样的角度看待“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9.
文中教学案例是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一次有益尝试。教学课堂处于开放式网络环境中,教学模式采用主题式阅读,教学目的指向让学生学会以“情景交融”为视点来欣赏诗歌,学写欣赏文,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6个阶段,在具体的设计指导思想下,对每一阶段进行了明确规范,并具体描绘了与之相应的课堂情景。最后对教学案例进行了教学总结反思。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笔者感觉相对于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言,45分钟的时间稍长,教学中存在一些拖沓的现象。在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前提下,笔者进行一项新的尝试,在每节课刚开始或将结束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