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口文化是人口与文化交叉、结合、统一形成的新概念 ,是一种特定范围、特定性质和特定意义的文化。它不是人口与文化的人为的、机械的、简单的相加和拼凑 ,而是人口与文化在各自发展的历程中自然的、必然的、规律性的接合、溶合并到达内在本质的结合和融合。人口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现代交叉学科 ,如同一切真正的社会科学一样 ,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
人口化内涵是关于人口质和量、结构、生命过程和环境观及其外化;人口化外延则是人口变动、人口结构和人口特征演变的基本领域。人口化系统包括生育化、性别化、年龄化、流迁化和死亡化的五维结构。其本质特征包括形式上的化性、内容上的综合性、功能上的整合性、目的上的实践性和行动上的自觉性等。可分为家庭、社区、国家和世界四个层次。是生育观、婚姻观、伦理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民族性、科学性和群众性是中国人口化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历史时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必须自觉摆正经济建设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关系。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把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统筹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关系,统筹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的关系,统筹人口内部结构的均衡关系,统筹人口运动中的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4.
杨丽媛 《成人教育》1996,(12):42-42
成人人口教育的教学体会杨丽缓成人人口教育主要是让学员掌握人口理论和人口政策,更新人口观念,增长有关降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知识。这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子孙的有深远意义的工作。结合自己几年来人口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人回教育的关键是增加学员...  相似文献   

5.
乌兰察布盟的人口分布、人口的性别、年龄、城乡、民族、化教育构成及其成因,人口问题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口生产是人口艺的唯一源泉,与之相联,人口生产内涵的丰富性决定着人口艺内涵的丰富性。人口艺可以反作用于人口生产,而且,不论是从形式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这种与反映相对应的反作用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7.
近代福州城市人口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变化是城市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前人未曾利用的人口调查数据、海关统计、外人调查等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第一次对近代福州人口的变迁及人口结构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并且指出这些人口特点是和福州近代化水平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安全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安全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从人口安全角度来审视我国人口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紧张,人口安全问题多种多样。我国人口安全问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严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我国人口安全问题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自然、社会、人口自身乃至国际方面的原因。要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我国人口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过程,在人力资源配置领域中表现为由计划配置到市场配置的路径变迁过程,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将日益表现为社会人口大规模的市场化流动,这是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所必然内含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特征就是失业人口日益显形化、流动人口规模日益扩张、人口流动空间日益拓展、农民市民化主导、流动人口家庭化。  相似文献   

10.
贫困地区因贫困导致人口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负向循环,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探求辽宁省贫困地区人口良性发展的规律从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于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其措施是经济上抓脱贫、政治上抓落实、化上抓教育,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人口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及其伦理学综合研究方法,严密论证人口环境系统和人口环境容量的内在规律;深刻揭示人口对环境与环境对人口的双向压力;客观描述全球与中国人口环境地续态势,并简析的其失衡成因,科学预测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设计出可操作性规范,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到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及其政策法规全方位跃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人口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及其伦理学综合研究方法 ,严密论证人口环境系统和人口环境容量的内在规律 ;深刻揭示人口对环境与环境对人口的双向压力 ;客观描述全球与中国人口环境非持续发展态势 ,并简析其失衡成因 ;科学预测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设计出可操作性规范 :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到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及其政策法规全方位跃动。  相似文献   

13.
人口问题是人地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且与人们的生透联系密切,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之一。 一、命题趋势 1.用有关人口的数据、图表等资料分析人口数量增长引起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环境承载力及合理的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人口理论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独辟蹊径,借鉴陶行知先生人口教育理论,阐述人口与教育之间的必然联系,提出教育是解决我国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或说是根本途径,并论述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人口重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1953年、1964年、1982年与1990年四次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普查资料,研究了四十年间内蒙古自治区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研究结果显示:(一)四十年来,内蒙古人口重心移动速度逐渐减慢;(二)四十年间,内蒙古人口重心的移动方向是北略偏东,人口重心一直位于锡盟正蓝旗境内。本文对不同阶段人口重心移动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今后人口重心的移动方向和速度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世界人口政策历史变革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解决人口问题最有效的一种新制度模式,从而有力地抨击了西方有些人所谓“中国人口政策是侵犯人权”的错误观点,对人类解决人口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失业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必然带来一系列农村社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也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可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化的存在,加强人口控制力度,进一步贯彻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扩大农村就业岗位,分流潜在失业人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始终贯穿了三条主线,三条主线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的三个阶段、人口政策的三个侧重点以及指导思想的三次变化。三个阶段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继承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阶段;人口政策的三个侧重点分别是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相协调以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政策的指导思想分别实现了从"两种生产理论"再到"两种发展理论"到"以人为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随着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人口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统计数据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指标,对1990—2007年巢湖流域人口承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8年间巢湖流域实际人口规模均超出流域经济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容量。认为,人口压力是巢湖水质恶化、治理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为综合治理巢湖污染、制定流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提供一个量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代国际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思想革命,是人类生命历程中促进社会持久协调发展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本文拟结合山东省区域性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人口因素这一个侧面,谈一谈为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创设良好的人口环境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策略,以求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一点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