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 《科教文汇》2011,(34):142-143
商务英语翻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翻译规律,本文从分析商务英语的文本类型及文本功能入手,论述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功能性,并从功能角度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些问题:指导原则、翻译提纲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探讨了商业广告翻译的策略.商业广告的目的是以经济效益为最终旨归的,广告翻译策略的研究其目的也是要通过一篇好的译品,引导消费者去行动.文本功能正是从功能主义角度来探讨应用翻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张家军  马婧 《科教文汇》2014,(17):100-101
翻译不是逐字死译,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为了确保翻译更加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交际目的,应当跨越文化间的鸿沟,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用译语再现原文本的交际目的。本文通过翻译实例,提出了文化翻译中的三个翻译原则,揭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如何用以上三个原则处理好文化间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探讨了商业广告翻译的策略。商业广告的目的是以经济效益为最终旨归的,广告翻译策略的研究其目的也是要通过一篇好的译品,引导消费者去行动。文本功能正是从功能主义角度来探讨应用翻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牛文利 《未来与发展》2016,(11):102-10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使命。通过大学校训精神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尝试。从大学校训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与逻辑联系入手,透析大学校训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是该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不同的校训代表了各校风格迥异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本文试以校训为例,从校训的形成内容、表现形式分析了校训在建设大学文化中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芳  邢杰 《大众科技》2010,(8):206-207,155
隐喻现象的翻译是一类特殊的翻译问题。隐喻现象本身所负载的文化因素与思维方式要求译者有所取舍,做出选择。译者需要考虑隐喻的成构方式以及所属文本的文本类型以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超越了直译、意译概念的翻译原则使讨论变得更有意义,也将对翻译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训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凝练和大学治学精神的象征,我国是历史上较早使用校训的国家,但是"校训"这一名称却是最早由日本引入(出口转内销)的。中日校训曾具有共同的传统文化渊源,但是经过近代的发展,如今二者已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别。这些区别体现在何处、又是否对我国大学有一些有益的借鉴呢?有必要对二者做一比较研究。本文将选取部分中日知名大学作为样本,就校训的外在形式、反映内容与所具功能3个方面的对比展开论述,并阐明其对我国高校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传统的翻译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而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则研究不够。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积累的精华与结晶。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于是在此试图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来研究成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兰洁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3):165-169,174
典故是语言的精华,文章常常因为典故的恰当使用而增色。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植于特有文化的典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这是因为典故的内涵并非显而易见,只有处于同一文化中的读者才能顺利地理解典故的隐含意义。典故的隐含意义,即典故的语用隐含,是指典故在具体的文本使用中所产生的比喻义﹑外延义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含义。因此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文本中典故的语用隐含意义就成为典故翻译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语用隐含的角度和文化传真的原则对英汉典故词语互译的各种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选取汉藏传统翻译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译者、翻译文本、推动力量等角度出发,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藏传统翻译实践的六个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朱爱学 《科教文汇》2007,(5X):161-161
本文阐述了校训的内涵、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校训拟定应遵循的原则和校训落实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乔迎新 《金秋科苑》2010,(22):136-136
在翻译中异化翻译方法尽量保持源语的信息,以原文读者为中心,能够把源语的文化最大限度传递到译入语当中,丰富译入语的文化。而归化是以译入语的读者为中心,遵守译入语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在翻译界对这两种翻译方式哪一个为主的问题也进行了较有深度地论辩。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笔者认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要看文本的类型,对这两种翻译方法应该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校训的内涵、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校训拟定应遵循的原则和校训落实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仕敏 《科教文汇》2011,(13):124-125,196
高质量的旅游翻译文本对促进中国旅游资源及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篇特征角度,主要探讨当前旅游文本中的旅游景点介绍翻译是否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并且以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的景点介绍为例,对该景点介绍文本翻译具备的语篇特征中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进行分析,提出以语篇为基本单位进行翻译,探索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语篇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旅游文本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诚 《科教文汇》2010,(34):147-149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代表中国教育最高水平的"985"高校为研究对象,介绍高校网页的特点、文本类型及功能,从语用、文化、语言以及特定文本四个不同层面归纳了高校网页翻译中的失误,并从翻译纲要、译者、翻译技巧以及质量监管等方面解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郝鑫 《科技风》2014,(17):173-173
科技文本是信息型文本的一种,为准确的传达文本信息,译者出于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大都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但基于实践中科技文本的特征和功能,笔者认为应考虑采取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灵活变通才能提高翻译质量。本文将通过研究翻译策略和科技文本的特征,试着从中找出适合科技文本翻译的策略,希望对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美著名大学校训精神内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训本身的意义分为表象性的直意和内延性的隐意。后者是大学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大学校训的深意反映的是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归属、办学理念和治学态度的综合。中国的京师大学堂和美国的哈佛学院是中美两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它们校训所包含的深意是对大学精神真谛的深刻阐释。本文从中美两国著名大学历史的演进、文化的扬弃、精神的诠释三个层面对其校训的精神内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融中西方大学精神为一体,为我国未来大学校训的创立及对大学精神的解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训本身的意义分为表象性的直意和内延性的隐意。后者是大学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大学校训的深意反映的是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归属、办学理念和治学态度的综合。中国的京师大学堂和美国的哈佛学院是中美两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它们校训所包含的深意是对大学精神真谛的深刻阐释。本文从中美两国著名大学历史的演进、文化的扬弃、精神的诠释三个层面对其校训的精神内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融中西方大学精神为一体,为我国未来大学校训的创立及对大学精神的解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林灿 《科教文汇》2011,(19):126-127
本文尝试将德国功能理论与美国高校介绍翻译相结合,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着重在目的论,以及面向译文的文本分析的层面上,选取较有研究意义的美国高校介绍翻译,进行个案研究和分析,并对目前美国高校介绍翻译的现状进行评论,指出其价值及不足,使这一领域的翻译发展能日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