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是地球上生命的保障,水资源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大问题,是生存问题、政治问题、战略问题。英国《卫报》11月2日撰文:“生命之源危及和平”、“下世纪战争可能起因于水源”。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水资源的污染水是生命之源,在水圈中处处呈现出不息的生命。地球上除了空气之外,没有哪种物质比水对人类更重要了。哪里有了水,生命就能延伸到哪里。水被誉为“生命之源泉”、“农业之命脉”、“工业的血液”。据测算,哺乳动物含水量为60%-68%,植物的含水量为75%-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7-17
10月21日.由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地球系统联盟(ESSP)-全球水系统计划(GWSP)等多个知名国际水组织在西安联合举办了国际水资源大会。在国际水资源大会开幕式上,国际第三世界水管理中心(Third World Centre for Water Management.TWCWM)主席Asit K.Biswas教授宣布了2011年度“国际水资源管理杰出贡献奖(The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Water Management)”获得者。  相似文献   

4.
全球“口渴”中国“嗓干” 虽然地球表面71%的区域被水覆盖,但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却时时感到“口干舌燥”。原来,地球上存在的13亿立方千米~14亿立方千米的水中仅有2.8%是淡水,且这屈指可数的2.8%淡水资源中又有88%是以固体形式集中于冰川和冰帽之中的,只有剩下的12%才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地表与地下淡水,其总量不过是地球水资源总量的0.34%。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次推迟,“地球观测系统”中的两颗重要卫星——“云卫星”和“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观测卫星”(音译为“卡利普索”)终于在2006年4月28日发射升空了。它们可对地球的云层和浮质进行新型的3D观测,用于了解全球云层是怎样影响地球大气和全球变暖,获得有关云层全球分布和演化的新知识,解决云和浮质如何形成、发展以及如何影响水资源供应、气候、空气质量的疑问。探云专业户云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然而人类对云的认识并不深入。云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是地球水文循环的关键因素,能将水从空气中带到地面,通…  相似文献   

6.
在太阳系的诸多天体中,火星的环境条件更类似于地球。例如,火星的昼夜仅略长于地球的昼夜,类似于地球的四季变化,火星的冰极冠、可能的永冻土都表明存在水资源,而干涸河床表明火星曾有过温暖、湿润的气候。在这些条件下,会存在火星生命吗?当地球不堪重负时,火星能够成为人类的又一家园吗?火星探测的重要目的就是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火星“运河”与火星生命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观测到火星上有许多像“水道”  相似文献   

7.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而且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许多地方迄今仍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级”和“亚洲水塔”之称。西藏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的贫困及其开发利用苦咸水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没有足量的水也谈不上有人类的文明,经济的发展。一、全球水资源现状在5.1亿平方公里地球总面积中,有3.61亿平方公里烟波浩渺,即71%为水覆盖,可谓“水球”。地球上水虽然不少,但其中97.3%是海水,既不能灌溉,也不能饮用,作为工业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水资源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关于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将受到世界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影响。也就是说,本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环境与发展”这一思潮和它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将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并以此构建未来世纪关于水资源管理的理论思想。 1983年12月联合国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87年4月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这份报告强调指出:今天的世界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全球性环境危机之中,要使地球上的人类生存繁衍下去,必须解决保护环境和生产持续发展的矛盾。因此,为了保护全球环境,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持续发展”的方针,即寻求一种“既满足人类目前需要和追求,又不对未来的需要和追求造成危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任何生物维持生命运动的必要源泉。虽然地球上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却很少,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须从学生时代抓起。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水资源利用现状,对中学生应如何保护水资源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有百分之七十一的水,可以说水资源是非常丰富了。但是可食用水却非常稀少,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百分之六。所以我们必须要节约用水,注民生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水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水资源的管理有着重大意义,在水利工程中,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地球科学部先后组织了“地球系统科学战略调研”、“地球科学部‘十一五’发展战略”、“中国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现状比较与资助战略分析研究”、“国外科学基金地球科学学科资助规律研究”等课题,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地球科学的特点、现状及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差距。这些课题是“十五”战略与政策研究基础的延续和深化,吸取和整合已有的战略研究成果和资料,深入分析各类资助数据反映的政策内涵、各类项目资助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启动地球科学“十一五”规划提出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的稀缺,从本质上加剧来说,是因为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的。因为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一定的,饮用淡水的总量就更少了,随着利用和不合理浪费的越来越加剧,所以水资源的缺乏问题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肖海丰 《科教文汇》2021,(10):84-85
“水文学与水资源”课程主要是教授水文学与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课程中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该文对在“水文学与水资源”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在绪论课学习中合理融入思政要素;精心设计实验课,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采用各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增进课程思政的实效;关注与“水文学与水资源”课程相关的时事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建设“水文学与水资源”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把视线移到宇宙中,会发现地球就好似散发着蔚蓝色的光芒,其原因在于地球上72%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但在这个名副其实的"水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却少之又少,加上人类毫无节制地索取,这个蔚蓝色的"水球"正渐渐变得不再明澈。由此可见,保护水资源任重而道远。在水资源研究中,不只存在缺水之难,水资源超负荷同样令研究人员心力  相似文献   

16.
5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京发布了被称为“地球体检报告”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据报告编写者之一、伦敦动物学学会环境保护主任乔纳森·贝利(Jonathan Baillie)介绍,诊断结果显示“地球现在很不健康”。报告的结论主要基于两个关键性指标——“地球生命力指数”和“人类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保护水资源首当其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有节约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体的行动,大手大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人认为家大业大,水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缺少节水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如果真正到了“水比油贵”之时,我们再抓节水工作就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18.
“综合地球科学”研究计划日本科技厅从1997年开始实施为期20年的“综合地球科学”研究计划,该计划将充分利用地球观测卫星和深海挖掘机等系统,对亚太地区及全球的气候变化等6个领域进行长期观测和研究。根据该计划,将进行四种地区观测和两种全球规模的观测:以亚太地区为中心的气候变化情况观测:将以较高的精确度预测气候变化情况,以便对冷夜、干旱等采取适当对策;亚太地区空气成份的观测:将观测空气中所含的微量物质,并预测其变化趋势;亚太地区水循环观测:预报水循环的情况,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对缺水、多雨、大雪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一日     
《百科知识》2010,(9):68-69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当年为地球日活动设计的“地球之旗”,现已成为环保运动的象征。旗帜上那颗“蓝色弹珠”般的地球,是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近40年过去了。现在的地球怎么样了?下面就是一组美国宇航局展示的各类航天器在执行太空任务时拍摄的地球图片。  相似文献   

20.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人们谈论地球上的水供应量是否将要耗尽时,一项来自美国科学家的地质调查揭开了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虽然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