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雁 《大理文化》2011,(9):22-26
一老汤坐在拉煤拖拉机的副驾驶位上。山路颠簸得很,老汤身子被颠得一歪一歪的,好几次都差不多被甩出去。但他依旧不忘把那瓶酒使劲往嘴里灌。老汤其实不姓汤,但一生嗜酒如命,常被醉得七歪八斜的,而自己又活得相当没志气,所以,一个不知什么时候被谁起的绰号就这么叫了他大半辈子。有时叫老汤,有时叫做汤司令,老汤无所谓,别人爱怎  相似文献   

2.
从前慢     
阿传 《大理文化》2021,(4):46-53
一、致我们那些回不去的校园 树,是那种叫刺槐的树;房子,也还是那种叫石木结构的房子.没有玻璃.天冷的时候,于老师就从金友光那里,扯(买)几块透明的亮胶纸,蒙在窗上.风起的时候,我们的牙,也就跟着窗户上的亮胶纸,一起在做有规律的运动.有时左,有时右,有时上,有时下.至于怎么动,得看当时的风是怎么刮.  相似文献   

3.
肖伯纳轶事     
乔治·肖伯纳(1856—1950)所描写的事物有时只是供人一笑,但有时他的每一句话又都寓意深刻,所以他是个叫人难以捉摸的人。他是否在嘲弄我们?这常常是个疑问。他声称莎士比亚并非是个文学巨匠,而他肖伯纳却对此称号当之无  相似文献   

4.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便爱上了美术,也不知是什么使我陷入了艺术这一美妙的世界里.那是十年前秋日里的一个晚上(时间虽长了,可还记得很清晰).当时我上小学二年级,老师经常布置写小楷.一天,我爸拿出了我的小楷本开始翻阅,我看见他眼里闪现出惊奇的目光,脸上露出平时很难看到的微笑,并开始左一句右一句的夸奖我,说我的字写得特别好,叫我以后好好练字.我兴奋得叫起来,用比他响亮的声音说:"昨天,我们上美术课,我画得最好,得了最高分呢!"爸好像比我还要兴奋,亲切地对我说:"儿子,我为你感到自豪.画画是一种艺术,但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成绩.  相似文献   

5.
境界(十题)     
痴情 我刚走到滨河公园的凉亭,就听见有人喊我.我举目一望,那儿全是像我一样的老头儿.我正欲往前走,又有人喊我:老兄!我止步一看,喊我的人,是文友老孙.于是,我朝他走去. 好久不见老孙了,半年前,他正在家里伏案写作,突然,头一歪,滑下地.少时,他醒过来,连忙给儿子打电话.没多会,儿子赶到,急忙送他去医院.医生说,老孙轻度脑溢血,得住院治疗.于是,在医院留医10日,才出院回家.出院时,医生说,要注意休息,不能太累,近期,最好别写文章;不能做剧烈运动,只能散步.老孙家就在滨河公园附近,每天,他都到滨海公园待一会,晒晒太阳.好长时间,没动笔.  相似文献   

6.
爱情时限     
唐志恒的父母相继下了世,日子就变得疲疲塌塌的,怎么过都透着一股苦味儿.隔壁的纪婶觉得志恒可怜,委托她外村的亲戚去为志恒跑腿儿,终于给他张罗了一个对象.姑娘叫秋月,是河西村一个哑巴的妹妹,家里除了那哑巴哥哥和嫂子没有别的亲人.唐志恒和秋月处了一段时间,看看两人确实很合得来,干脆就把婚事办了.  相似文献   

7.
闲话二题     
拯救别人也就拯救自己 从报上读到一则颇富哲理的小故事,令人回味不已. 那故事说:一位登山者,在山中遇到暴风雪而迷了路.这场暴风来得突然,出乎他的预料,事先他没做好御寒准备,穿得太少.他想,要是不尽快找到避寒的地方,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一刻也不敢停歇,但即便如此,他的四肢还是被冻得麻木了.他迈着愈来愈沉重的双腿,感到十分绝望.就在这时,他的脚踢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剃头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什么事难办,就说这个头难剃.自己有难办的事,就说自己的头还得别人来剃.那时,乡间俗语,理发不叫理发,叫剃头.理发匠就叫“剃头匠”.乡村里没有专门的剃头匠,县城里才有.县城里的理发匠还有个古怪的名字,叫“待诏”(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弄明白“待诏”这个称谓的由来),理发铺就叫“待诏铺”.村里一般没有谁会为剃个头跑一趟县城.进待诏铺花钱不说舍不得,这一去一来大半天,耽搁了田里的庄稼活计.反正一两个月,你就得剃一次头,是家庭生活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大多都是邻里互相帮助解决,或是自家一个给一个剃.小孩子头发太长,就会有人嘲笑说“像个小毛贼”,说得很难听的.  相似文献   

9.
仿效陆游养生法保你健康□郭振东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这是陆游《幽居初夏》诗。陆游,字放翁,人们都知道他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喜欢栽树和布置庭院环境美的专家。他的庭院被他经营得花木扶疏,树...  相似文献   

10.
低语测听     
随着我逐渐长大,我认识到自己与众不同,对此我深感怨恨。我生来就是豁嘴,上学以后,由于同学们经常戏弄我,使我明白了我在别人眼里准是这样一个丑姑娘:裂唇、歪鼻子、牙齿参差不齐,说话还有点口齿不清。每当同学问我:“你的嘴唇怎么了?”我总是说,在我还是个娃娃的时候摔了一交,被玻璃割破  相似文献   

11.
剑川"得勒母子汤" "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特有的一道美汤,鲜嫩香爽,在肴席上颇受青睐.然其汤名却不能望文生义,照字面去理解."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白族语,意为蚕豆母枝叶与蚕豆瓣儿(干、鲜均可)一起合煮的汤,的确不失为一味奇汤.虽说滇西普种蚕豆,然而"得勒母子汤"这一吃法,或许惟故乡剑川独有.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常忘记了是生活在大地上的.这就像人类爱犯的那些最重要的错误一样,对于须臾不可离弃的巨大部分被轻易忘得干干净净.人类以为最最重要的,有时恰恰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就像保存在我们手上的历史,其实仅仅是一小部分人在一小部分时空的事情被时光锈蚀之后剩下的灰烬,绝大部分早已从相反的方向走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多么大的罪孽.  相似文献   

13.
房子啊房子     
北雁 《大理文化》2015,(3):21-37
1刘金华又一次和媳妇致气了,一副脸好似摔过的布袋一般,全无一点颜色。媳妇给他泡好的茶他不喝,吃饭时给他碗里夹菜他不吃,不吃也就算了,还幅度极大地把菜夹还媳妇碗里,夹回去也就夹回去吧,却还狠狠地骂上一句:谁稀罕了!这么一个来回,全家人都看见了,母亲于是就问:又怎么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隔三岔五的老是吵嘴闹架?刘金华倔得很,愤愤地说您别管!  相似文献   

14.
吴然 《大理文化》2001,(6):22-26
好大的鸡爪子 旅行有时得带一点探险的味儿,冒险的味儿,才叫够味儿.比如上鸡山吧,要是不骑马,不走夜路,那就会缺少许多乐趣和感受,更没有什么惊险可言了.  相似文献   

15.
我不是疯子     
一 现在仔细想想,教委主任黄志红一开始就对我不怀好意. 毕业去县教委报到那天,一个40多岁的男人对我格外热情,问这问那,知道我叫胥晓燕,他说我这个姓很特别,名字也很朴实,他在毕业分配的名单上注意到了,还特意看了我的档案,各方面都特别优秀.最后,还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闲聊,问我毕业分配的想法.见我低着头不吭气,他又奉承说我年轻漂亮,不管分到什么地方,只要好好工作,今后一定会前途无量的.我被吓得胆战心惊,又感到莫名其妙,赶忙站起来揣着一颗蹦蹦跳的心跑出了他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在早期的英国,一个人的名字只是当他或她在受洗礼时获得的教名,如 Wlliam(威廉)。他就这样被叫做 William,没有姓与名的区分。他的妻子就叫做 Mary(玛丽),或干脆叫 Willam's Wife(威廉的妻子)。在人口稀少,而居住分散的情况下,一个字的名字就足够了。但人口的增长与人们的不断聚居,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名字的混淆。于是,大家就管做裁缝生意的那个威廉叫做 William“the tailor”  相似文献   

17.
谷子 《世界文化》2008,(9):23-25
黑修彦站在咖啡店门口,横纹T恤,浅色便裤,板寸头,墨镜推到头顶,黑黝黝一员虎将,像乒坛名将王涛。 如此随意,称呼先生,似有拒人千里之嫌,该怎么称呼呢?黑修彦妻子说,我们都叫他黑子。那么不妨也叫他黑子吧。  相似文献   

18.
尘埃的命     
一 老根不知道儿子顺红为什么杀人.顺红是个乖顺的孩子,胆子又小.一只小老鼠都能把他吓得哇哇大叫.当兵三年回来,顺红仍然羞怯,一副胆小怕事的样子,只是身子长高了一截,长大了一圈.怎么顺红说变就变了呢?怎么顺红就敢杀人了呢?顺红为什么要杀人?顺红究竟杀了什么人?老根想不清.他的脑海里只是奔跑着顺红模糊的身影.眼里总有大团大...  相似文献   

19.
深呼吸     
好多年没联系的老同学给我打来电话,要我去参加同学聚会。他叫李睿,是我中学时的同学。我们以前关系很铁,毕业之后,就再没联系过。有时回想起他,觉得应该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就是没贮完的时候,真要是闲下来了,脑子里装的又不是这事儿。这些年没联系,我还是一下就听出了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词语的背后     
黄集伟是个专栏作家.专栏作家虽不是什么专家,但一定要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多一些研究,或者说多留点心.沈宏非不是个美食家,但他的"写食主义"在文化圈内颇受欢迎,王枪手在大学里学的是"政治",可他的"读史"文章很有见地.这就是好的专栏作家.跟他们不同,黄集伟专门研究"词语",他至今已经先后出了三本书,都与"词语"有关.第一本叫<请读我唇>,本来是本写"词语"的书.偏偏搞得很暖昧.这第三本叫<非常猎艳>,看上去与"词语"更是没有丝毫关系,而在暧昧上却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