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流亡日本之后的政治思想,受伯伦知理影响最深,梁启超以他的方式对日本的政治理论(用当时日本的用语来说,就是"国家学")进行了吸收,并反映在自己的著作之中。通过他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和《开明专制论》考察其政治学受容系谱,针对伯伦知理的受容问题,进行史实的发掘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方的国家思想首次进入韩国是1890年代。其思想是经由日本和中国来的。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介绍了伯伦知理的理论——国家有机体论,该理论对当时韩国的知识分子起了很大的影响。民族主义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韩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且形成了以民族主义为根底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可以说"救亡"精神和民族主义促进了韩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在《新民说》中,梁启超将国家衰败的原因归结为国民人格中的劣根性,致力于国民人格的改造和重塑.梁启超受日本民族主义精神和伯伦知理“国家主义”思想的影响,强调新民必须以爱国、利国为主要人格特征,赋予新民浓厚的国家主义色彩.《新民说》堪称中国20世纪初的“人权宣言”,它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和道德革命历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梁启超通过对德国政治学家伯伦知理的介绍,接受了近代欧洲的国家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新民思想也受到国家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我们可以从新民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立论依据和主要内容看到这种影响。国家主义思想对于梁启超思想的影响固然是他政治上倒退的重要思想根源,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产生的新民思想却对中国近代文化启蒙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新民说之要旨,在民族认同的建构与公民精神的启蒙。其所倡言的公德、国家意识、权利、义务、自由、自治、合群、政治能力等,皆为中国文明所匮缺的公民身份之必备元素。对于梁来说,公民身份是民族认同的关键要素,它更是建构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心目标。在梁的公民民族主义中,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社会进化论熔于一炉。其徘徊于卢梭民主主义与伯伦知理国家主义之间的理论矛盾,表征着一种后发展政治理论的深刻困境。  相似文献   

6.
郇东 《考试周刊》2011,(27):237-238
国家、政府和社会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趋同性,但国家、政府和社会各有其形成的机理和条件,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对国家、政府与社会的界定因社会发展阶段、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传统等的不同而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是特定社会中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而政府则是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政府代表国家行使主权;国家产生于社会,又高于社会,但无论怎样,国家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有机体,而是处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组织体系和矛盾运动之中,处于社会有机体的控制之内。  相似文献   

7.
通常所谓的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学说是一种理论抽象,分析当代社会发展应当走向理性具体,即基于世界历史语境的"资本社会有机体"学说.资本社会有机体的生成、发展表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只能是"世界历史性的",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同样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机性是随着"领域分离"逐步建构起来的,表现为一种整体发展;但资本使这种发展具有对抗性、悖论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唯有保留资本社会有机体的文明成果,扬弃其对抗性,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个人发展在资本社会有机体中表现为"能力的全面性"与"普遍异化"的二律背反.对于当代中国,理性的选择就是以马克思思想为引导,立足现实,借鉴资本社会有机体中人的发展的经验,切实有效地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权与主权     
人权与主权是国际法的两个范畴。近年来,随着人权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普遍看法的问题,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亦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外交诸领域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从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主权及其在国际法上的意义 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首先是由16世纪中期法国政治学家、法学家布丹在他的名著《论共和国》一书中加以系统论述的。他认为,主权是“国家内绝对和永久的权力”,是一国的最高权力,不受国家的法律约束,从而为主权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关于主权的学说在近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根据王沪宁同志的归纳,有霍布斯的契约君主主权论,洛克的议会主权论,卢梭的人民主权论,黑格尔的国家人格君主主权论,奥斯丁的功利主义主权论等。随后,主权的内容不断丰富并最终被确定为国家不可缺少的属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法学界出现了一股抛弃有关国家主权和国家权利的潮流。他们主张取消国家的对外主权,这股湖流席卷了整个西方并且影响至今,各种主张废除国家主权的学说层出不穷。有人断言:“陈腐的主权国家就显出了真形——无非是世界循环系统中妨碍血液流通的一个残存的疙瘩罢了。”有人宣称:“历史正在使国家主权这个词儿逐渐丧失意义”。他们统统把国家主  相似文献   

9.
认为主权这一个历史范畴不是永恒不变的。沿用几个世纪的绝对排他式的主权学说,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全球化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没有也不可能取消国家主权。国家对主权作出某些让渡是相互的,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代价。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主权理论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国际政治的发展而变化。考察从古典国家主权理论到现当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批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否定或弱化国家主权学说,坚持了发展中国家维护和发展国家主权学说。国家主权原则是不可动摇的,只有对传统的主权观念和政策进行积极调适,才能真正维护和捍卫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赋予国家以内在的"精神",从而似乎让其"活"了起来。梁启超的国家"精神"有三种表现形式:法律、主权与文化,它们是梁启超有机体国家观的自然结果,在其政治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梁启超国家"精神"的目的是为解决两个重大问题:对内统一、对外独立。  相似文献   

12.
卢梭与杰斐逊人民主权理论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国家主权的分割、人民主权的实现方式、对自由的理解以及对国家权力的监督等四个方面。卢梭与杰斐逊的人民主权理论不但对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象征,经济主权是指国家在经济领域享有的主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危机的出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面临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策略,并通过改革来维护和实现国家经济主权的独立与完整。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明治时期,由于曾高举"天赋人权"理论大旗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加藤弘之在政治思想上的转向,围绕天赋人权问题,社会舆论界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思想交锋。交锋主要集中于人类权利是否为天赋、人类要获得权利是否只能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手段、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有无区别、人权与法权有无区别等焦点问题激烈展开。日本社会舆论大多数对加藤否定天赋人权的学说进行了批判,澄清了一些政治学说中的模糊概念,为即将出现的新宪法的人权保障内容提供了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审判体制的制度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依据是人民主权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学说。在现行体制下,省以下地方法院更多地属于地方政权机关,而不是中央审判系统。要实现地方法院人财物统管,长效的办法是修改宪法等法律,将地方审判系统从地方人大脱离出来、收归中央,同时实行不同职能的法院分设。过渡性办法可以形成省以下地方法院统一的人员推荐方法和财政预算方案,交各地方人大通过。  相似文献   

16.
自布丹以降,霍布斯提出了君主主权理论,洛克提出议会主权学说,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理论.霍布斯在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追求安全,洛克在经验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追求自由,卢梭在公意的理论基础上追求平等.相对于霍布斯的君主主权和卢梭的人民主权,洛克的议会主权理论在后来的资产阶级世界里因更具有实际价值而受到普遍推崇.  相似文献   

17.
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进入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高于主权”,动辄对中小国家横加指责、干预,甚至动武,主权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被引渡事件,充分体现了国际关系上的一些变化。通过这一事件,该文结合国际法中有关主权与人权问题、引渡问题对此事件作一探讨,并指出该事件的国际法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主权是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作为国家身份的主权是不能分割、不能让渡的,但在全球化时代下,一国不可避免的要与他国发生交往,在交往中,我们对主权是让渡还是维护,众说纷纭.所谓"主权维护",就是在让渡中维护,全球化使国家置身于更多的"让渡"之中而并未减损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曾极力鼓吹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在中国建立美式共和政体,后又转而主张“开明专制”。原因有三:康有为、黄遵宪等师友之劝诫;赴美国考察共和政体的优劣,对照中国国情,从思想上认识到美式共和不适合中国;在理论上对德国政治学家伯伦知理等人的理论进行了探索,动摇了革命共和观念。粱启超的主张虽变,但在追求民主宪政的目的上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以“流质多变”、“保皇”、“倒退”等相责,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20.
选举制度作为近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资产阶级学者提出天赋人权学说,人民主权学说在资产阶级政治实践中的产物,也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结果。在我国,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前提条件,它保证了人民满意的代表进入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为选民选出自己信赖的代表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