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朝末期造作的道教《升玄经》中出现的“道根”说、“升玄”论及“内教”论等都是在继承汉代以来宇宙生成论的基础上,吸收魏晋玄学本体论的学术成果,并受到东晋南朝大乘佛教般若学特别是中观理论的影响,由重玄学派道士从事道教义理建设而提出的,它曾深刻影响了隋唐道教的发展,在思想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2.
《道德经》中那个无形却又驾御世界万物的“道”到底是什么,一直都是古今中外老子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认定,可以解读出“道”的真谛其实就是“自然”.用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解释之,就是“自组织”.只有把“自然-自组织”作为“道”的本真意义,才能真正理解老子的“道”为什么是无形无相的,也才能搞懂老子实践哲学之“无为而无不为”的真义.  相似文献   

3.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  相似文献   

4.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千百年来,中国古人一直在试图解释“道”字。道家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里曾这样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道教思想精华之所在。被民间奉为“奇书”的《素书》则说:“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这几句话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人所遵循的自然法则,支配着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而天地万物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孔子同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开创者。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基于对现实社会环境和生活状况的不满,老子形成了自己充满强烈批判精神的独特思想,这些独特思想为我们的教育过程提供了参考。一、"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返璞归真"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即自然规  相似文献   

6.
老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伟大哲人和思想家,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出天地万物是由自然生成的思想家之一。"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境界,而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本文由"道"体到"德"用,从道的含义、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刚柔相济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7.
老子直接论述“美”的文字并不很多 ,表面上似乎还排斥美。但在其思想中 ,他已用其自然之道的形上学原理 ,深刻探讨了美的本质。老子的美学正是在对世俗的、传统的审美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以自然真朴为美的美学思想以及“道法自然”这一认识和把握真正“美”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使得老子美学开创了道家美学以至整个中国美学注重法自然、尚素朴以及重质轻文、求真贵淡的优秀审美传统  相似文献   

8.
刘峻杉 《教育学报》2012,8(1):97-105
老子思想中,与“道”最密切的概念是“德”.“德”是“道”化生万物过程中的最初产物,是纯朴未散、有质无形的“炁”,也是畜养万物、决定万物发展方向的支配性力量.明确了“道”与“无”、“德”与“一”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对应关系之后,老子思想中“天德”的意义和地位才能突显出来.“天德”是人德的内在决定力量,人在婴儿阶段都曾丰厚地拥有过,而随着人的成长,“天德”不断消耗,人也愈难与之相应.“天德”支配善恶又超越善恶.“德”的系统性和“道法自然”的总原则决定了“天德观”视野下道德的开放性.老子“天德观”有助于重树道德信仰,呼唤德育“修身”范式的实质性回归,并指向了德育生活化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道法自然”句,一直以来都解读为“道”效法“自然”,然而我们通过对“道”的内涵探讨,从人与道、道与自然的关系研究发现,“道法自然”难以自圆其说,非老子原意。老子想表达的是“王或人效法自然”,人作为自然界的行为主体,应该顺随自然而为。  相似文献   

10.
老子道德思想是其全部思想的核心,包括“道”和“德”两个范畴。老子的“道”主要是指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客观事物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自然天性和客观规律,“道法自然”揭示了“道”的本质所在。老子的“德”即“得也”,他认为无所得才是真正有德。老子的“有德”指的是“善”与“信”、“慈”与“俭”、“弱”与“不争”。老子的道德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诸多启示:“道法自然”强调的是尊重自然规律,不以人为的力量去改变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所主张的是榜样的力量、以身作责和自我修养;应当注重道德修养的层次,应该从最基础自我道德修养做起;“抱怨以德”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1.
老子直接论述“美”的文字并不很多,表面上似乎还排斥美。但在其思想中,他只用其自然之道的形上学原理,深刻探讨了美的本质。老子的美学正是在对世俗的、传统的审美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以自然真朴为美的美学思想以及“道法自然”这一认识和把握真正“美”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使得老子美学开创了道家美学以至整个中国美学注重法自然、尚素朴以及重质轻文、求真贵淡的优秀审美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与先秦其他政治思想家不同,面对当时社会、国家混乱无序的局面,老子意识到,恢复社会秩序关键不在于提出具体的治国之道,而在于发现并按照社会、国家的本性(规律)管理社会、国家。老子以“道”的高度概括了宇宙包括社会、国家产生及运行的根本规律,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社会政治观。“以道治国”是老子的治国方案,即治理社会、国家必须按照规律办事。这被认为是超越“治国之道”的“为君之本”,具体包括行善政、顺民心、为无为等。老子所构想的能完美体现“道”的理想社会、国家就是小国寡民。老子的政治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在庄子、黄老派、玄学、太平道等上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3.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相似文献   

14.
僧肇是一位杰出的佛学思想家。他在批判格义佛教的基础上,融会大乘中观佛学和老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因此,他对"空"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这不仅仅超越了魏晋玄学和格义佛教的理解,而且也对隋唐重玄学尤其成玄英重玄学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僧肇哲学所具有的批判性、超越性与启示性,在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初佛道争辩中,论题主要围绕着道与自然,道与万物,道可否言说等方面展开,佛教攻击道教的策略:一是以日常经验思维去否证道教的终极信仰———"道"———的至上性;再则是指出道教自身对"道"理解不具有一致性,存在着矛盾。从记载来看,道教学者的辩白是无力的,他们对佛教问难的较合理的解答更多体现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些著作既是道教学者的应难之作,也展现了道教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而道最根本的性质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落实到社会问题上,最好的治国之道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无以为”与“无不为”应该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补充。在此基础上,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等作了评论和批判。在当时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太“有为”的情况下,老子的这一思想有着解毒剂的作用,但它也容易招致误解,而且这一思想本身也并非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7.
道家与道教     
“道家”与“道教”仅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根本的区别。“道家”,是指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道家之名谓,始见于汉朝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这一学术流派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则直呼“道家”,列其为“九流”之一。关于老子的“道”,在《老子》一书中,他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以解释为客观规律,又有着“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的意义。老子的“道”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他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并意识  相似文献   

18.
老子生活的时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面对社会现实,老子建立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道法自然”(二十五章)的天道法则观照下,老子将“仁义礼智”等价值体系看作社会的“附赘悬疣”。因此他提出“自然”、“无为”的救世方针,认为只有弃赘去疣、返朴归初,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一种自然的人性论.他认为人和自然一样,本性自然,故人之道应效法天之道,这种道就是自然而然.而对统治者来说,只要任其自然,清净无为,社会就会和谐发展.老子的这种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的老子哲学体系中,老子认为社会混乱、百姓困苦的根源在于世俗仁义礼智的教化违背了“大道”。为了使社会恢复应有的秩序,为了统治者“无为之治”能够顺利实施,他提出了文明堕落论、人性复归论和“绝圣弃智”论的教育理念。这些观点引发了后世诸多学者的争辩和探讨,直到今天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