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儿童数学教育对儿童未来的学业十分重要,因此美国学者在20世纪晚期掀起了一股开发早期儿童数学课程方案的热潮。本文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几个方面阐述和比较了美国几种早期数学课程,以期为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及课程开发能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数字世界"儿童数学课程是在新皮亚杰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旨在培养儿童数字感知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发展儿童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使其获得数学学习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能力.该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向儿童呈现了五种数字表征形式,即实物表征、图片表征、排列表征、高度表征和循环表征.该课程给当前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以一定的启示:(1)数学教育应以培养儿童对数学的感知和体验为基础.(2)数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儿童数学方面的元认知技能.(3)数学教育活动中应注重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交流.(4)数学课程的设计应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实例.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国时期,教育部门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依据.根据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状态,结合历史发展,选取先后颁布的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这一时期中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3个维度,分析每一阶段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就课程目标而言,确立了以儿童本位到生活本位与儿童本位并存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逐步形成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图形、数学的应用、统计与账簿5条主线的综合数学知识体系;课程实施方面,开始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4.
综合课程对学前儿童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课程组织方式,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进行数学教育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数学教育活动组织理应有其特殊性。好的数学课程应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课程,设计数学教育活动时既要根据数学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又要根据儿童数的学习与发展的顺序。2005年秋,华东师范大学几位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教师合作,开始了一个跟踪小、中、大班幼儿的为期三年的"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的行动研究,探讨如何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更好地融入数学教育,以及评定这样的教育形式对儿童数学发展的影响。目前这一研究已跟踪到中班末期。本组文章介绍了该研究的指导思想,小班幼儿数学发展特点,以及部分课题组成员的数学教育经验。我刊将跟踪介绍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BC省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对时代发展背景研判--"儿童正在踏入什么样的世界"、对未来人才素养的谋划--"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儿童"的基础上,将"培养有教养的公民"作为总的价值导向,将核心素养作为价值实现的根本载体与线索的全方位课程改革.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课程落实与转化,其确立了"知道-践行-理解"(KDU)的课程模式,重新设计了课堂评估、省级评估、国家与国际评估的三级课程评估模式.该文以六年级数学课程的实施为例,详细介绍了探究教学、个性化教学、合作教学与在地化教学等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课程整合是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主题活动课程是整合课程中比较普通的一种实践形式。幼儿数学教育因此面临比较尴尬的处境。由此就可能造成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数学缺位”和随之产生的幼儿数学认知发展滞后。本文拟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现状出发,在现有的幼儿园课程实施背景下,帮助教师形成对儿童早期数学学习价值和定位的正确认识,为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体系的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研究组的成员重视数学课程理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密切关注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动向,致力于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科高等数学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文科生数学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此研究旨在探索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调查、测试分析表明,以"三教"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实施"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融入数学文化资源,促进了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提升了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9.
基于"助学课堂"的儿童数学课程重建,深刻检视传统课程的不足,通过对儿童数学的课程重建与实践创新,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构建儿童数学课程的新体系。全面支持、促进、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行为和方式,让儿童经由数学学习,获得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沟通、支持与共享,养成批判与怀疑、探索与创新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众多国家早期教育的优先发展课程。学前数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方式、实施理念等成为各国学前教育领域关注和思考的重点问题。新西兰学前数学教育以其独有的文化背景为支撑,通过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以及不断更新的学前数学课程理念,使学前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综合研究新西兰学校机构及家庭学前数学教育,剖析其发展特点与改革动态,有利于为我国学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鲁光楠 《考试周刊》2015,(49):187-188
提高数学教育的有效性被称为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学习路径组织数学学习是当前儿童数学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受中国传统"算盘"珠码符号、珠码模型和"珠阵"数字化几何图形等具有潜在教具资源价值的启示,形成以"数学语言阅读、数学符号阅读、数学图形空间想象阅读"为依托的思路,我们提出"幼儿动感数学阅读启蒙课程"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在发展儿童数学思维,培养儿童数学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2012,(18):49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仍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大会专家报告主要有:东北师大原校长、新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数学教育的关键问题》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新课标修订组成员顾沛:《从"两基"到"四基"如何落实》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职数学课程的作用、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和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探索高职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示思政元素,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高职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以期对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澳大利亚5-6岁儿童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该数学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和四个等级,其内容具体、明确且易于实施,关注文化多样性,将过程标准蕴含在内容要求中。这些均对我国开展5-6岁儿童数学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要依据,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发现:农村幼小数学课程目标衔接"单一化",课程内容衔接"片面化",课程实施衔接"形式化",课程评价衔接"空白化"。制订切合实际且统一的幼小课程标准,可以让幼小衔接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幼小教师双方提升数学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可以走出数学教育的误区;构建"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联动机制,可以真正实现幼小"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理念。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在育智的同时育德,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条形统计图里的中国海军”为例,阐述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包括基于儿童发展需求精心组织学习材料,让课程内容富有思政内涵;尊重数学学科特点,建立数学教育与哲学启蒙的联系,在数学教育中发展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7.
完善的早期儿童成长标准体系是促进早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根本保证。《早期发展指标:明尼苏达州早期学习标准》将文本的概念框架转化为具体的外在行为,进而收集不同责任机构在应用标准时的真实表现证据,在此基础上观察评估儿童的各项能力发展,以此作为教师改进课程教学计划、社区完善资源服务、家庭实施科学教育以及政策制定者评估标准效果的依据。该标准具有目的呈现清晰,指标描述具体,兼顾文化差异,主体分工明确等特点,对修订与完善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家庭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认知能力在个体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已有的研究表明,家庭是影响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创造的物质环境、与孩子的互动以及对孩子正确的评价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显现出来的.本文最后从"家庭数学"的观念渗透、"家庭数学"非正式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家庭数学"的支持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倡导和实施"家庭数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仍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国际数学教育界倡导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以促进学生发展,将数学史由史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有利于培养和提升人的核心素养。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载体,将数学史转化为课程形态成为必要前提。探析了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数学读本等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史。研究发现:课程标准要求将数学史编入教材并作为课程资源,但未对教学要求作硬性规定;大多数教材从小学低段开始渗透数学史,素材丰富、图文并茂,但分布不均、编排方式单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史读本偏少,且课程资源角色不足。建议明确课程标准对数学史的教学要求,优化数学史在教材中的分布并灵活编排,开发儿童化的连环画式的数学史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