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园焦虑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小班幼儿大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适应能力强的幼儿入园焦虑期短,反应较小;适应能力弱的幼儿入园焦虑期长,反应较大。入园焦虑成为影响幼儿园正常教学和管理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年轻家长面临的现实问题。消除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需要科学的应对方法,要合理设置心理过渡期,保持家园理念的协同一致;同时也离不开教师以爱心给予幼儿安全感,并积累丰富的情绪调节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每一位小班幼儿都经历入园适应阶段,他们从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环境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入园适应成为幼儿的“第二断奶期”,幼儿极易产生不确定感和不可控制感,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焦虑情绪。每一位小班班主任都要面临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挑战,作为小班班主任,我深刻体验到: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3.
许丹妮 《知识文库》2022,(22):64-66
<正>新小班幼儿在入园适应过程中常会遇到多重压力,容易出现多种外显的分离焦虑行为,因受疫情的影响家长无法进园,新小班幼儿面临自主入园时,分离焦虑的情绪尤为明显。经过实践发现小、中班的“大带小”活动模式,在带动新小班幼儿自主入园中,能够充分发挥“同伴”力量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一些积极的举措,能够有效地减轻新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的焦虑、哭闹,同时中班幼儿的社会性经验和技能在真实生活教育情境中也得到不断地提升。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又到了托班或小班幼儿新入园的时候了,每每看到家长和孩子“泪眼相送”,真的好像是“生离死别”。为了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幼儿园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将班级布置成温馨得像家一样的环境,组织游戏化的一目生活,从而减少幼儿的焦虑情绪,帮助幼儿建立愉快的心理体验,激发孩子们乐于来园的愿望。但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在人园初期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的背后,隐藏着各不相同的心理需求,这需要我们细细观察、认真分析、准确解读,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他们往往因不适应幼儿园这一陌生环境而产生厌食、哭闹、内向等入园焦虑情绪。幼儿园应高度重视焦虑情绪对幼儿的负面影响,采取多种有效策略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使他们“爱上”幼儿园。一、开展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爱上”幼儿园教师可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并对幼儿园建立信任。小班幼儿离开家长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停留较长时间,难免会产生分离焦虑,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使自己成为“爸爸或妈妈”或让幼儿自己做“爸爸或妈妈”,  相似文献   

6.
建构游戏是小班幼儿在自主区域活动中最乐于参与且参加人数较多的活动之一。情境性建构游戏能促发小班幼儿的思维发展。而材料的投放对小班情境性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探索出非结构化和低结构化材料。寻找适宜的材料投放策略,从"由浅入深、由需入材、由改入变"等三个方面开展实践研究,最终有效促进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获得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焦虑是指幼儿园在面对陌生环境时而产生的紧张情绪。新生入园期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入园焦虑,幼儿入园后因为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就会产生入园焦虑,严重的入园焦虑会给幼儿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一、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因素1.幼儿入园焦虑是由于幼儿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幼儿在家里受父母精心呵护,进入大集体中,不能再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任何特权,活动相对不自由,一系列集体生活规则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幼儿大部分年满3周岁就可以进入幼儿园,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学前教育,小班幼儿入园教育问题是个重要问题,妥善处理好幼儿入园出现的分离焦虑,尽快帮助幼儿渡过分离焦虑期,不仅能使小班迅速建立正常秩序,开展教育活动,而且使幼儿生理和心理各方面能在从家庭过渡到新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娃娃家"游戏是小班幼儿最主要也是最感兴趣的区角活动,幼儿在娃娃家的行为表现能够较有效地反映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状况。小班幼儿在入园前所熟悉的环境都是与父母有关,因此,入园后他会更倾向于进行以家庭生活为主  相似文献   

10.
<正>升入大班,幼儿充满自豪感。为使幼儿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担当起幼儿园里哥哥姐姐的角色,培养其责任感及爱心,也为缓解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我园大班年级和小班年级联合开展了“大带小”系列活动,目的在于利用适宜的活动环境和丰富的游戏材料,以混龄游戏的形式,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沟通交往,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1.
小班幼儿入园前,幼儿园各项准备工作:创造宽松自由、安全温馨、充满爱意的家庭式环境;家园联动,预防幼儿产生分离焦虑;教师细心呵护,矫治幼儿分离焦虑.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不同的游戏环境与游戏材料,让幼儿个人或以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游戏形式,自由探索不同的游戏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应和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同时也是"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积累的游  相似文献   

13.
尹冬菊 《家长》2022,(22):169-171
<正>分离焦虑是小班初入园幼儿常常经历的情绪问题,分离焦虑引起的攻击行为在幼儿园班级中也并不少见,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减少这种问题行为,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本文对如何干预小班幼儿因焦虑情绪导致的攻击行为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希望对解决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提供支持。分离焦虑是学前儿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障碍,尤其在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身上最常见。分离焦虑源自长时间与照料者分离,离开家庭、来到相对陌生的班级中游戏、学习、生活时,产生的不安、紧张的情绪。分离焦虑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小班幼儿入园后,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原因造成幼儿文明礼貌素养总体比较缺乏。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爱游戏等心理、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文明礼貌言行传承给孩子,使孩子们获得礼貌言行的积极体验和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缓解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和总结,我园精心研究制订了新生入园整体方案,最终归纳总结出“问卷调查、推送资源、打造环境、线上会议、巧用标识、大带小”等步骤,以帮助小班幼儿实现自主入园,尽快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尽早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16.
梁润红 《广西教育》2022,(10):42-44
本文基于新入园小班幼儿出现分离焦虑的典型案例分析,指出小班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提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创设温馨的环境,让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环境;家长为幼儿做好入园准备,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开展家园合作。  相似文献   

17.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由结合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游戏的主题、情节、内容等,获得的是轻松、自然、愉快的感受。自主性游戏主要分学习化区域和社会化区域两大部分,其价值是否能够得到体现,很大程度上与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环境,使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得以更好的开展。创设愉快自主的心理环境。自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和自由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自主性游戏的前提。记得一次自主游戏时,我正在“理发店”理发,突然“砰”地一声,小…  相似文献   

18.
分离焦虑情绪是新入园幼儿经常出现的心理状态,造成幼儿出现焦虑的原因主要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使幼儿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感。本文就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情绪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对缓解幼儿分离焦虑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新入园小班幼儿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在幼儿园当中,幼儿需要接触到新的环境、新的人群,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开始体验初次与父母分离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变化以及内心的痛苦,且这种焦虑程度一旦过高,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此次研究当中笔者对幼儿入园与家长分离时的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幼儿分离焦虑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同时研究了家长及教师常用的缓解策略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入园适应不仅可以帮助小班幼儿获得更好的在园体验,而且会影响小班幼儿心理与行为的长远发展。本研究从活动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角色适应3个方面调查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现状,结果发现小班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但会受到教师活动组织水平、环境丰富性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能够较快地适应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但会受到教师的情感支持和同伴支持水平的影响;能够较快地适应新角色,但会受到教师、同伴和家长角色期望的影响。为提升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水平,幼儿园应为小班幼儿构建和谐多元的人际关系,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并开展多样化的入园适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