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888年3月22日(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创办现代邮政。1885年底大清海关邮政开始发售小龙邮票,后来为刘铭传加盖了“台湾邮票”。可是刘铭传“有意改良印刷粗劣的邮票,因而经由英国领事馆的中介,向伦敦制订了一种新式邮票(见《邮展选粹》第492页)。  相似文献   

2.
“中华邮政开办廿五年纪念”样票1920年3月20日是中国国家邮政成立25周年纪念日,发行纪念邮票一套4枚。图案中间为大总统徐世昌像,左为国务总理靳云鹏像,右为交通总长叶恭绰像。  相似文献   

3.
民国建立后,除了发行加盖“中华民国”字样邮票暂售外,同时委托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筹印新的邮票。国案共有三种:1/2分至1角为帆船图;1角3分至5 角为农获图;元面值票为“宫门图”。合并通称“帆船图”。1913年5月5日发行。伦敦版全套19枚。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继续委托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邮票。中华邮政第一套正式欠资邮票便是由该  相似文献   

5.
自袁立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便想把他自己的肖像印上邮票,下令停印“大中华民国”地图图邮票。在当时的国会中,分为南北两派,南派议员主张印孙中山先生像,北派议员则主张印袁世凯像。几经争  相似文献   

6.
“大龙样票”是我国首套邮票的正式样票。龙为帝王的象征,与当时世界各国均以帝王肖像为票图案吻合,既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又均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7.
周作为 《收藏》2006,(9):100-100
这是一枚英国乔治五世头像加盖“中华民国”字样的半便士邮票(图1),原票幅25&;#215;20毫米,于1991年集得,因其粘在一枚未加盖的同一邮票(图2)后而,当时未发现。  相似文献   

8.
李明 《集邮博览》2012,(10):18-19
《中国邮票史》第3卷,“(1912—1937)中华民国时期之一”中的第208页上有这样一段文字:1932年9月,东北爱国将领苏炳丈在国难当头之际,率部英勇抗日,出任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司令,活动于海拉尔、满洲里一带。为了反满抗日,苏炳文于9月27日指令海拉尔、满洲里邮局,将伪满邮票加盖“中华邮政”字样方准出售、使用。  相似文献   

9.
1938年11月起,中华邮政当局开始发行香港中华书局印制的孙中山像邮票。中华版孙中山像邮票仔细区分有:“中华空心半钮”、“中华空心全钮”、“中华实心粗齿”、“中华2分及8分改版”、“中华实心细齿”及“中华实心有水印”等。按面值区分,共有2分到20元12种。  相似文献   

10.
伍分银①试色样票也称“色样”。与邮票成品颜色不同的原版印样。最早的试色样票在图案左下角处有三个小圆圈,浅红色,印于薄白纸,无背胶,无齿孔。存世纪录仅有2枚,一为阿格钮(John A.Agnew)旧藏,后归马基,现属贝克曼;另一件为大卫德旧物,后为魏津津,再属黄建斌。  相似文献   

11.
大龙图邮票在数次翻印后,印版已经模糊不清,难以续印,而此时邮政业务量不断增长,需用邮票量也在增加。为此,便另行绘图制版,图案与第一次邮票基本相同,仍以“龙”为主图,只是图幅较前次邮票缩小,为19.5×22.5毫米。故集邮者们称前者为“大龙邮票”,后者为“小龙邮票”。当时并无“大龙”或“小龙”之称谓,直到二十世纪20年代,周今觉编著《华邮图鉴》时,也还是  相似文献   

12.
在苏联尚未解体前,乌克兰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90年7月16日发表“主权宣言”,并于同年8月24日宣告独立,12月1日改国名为乌克兰。乌克兰独立后较长时期使用前苏联邮票,由于库存较多,乌克兰发行了许多在苏联普票上加盖“乌克兰”的加盖邮票。一般加盖票往往是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邮票史》第三卷编撰者对集邮界关于民国初年(1912年)一些地方在清代邮票上自行加盖“中华民国”起因的流行说法,即“这些地方的邮局局长曲解或自行发挥了邮政总办(帛黎)的指示精神”持否定意见,认为“此说在时间考证上疑漏颇大……应另有其他原因。”并在注释中作了进一步说明:“帛黎在通令、通谕中一再强调通行的清代邮票不需变更,而且必须售罄,才可出售加盖之邮票,其谕令中并无可兹误会之处。”  相似文献   

14.
福州1985年11月13日,在瑞士苏黎士拍卖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早年所存由其印制各国(包括中国)邮票的样票时,拍目上编号1687的是福州商埠邮票母模试印黑样票  相似文献   

15.
1908年,溥仪继位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次年(即1909年)改为宣统元年。为此,大清邮政当局发行登极纪念邮票一套。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用雕刻钢版双色套印,中心图案是北京天坛,两旁绘双龙,印于无水印白纸,每全张100枚,每票之下白边上均印有Waterolwand sons字样。齿孔14度。全套三枚,面值2分、3分、7分。有关宣统登极样票的记载,在1985年12月台北出版的《今日邮政》第336期上,有黄光城发表的“罗勃生·罗公司拍卖新发现之各国试模黑样票”一文,其中有一段“清宣统登极纪念票母模试印黑样票”,  相似文献   

16.
1904年,大清邮政当局发行第一次正式印制的欠资邮票,票幅较小,每全张200枚,分为8格,每格直横各5枚;齿孔14度或15度。刷色均为蓝色。全套8枚,面值从半分到30分。1985年11月13日在瑞士苏黎士拍卖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早年印制大清邮票时的样票,其中第1678号拍品是大清欠资母模试印黑样票(图1),由1/2分至3角,印于无纹纸上(24×32mm)共8种。另有2枚未印分及角的数值。估价5000瑞士法郎,若按目前兑换率计算,约合32000元。  相似文献   

17.
在华北人民邮政邮票中,有一套著名的地方加盖——太行区“暂作贰拾元”加盖票。20元是华北地区从1949年5月25日至8月19日的国内平信邮资。当年7月初,太行区邮政管理局对20元面值邮票的供应出现紧张情况,7月9日起曾几次向华北邮政总局请领,但未及时收到总局发来的邮票。为了应急,于是将所存  相似文献   

18.
1894年11月7日(农历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是当时大清皇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辰。那时,邮政尚处海关试办阶段,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Hart)提议发行纪念邮票,获准后即令上海海关造册处职员费拉尔(R.A.de Villard 1860-1904)设计绘制中国首套纪念邮票的图案。全套九枚,各枚图案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1928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伟业,邮政总局奉命印制以孙中山像为主图的普通邮票,代替行用多年的帆船图邮票。英国德纳罗公司印制,有“双圈”与“单圈”两种。  相似文献   

20.
(二)彩色样票万寿彩色样票应为试色票。在未印正式万寿纪念邮票之前,彩色样票的刷色并不与后来正式票完全一致。2002年秋,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曾有4套万寿彩色样票拍卖,在拍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