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吉 《出版参考》2021,(3):10-13,9
新《著作权法》终于在上位法位阶上对我国之前施行已久、但实则缺乏立法依据的作品登记制进行了一次"确权".但由于版权自创作完成时产生、作品登记以自愿为原则,以及核准时又采取形式审查,这三点造成了当前作品登记制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如何在遵从《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我国著作权法律体系所确立的权利保护的基础框架内进行完善与修正,是本文着力要探讨的议题,而相关分析与论证都将围绕新《著作权法》第十二条展开.  相似文献   

2.
黎桑 《大观周刊》2011,(30):33-33,37
违禁作品“不受本法保护”的争议一直存在,也由此在国际中引起了风波。“中国-与知识产权保护与实施有关的措施案”中的挫败,使中国开始反思违禁作品的版权保护,由此对《著作权法》第四条进行了修改,但其修改有利有弊.我国需要趋利避害,不断完善,才能真正使国内法与国际法接轨。  相似文献   

3.
肖燕 《图书馆杂志》2014,(3):4-10,17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自2011年7月启动,2012年12月国家版权局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三稿)。自2005年起,WIPO著作权与相关权常设委员会(SCCR)将著作权限制和例外列入议事日程,致力于商讨并缔结与保障残疾人、图书馆和档案馆、教育科研机构等获取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相关的限制与例外国际条约。本文介绍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梳理评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主导的国际著作权限制与例外立法实践和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著作权法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贺涛 《编辑之友》2021,(1):81-86
视听作品有两种不同的著作权立法模式,即视听作品一分模式和视听作品+录像制品二分模式.作为作者权体系国家,我国著作权法从一开始即采用二分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随着视听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著作权法中电影作品和录像制品的概念与规则已不适应实践需要,急需修改和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应坚持视听作品与录像制品的二分立法模式,并通过重构视听作品独创性标准解决视听作品与录像制品的认定难题.  相似文献   

5.
指出2011年7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启动,修订草案第26条规定了利用孤儿作品的强制许可制度。但是,草案针对孤儿作品利用程序缺乏操作性、数字化使用方式的单一性等诸多局限性限缩了强制许可制度的适用范围。探讨孤儿作品利用的法定许可制度正当性基础,并在立法技术上分析孤儿作品法定许可制度的可行性;在实体内容上构建孤儿作品法定许可制度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框架,以期使得孤儿作品的利用模式——法定许可制度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是作者及其受雇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的热点问题.我国现行的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存在着弊端,需要通过立法加以完善.应当坚持约定优先和最低权利保障的原则,通过整合现行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法律规则,完善制度结构,同时充分发挥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保护权利、平衡利益和激励创新的功能,促进我国传媒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8.
许青青 《出版广角》2016,(18):41-43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及其配套法规对期刊出版者权的规定存在范围狭窄、边界不清、相互抵触等问题,这对期刊出版者的利益保护造成了不利影响.著作权法第3次修改草案送审稿针对期刊出版者权做了立法创新,相关规定为期刊出版者维护权益提供了法律条件,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征求意见中,古籍整理的著作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目前,与古籍整理相关的著作权矛盾和利益纠纷呈现出频发性、激烈性、复杂性的态势,而解决问题却遇到了一定的法律适用障碍.为此,建议对《著作权法》及其配套制度作出符合古籍整理著作权保护特点的变革,保障古籍整理事业在著作权法制轨道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行《著作权法》著作报酬权立法模式采用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具有"显著法定性"特征,送审稿仅采用隐性报酬权的立法模式,具有弱化著作报酬权显性法定性特征趋向。该趋向与我国目前著作权保护司法现实不相适应,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不利于著作权保护的后果。送审稿弱化著作报酬权显性法定性特征,与强化报酬权实现的市场决定倾向性是分不开的,但在立法上混淆了显性法定报酬权与报酬权实现的界限。应对送审稿第52条进行修订、补充。  相似文献   

11.
版权人和图书馆关于利益的博弈都是围绕对传播权利的争夺进行的。文章分析了我国法律法规对图书馆传播权利的立法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一直存在边界模糊不清、需要纠偏与调适的问题,第三次修改草案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条款,主要集中并反映在视听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时事新闻概念的重新界定和著作权保护、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和署名权以及使用权等问题上.此次修改草案对新闻传播条款的修正,是历次修改中幅度力度最大、调整效果最明显的一次纠偏与调适,呈...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于2011年年初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列入当年立法工作计划。在当今的数字传播时代,著作权权利体系已经从以复制权为基础逐渐转变为以传播权为中心,以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14.
15.
张慧春 《中国出版》2012,(19):50-53
版权法的立法目的是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为确保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确保作者享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出版者权利。我国《著作权法》中,图书出版者相关权利的立法一直以来存在争议,《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中,对出版者权利的调整回应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争论。沿着版权法发展的脉络来研究出版者权利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孤儿作品版权使用问题在数字网络技术与新兴文化利用模式交互发展时期更加突出.在对孤儿作品“尽力查找”时应以使用人为查找主体而以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或其指定机构为认定主体,并遵循相应的查找原则和查找路径;使用费可参照法定许可标准并酌情考量市场因素;此外,孤儿作品的利用应延及非数字化形式;救济规则的设计则需兼顾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30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召开"2013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3年"剑网行动"十大案件,其中,"百度公司、快播公司侵犯著作权案"位列十大案件之首。该案是"剑网"行动开展以来,以国家版权局名义直接立案查处的第一案,也是作品传播技术发展与著作权保护制度发生碰撞的经典案例,对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修订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1"以传播盗版为业"—快播公司成为  相似文献   

18.
19.
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地方图书馆立法,以《北京市图书馆条例》为例,探讨了该条例的优点,提出了我国地方性图书馆立法内容的未来趋向以及在立法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