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版权登记引发的版权问题随着公民版权意识的增强,一个新的保护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新闻作品的版权登记。经过版权登记是否就能够有效保护新闻作品的版权? 2003年6月18日,辽宁省版权局版权法规处的工作人员来到鞍山,为雷锋生前战友、摄影家张峻拍摄并珍藏的200余幅雷锋照片办理了版权登记手续。对于张峻同志为雷锋照片进行版权登记的行为,各方人士看法不一。辽宁省版权局考虑到张峻维护版权精神可嘉,授予他"依法维权先进个人"。张峻因此成为辽宁省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人。而2003年7月14日,一篇题目为"雷锋战  相似文献   

2.
所谓新闻照片的编辑处理.是指编辑运用版面语言有目的地策划、选择.修饰、配置新闻照片,从而使新闻照片在版面上形成了主次搭配得当.先后有序、轻重适宜,能充分体现编辑部立场、态度和思想倾向的最优版面布局.一、编辑参与新闻照片拍摄的策划.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有许多种新闻我们是可以题材先知、主题预选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拍摄反映某个新闻事件,编辑完全可以参与摄影记者或摄影通讯员的策划程序,并从版面的角度提出建议供摄影者参考.这些建议包括照片的选题、画面、角度等等.编辑参与新闻照片的拍摄策划可以帮助拍摄者更好地了解版面宣传的需要,更好地为版面宣传服务.在这方面,我们曾作过一些尝试.1995年8月全国卫生城市大检查即将临近,为更好地宣传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笔者策划了一个题为《请对号入座:这些卫生死角你该怎么办?》的整版新闻批评照片,刊发在《鄂州日报》8月8日的二版上,全版共刊发了15件照片,集中报道了鄂州市城区的一些卫生死角.这组照片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市民来信来电称赞这一做法,报道中涉及的单位和部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市文明委拿着报纸召开专门会议督促检查整治情况.8月17日和8月19日,我们又两次以二分之一版的位置刊发了题为《一组反映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3.
早听说扬中有两位雷锋战友,多年来在每年3月5日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前后义务宣讲雷锋先进事迹.今年2月10日至13日,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2周年前夕,笔者有幸约请扬中目前唯一健在的雷锋战友——原雷锋所在团政治处副主任孔繁顺进行了两次访谈.另一位战友,曾任雷锋所在团政治处干事的金国宝已于4年前去世.提起雷锋,孔繁顺老人一脸兴奋,侃侃而谈.在访谈过程中,他向笔者展示了珍藏的一件宝贝——1张4时雷锋穿一身军装手持冲锋枪的正面黑白照片,该照片是1961年雷锋在牺牲前一年赠送给他的.孔繁顺当时在部队是怎样认识雷锋的?与雷锋有哪些交往?雷锋又怎么会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他的呢?面对疑惑,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娓娓道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雷锋故事.  相似文献   

4.
辽宁日报从一月八日起连续而突出地宣传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以后,其他许多报纸也进行了报道,反映学习雷锋的各种活动。人民日报于一月二十五日第二版刊登了国防部批准授予雷锋生前所在班以“雷锋班”的光荣称号的新闻,二月七日又作了比较集中的宣传,除第一版以显著地位发表了辽宁省开展学习雷锋忠于革命事业的新闻外,在第二版刊登了雷锋同志生前事迹的通讯,并  相似文献   

5.
新闻理论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新闻真实。为雷锋补拍的数百张照片,挑战了人们的生活常识,挑战了新闻职业道德。如果这种违背新闻职业规范的做法被认可,我们的传媒上很快就会出现大量同类的假新闻照片。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和职业规范:记者无权改变新闻事件,更不能策划、导演。对于摄影记者来说,就是无权改变新闻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6.
据《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6月19日报道,辽宁省版权局18日在鞍山为著名摄影家、雷锋生前战友张峻拍摄并珍藏的200余幅雷锋照片进行了版权登记,并授予他“依法维权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今年72岁的张峻1946年参加呻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在沈阳军区工程兵任职的张峻首次在《解放军画报》上发表了宣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专题图片。到1962年8月雷锋牺牲,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他拍摄了将近200幅雷锋同志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照片。张峻老人说:“雷锋照片得到版权登记,这对增强  相似文献   

7.
<正>3月5日,雷锋摄影师张峻之子张岩遵照父亲的遗愿,将张峻收藏的与雷锋相关的70多张照片捐赠给市档案馆。此次捐赠的照片底片是张岩整理父亲张峻的遗物时发现的,其中包括伟人为雷锋的题词、雷锋日记、雷锋遗物、雷锋团命名等一系列与雷锋有关的照片,其中较为珍贵的有雷锋擦汽车和雷锋练习投弹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习惯于把新闻称为“宣传工具”、“宣传手段”,至今也常常把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叫作“新闻宣传”。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传播学,开始把新闻视为“大众传播媒介”,又常常冠以新的称谓:“新闻传播”。宣传和传播不是同一概念,新闻宣传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教育灌输作用,新闻传播则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告知交流作用。那么,新闻到底是“宣传工具”还是“传播媒介”?新闻的主要功能究竟是“宣传群众”还是“传播信息”?新闻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还是“大众传播工作”?对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曾有外国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雷锋做好事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是经过“导演”的?也有不少国人心存这样的疑惑: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还没有散尽,人们生活温饱尚属勉强,照相无疑更是奢侈消费,作为一个普通军人,他怎么会在各种场合拍下那么多的照片…… 那么,雷锋生前到底拍了多少张照片?究竟都有那些人为雷锋拍过照片?雷锋哪些照片是补拍的,为什么要补拍?雷锋给别人拍的照片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人肯花5万美元买雷锋生前的一幅照片的版权?本期《档案揭密》刊载的《揭开雷锋生前照片之谜》一文,将为读者逐一打开问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改进新闻摄影宣传,一是提高认识,一是提高质量。先讲提高认识,新闻摄影确实有文字报道所起不到的独特的作用。好的新闻照片、直观、形象,意思一目了然,读者一看就懂,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新闻宣传要重视新闻摄影,应该是一种起码的、基本的意识。把新闻摄影作为报纸宣传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这不仅总编辑应该明确,也是全体办报人员所应有的共识。要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总的来说,要承认我国新闻摄影的水平还不高,使人喜爱、给人启迪、引入思考的新闻照片还不多,一般化的照片多,质量高的照片少。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好的新闻照片呢?我个人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导向正确,照片所反映  相似文献   

11.
送大娘回家、补袜子的照片,是根据雷锋《懈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报告中的情节补拍的;打开手电筒,夜间读《毛选》,是根据雷锋《忆苦思甜》报告补拍的;雷锋目视远方,胸前端着一把钢枪,背后是一棵茁壮的松树,这棵松树,是后来添上去的……张峻共为雷锋拍下223张照片,也是最了解雷锋照片“秘密”的人  相似文献   

12.
史梁 《新闻知识》2004,(8):10-1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宣传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传统。从解放前的董存瑞、黄继光到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陈景润、蒋筑英、张海迪、徐洪刚……这些各行各业典型的事迹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也成为耸立在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13.
史梁 《新闻导刊》2004,(5):27-28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宣传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传统。从解放前的董存瑞、黄继光到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陈景润、蒋筑英、张海迪、徐洪刚……这些各行各业典型的事迹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也成为耸立在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14.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襄樊日报》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新闻扶贫战略、总编辑们根据市委领导的意图精心策划.派出以摄影记者为主的采访组,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切入 对别对三个山区县的谷城南河流域、南漳七彩瀑布和保康五道峡做了大型的图片系列报道,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其中《诗情画意走南河》被有的行家称为“这个系列报道是很耐人寻味的.表面上看是风光照片、实质上是促进南河经济发展着眼的,具有很深的新闻内涵.”从实施新闻扶贫报道至今已两年了,新闻扶贫的实际效果如何?贫困地区如何看待新闻扶贫?当地群众对新闻扶贫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襄樊日报又派记者进行回访,并从1997年8月19日起推出《新闻扶贫回访日记》专栏,实打实地反映新闻扶贫的效果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其目的在于:通过实施  相似文献   

16.
任阿一张报纸,读者接触它的第一感知是它的整体形象,即它的版面。好的版面,往往是以一张优秀的照片,一行奇特的标题之类首先吸引读者;同时,因为这些照片新闻、标题等等排列得恰到好处,促使读者顺着编辑的组版意图,兴味益浓地读下去。可见,一个版面有无好的个体——即新闻、图片等等,以及这些个体按怎样的方式统一、组合在一起,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媒体需要营销,新闻是否需要营销?在软性新闻盛行的时代,硬新闻特别是以宏扬主旋律、承担宣传任务为主的重大主题报道如何赢得受众?江苏卫视的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用自己五年来的创新实践部分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日,"永远的雷锋——纪念雷锋逝世50周年专题收藏展览"在湖北省档案馆举办,由雷锋专题收藏家黄德宝提供的2154件雷锋专题收藏品在展览上亮相。展览内容分3个部分,包括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雷锋的题词、讲话摘录;雷锋学习、工作、生活照片及生平挂图;各种与雷锋相关的纪念品,全国各地出版的相关报刊、书籍等。此外,展览还展出了追悼雷锋的专题照片,包括雷锋的遗照、战友守灵、抚顺约10  相似文献   

19.
季增 《档案天地》2007,(2):43-44
我是一位70岁的老摄影工作者了.1956年12月参军入伍,曾在沈阳军区3317部队任摄影员。刚参军时主要负责工程摄影,为日后检查工程质量留存照片档案资料。1960年雷锋入伍后.我除了搞工程摄影外.还为部队搞宣传报道拍摄部队训练、生活的照片。从此便接触到了雷锋同志.也成为雷锋入伍后第一位为他拍照的人。大家熟悉的雷锋练投手榴弹、练双杠、擦汽车、手握钢枪站在毛主席塑像前等照片.都是我为雷锋拍摄的。  相似文献   

20.
张春 《新闻世界》2014,(6):276-278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呈现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体育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呈现出较大的变化。本文以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体育类新闻摄影奖项自2005年设立起至2013年共9届的获奖作品为样本,从照片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段两个方面着手分析这些获奖照片的新闻和艺术价值。提出中国体育新闻摄影应从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的回归并且体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示体育运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