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美 《小学生》2012,(11):79-79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呢?一、因题设疑,以疑启思,激发兴趣学过教育心理学的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之  相似文献   

2.
梁建华 《小学生》2011,(1):48-49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日”,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  相似文献   

3.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纲举目张”,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4.
郑先猛 《辅导员》2014,(14):125-125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窗户”、文章的眼睛,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合理、灵动巧妙地处理好文题的教学,对阅读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文题或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暗示写作方法,或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拧住核心,摄制灵魂。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文题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和“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掌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张安舒 《考试周刊》2013,(38):30-31
<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思想的灵魂,也是吸引读者、展现文章的"心灵之窗"。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常用精辟的语句,对课文的内容和主旨作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它犹如网之纲,刀之刃,能够提挈全文,凝聚文意,贯通文脉。题目对读者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学生读懂全文的纲要。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解读文题的教学环节,探索解题的科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达到事半功倍之奇效。  相似文献   

7.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根基,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第一要著,因为它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实施教学的总导引。基于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应以"文"为解读核心,从"文题""重点文句""文味""文眼""文脉"入手,提供一种解读借鉴,引发学生的文本解读思维。  相似文献   

8.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户,起到了概述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中心、统领全文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看了题目可以预知作品所含的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文章题目进行深度挖掘、巧妙利用,抓住文题特点,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情真意切的美文,教学中,应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读",从而感受到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以品读文题作为"读"的切入口,不仅要让学生读出文本的情感基调,更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拟文题时的独具匠心,以及文题在整篇课文中独特的文学表现力;引领学生关注文脉,通过反复的诵读,向着作者的写作旨趣逼近,向着文本的更远处漫溯;落脚在对文眼的理解上,让学生走向思想的澄明、精神的皈依和生命的敞亮。  相似文献   

10.
文题,即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窗户,它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课文大门的钥匙,引发学生的思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是引导学生迈向课文殿堂的第一级阶梯。在文题的世界里,想像如花绽放着灿烂,如灯点缀着思维,如鸟张开了翅膀,尽情地翱翔,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情趣。可以说,文题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课堂的一个兴奋点。  相似文献   

11.
文题,即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窗户,它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课文大门的钥匙,引发学生的思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是引导学生迈向课文殿堂的第一级阶梯。在文题的世界里,想像如花绽放着灿烂,如灯点缀着思维,如鸟张开了翅膀,尽情地翱翔,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情趣。可以说,文题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课堂的一个兴奋点。  相似文献   

12.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提升审读文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进而提高阅读能力。教师从调查文题审读的教学现状入手,立足教学实践探讨提升文题审读能力的策略,能由此引发对文题审读能力的辩证思考,进而理解文题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初一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抓住文章中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眼",只要让学生捕捉了"文眼",就能深入探索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4.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应紧扣"文眼",以它为纲把握全篇.  相似文献   

15.
标题是打开一篇文章的钥匙,是与作者心灵沟通的窗口。研读文本,标题的作用不容小觑。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据题猜文,指引学习方向;据题设问,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据题抓词,使文章化繁为简,从而有效地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理念"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令文章充满精气神,让人一看就有阅读的欲望,因此,指导学生拟出漂亮的文题,是每位语文教师必做的功课。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带领学生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探寻幽径,发现别样天地,学会巧取文题。  相似文献   

17.
抓文本中的"文眼"进行教学,既能给教师自己减负,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实践中如能适度运用字理解析这些"文眼",使这些"文眼"直接地呈现出文章的主旨,并就此顺势建构起教学的思路与骨架,纵横连贯起全文的教学内容,带动对全文的整体阅读、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就能实现长文短教,短文精教,高效课堂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文的题目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统领全文的作用。抓住了课文的题目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但在实际教学中,文题常常只作为板书的摆设或一读而过。深究文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为课文教学埋下伏笔,做好铺垫,还能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一、文题三读,读出见解朱熹谓读书有“二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读,口到;看,眼到;读出问题和感受才是心到。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学习作文最首要的是从理解文题开始。利用文章题目来引导学生,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形成对文题的感觉,对文题所包含的情感、观点、事件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互文"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的外延和内涵是什么、有何特性等,都需要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互文"被《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置之度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互文",学生也搞不清楚什么是"互文"。因此,本文探讨了互文的概念,揭示了互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探讨了"互文"的作用,并对"互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