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进 《出版科学》2015,23(3):104-107
晚清民国时期,丁福保出版发行了一大批营养卫生学著述,为近代中国营养卫生科学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丁福保对近代营养卫生科学的推介,既显示出相当的科学性,又具有鲜明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任冬 《今传媒》2014,(12):155-156
西方宪政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过程经历了早期宣传和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宣传著作、报刊、留学生、新式学校教育、西方译著和几次大的政治运动几个媒介来实现的。整个"宪政"传播和实践过程也历经几个阶段和数次高潮时期,最终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1848年《共产党宣言》面世,基于其在国际范围影响较广和中国社会内部亟需指明新发展道路的社会环境影响,该著作开始在中国传播。传播过程中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目的三个角度,呈现出从外向内扩散、从零散到系统和不同阶级传播差别较大等特点,传播效果显著,引起中国政治精英阶层关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闫东艳  齐婧 《编辑学报》2011,23(3):204-205
从科技传播理论角度、结合历史背景与中国科技期刊特点,对我国近代科技期刊传播模式进行分析,论证科技期刊对我国科技传播的促进作用,对于当下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邵桂 《当代传播》2011,(2):111-112,115
<民报>在近代中国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同时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历史证明,只有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媒体才能引领社会思潮.<民报>以其广泛的影响,为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笑 《编辑之友》2016,(8):99-103
只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就有跨文化传播.而清朝末年开始的跨文化传播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留下过浓墨重彩 中国近代广告借助自身独有的表现手法成为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例证.我们既可以看到洋货广告的“本土化执行”——洋货广告中融入大量中国民俗、历史文化精髓,并采用中国本土形象代言广告;又可以看到国货广告的“全球化思考”——国货广告中所反映出的西方文化元素的浸出以及西方文化对国货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思潮传播中,刚诞生不久的近代报刊成为传播的重要阵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办报高潮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传播的高潮叠加涌现;中国近代报刊造就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公共领域,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公共空间;中国近代报刊促进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型,客观上为近代社会思潮的传播扩充了新型传播主体;中国近代报刊的副刊对通俗文艺作品的传播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第二空间"。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公共卫生发展,源自清末,民国时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这时期,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基本确立。但由于近代中国时代背景下的种种制约因素的局限,使得近代中国公共卫生终究难以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813年7月的一天,伦敦布道会的年轻传教士米怜带着新婚的妻子漂洋过海来到澳门,协助早在1807年9月就已奉命到中国的马礼逊开展对华传教事业。此时的马礼逊虽然熟识中文典籍、精通中国官话和粤语,但布道工作却颇费周折,局面难以突破,米怜夫妇的到来,使得一心要建立对华传教基地的马礼逊看到了希望。他们辗转于南洋群岛,四处寻访适宜传教之地,最终选择落脚在马六甲,编印书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图书馆与文化之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地近代图书馆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指出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导致了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而近代图书馆又反过来通过文化传播、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迁移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1.
李娜 《青年记者》2009,(22):90-91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报刊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做了舆论上的准备,其中尤以《民报》最具代表性。《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大力宣传三民主义,报道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改良派的保皇言论进行辩论,其宣传突破了改良思想,进一步催发革命排满风潮,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国内得以传播、普及,并成为影响重大的一代社会思潮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近代中国早期国际传播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国人开始具备“万国并峙”的国际意识.走出中国中心观念,主动地开眼看世界,参与并介入到这种国际传播活动中去。近代国人的“开眼看世界”,既是其作为传者的一方主动参与国际传播活动的一种具体行为,也是其作为受者的一方开放地接收世界新知的一种思想意识。本文试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考察和分析近代中国出现的“开眼看世界”这一具体行为,并回答近代中国的国际传播活动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开展起来,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随着对外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晚清报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传播功能也得到国人的认同.晚清报刊通过对近代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对近代法律教育的推动,在近代法律观念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清汉译科学图书与近代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明清时期翻译图书的背景及其特点,客观评析了翻译图书对近代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末以降,在中西文化交汇、社会革故鼎新的转型背景下,知识精英纷纷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开启民智、化民成俗。当主流综合性报刊逐渐成为士绅阶层和知识分子的日常读物时,大量针对普通民众的通俗报刊也应运而生。为更加有效地实现大众传播,这些通俗报刊秉持浅近易解、贴近日常的编辑风格,实行经济简约、切合大众的传播策略,颇受底层民众的欢迎。通俗报刊的广泛流通,开辟了一条宽广的传播路线,极大地促进了大众的启蒙开智与社会的文明开化。  相似文献   

16.
王正廷是近代中国体育界重要的领军人物。他提出了中国近代体育发展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体制形成及竞赛体制的完善等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心血,对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何晶 《新闻知识》2007,38(10):35-37
在我国,由于卫生系统在社会形象塑造上的缺失,卫生新闻报道被过多地赋予了形象宣传的职能。2006年3月发布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明确说明:"卫生工作需要以新闻宣传为桥梁和纽带,全面宣传卫生工作取得的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兴起,西方书刊翻译与出版规模不断地扩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图书收藏事业的发展,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海开埠后不久,以英商丽如银行1847年登陆上海为标志,外国银行陆续进入上海。1891年由外商建立的上海股份公所,开中国证券交易所之先河。而1897年在上海创设的中国通商银行,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对于近代金融业的创立,上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充其量只是一个地域性的金融中心。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的整个时期,全国金融中心和政治中心相结合,事实上是在京津地区。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从这时至1937年“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爆发,这十…  相似文献   

20.
李懋君 《兰台世界》2012,(24):13-14
徐光启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集数学家、天文学家、农学家、政治家、水利家于一身。《几何原本》、《崇祯历法》、《农政全书》成为徐光启在数学领域、天文历法领域、农学领域的皇皇巨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