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鸟的形体特征 鸟又称翎毛.学习画鸟,首先必须了解鸟类共同特征,然后深入了解各种鸟的个体特征.总体而言,鸟的形体不离蛋形,均由躯干(大蛋)、头部(小蛋)组合而成各种姿态.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第七册中有一课书,题为《寒号鸟》。但是,寒号鸟是鸟吗? 寒号鸟虽以鸟名之,其实并不是鸟。它是哺乳动物,属于翼手类,学名大蝙蝠,为蝙蝠中之最大者。关于它的生活习性和形态,课文中也略有介绍,即:把岩缝当作自己的窝,本来就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毛。这些特性都说明与鸟类有区别。这类大蝙蝠种类很多,但它们共同的特征特性是:体长尺余,毛色多黑褐,口  相似文献   

3.
听中年级《哺乳动物》一课,在学生最后认识其它哺乳动物时,教师问:“蝙蝠是不是哺乳动物?”先后三四个学生都回答:“蝙蝠是鸟。”这时老师没有继续追问这个问题,而是换了一个角度问:“你们想知道蝙蝠的一些知识吗?”学生在了解了蝙蝠的特征和许多有关知识后,再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一致认为蝙蝠不是鸟而是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4.
《考试》2011,(10):47-47
鸟类是体表有羽毛覆盖,善于飞行,卵生的恒温脊椎动物。鸟类最突出的特征是体表长有羽毛,有两个翅膀和两足。羽毛是鸟类独有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一只动物是否长有羽毛来确定它是不是鸟。有羽毛的动物一定是鸟。哺乳动物中的蝙蝠,虽然善于飞行,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自然第五册第六课是《鸟》,学生所提出、反映出的两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一、学生提出关于“用卵繁殖后代”不是鸟的共同特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了解小作精心照料小鸟及放小鸟的经过,明白“我”放小鸟的原因,懂得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产生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相似文献   

7.
比较法是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中一些相似或相反的规律,从而达到识别、理解、运用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电工基础"课中巧用比较法,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能分析各种鸟类特点的资料,并用科学的语言概括鸟类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3.能分析各种不同形状的鸟喙的功能。 4.能将常见鸟的名称及其喙与生活中的某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之处说出来和同学交流。  相似文献   

9.
一、把握教材内容的特点中年级(六年制)教材共有56课,其中有26课的内容为认识自然界常见的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比较适合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根据具体内容的认知过程及抽象概括方式,可将这些课粗略地分为四种类型。A型:日常概念的科学化。(6课)此类课的特点是,学生对要认识的同类事物已能用相应的概念来称呼。如:螺丝钉、圆珠笔、果实、茎、花、鱼、鸟等。但这只是日常概念,学生对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还并不了解,如:果实是可以吃的,鸟是会飞的等等。教学时要在日常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该类事物中的某些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抽象出相应的本质属性,把日常概念上升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0.
动物与儿童有着天然的联系,孩子们对动物充满了喜爱和好奇。鄂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有关生命世界的教学内容选取的是适应学生学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家养小动物,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常见家禽和家畜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从而归纳出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电影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只鸟在空中比翼齐飞。为什么鸟类喜欢群集在一起呢?鸟类群集在一起好不好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鸟类的群集可以形成“信息中心”。在辽阔的鸟类栖息地区,只有群集的鸟类才能够更有效地发现密密麻麻的大量昆虫、成熟果子、混杂种子和死动物躯体等食物。在群集觅食的鸟类中,如果有几只,或一只觅到了食物后,其它鸟就会很快地得到信息,从而群集起来,而且数量越聚越多;独居的鸟类,觅食却如大海捞针一样困难。群集的鸟类在觅食、飞行和休息的时候,只要其中有一只鸟,或者几只鸟发觉了敌害,…  相似文献   

12.
自然第一册15课《鸟》的教学重点是:(一)通过对几种鸟的观察,概括出抽象的鸟的特征;(二)比较鸟的喙型及脚型的差别,了解这些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它们不同的生活习性所致。由于中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中,因而这课的难点,则是从几种“具体”的鸟,概括出“抽象”的鸟,即如何帮助学生形成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自然课是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课。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了解自然中的奥秘,增长自然知识,体验学习自然科学的乐趣。下面谈谈我在小学中年级教学中运用现实生活、生产的事例讲自然课的体会。一、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例如:教学《哺乳动物》一课中,利用幻灯或挂图比较猫、牛、狗、狮子的外形等,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它们在繁殖、喂养后代方面的共同特征──乳奶喂养。又如,教学《鸟》一课,观察鹰、喜鹊、家燕、麻雀、大雁。啄木马等外形上的共同特征。通过比较的方法,学生就能发现它们身体都分为头、颈、…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认识鸟的共同特征,认识鸟的喙和脚与它的生活习性的关系。通过对插图、挂图和投影片的观察、归纳,形成鸟类的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思维能力。过去插图、拼图和投影片的使用往往停留在提供观察材料和印证知识方面,教学活动基本属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放映灯片学生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注入式教学,缺乏乐学因素。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果实的共同特征》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五册第2课内容。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果实的外形特征,本册第一课研究了“找共同特征”的问题,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排顺序如下: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思路———观察、比较一些常见果实的内部构造———归纳概括果实的共同特征———认识果实可分为干果和肉果两类。让学生认识果实的共同特征并不难,关键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究果实共同特征的过…  相似文献   

16.
观鸟活动一般指人们利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在尽可能避免惊扰鸟类的情况下,对野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纪录。观鸟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察鸟类的形态、呜叫等特征并据此辨别鸟的种类,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迁徙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一定区域内鸟类种群及群落的动态变化等等。观鸟活动起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情况分析 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环保教育应从小抓起。平时我班幼儿经常一起议论:我家养的鸟会叫,我家养的鸽子会飞还会找家。他们对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开展了“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幼儿观察鸟的形态和习性。通过观察、喂养、放飞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鸟类与环境、鸟类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懂得保护鸟类,就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初步萌发了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观鸟活动一般指人们利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在尽可能避免惊扰鸟类的情况下,对野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纪录。观鸟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察鸟类的形态、鸣叫等特征并据此辨别鸟的种类,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迁徙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一定区域内鸟类种群及群落的动态变化等等。观鸟活动起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它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行为高雅,有益于身心健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尚娱乐休闲活动。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观鸟之风也渐入佳境。观鸟活动的审美情趣建立在现代…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课时一、欣赏百鸟,生发爱鸟情1.导语切入。教师先用课件出示或张挂一些鸟的精美图片,然后,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切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鸟呢?在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世界真可谓异彩纷呈、妙趣无穷。无论是陆地、海洋、高山,还是河谷、城镇、密林,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据英国鸟类学家希尔的估计,大约有8700种,1000亿只,真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2.交流图片。学生拿出图片先进行小组交流,教师要求学生边交流图片边进行口语交际。可以跟同学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鸟,为什么喜欢它;可以介绍有关鸟类的知识;可以讲讲自己…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生代鸟类化石的研究始于80年代,起因于辽宁西部朝阳地区大量早白玉纪鸟类化石的发现。1994年朝阳地区北票又发现了晚诛罗纪的鸟类化石,它不仅丰富了我国中生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将鸟类在我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从而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1辽西地区所发现鸟类化石的种类近些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地质部博物馆和省市有关部门曾进行挖掘和收集工作,目前发现的种类有:1.1三塔中国鸟发现于朝阳县胜利乡早白玉纪九佛堂组地层中,化石保存完整。主要特征是吻部粗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