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骁 《上海教育》2004,(7S):17-17
为了在“校校通”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应用,进一步深化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上海市教委正在酝酿出台”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记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该“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包。建立和完善上海基础教育信息网,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校校通”工程的后续工作——2004年底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校校通”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应用,进一步深化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上海市教委正在酝酿出台“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该“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包括:建立和完善上海基础教育信息网,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校校通”工程的后续工作——2004年底实现所有中小学的宽带专线接入目标,90%以上的高中、80%以上的初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上海基础教育实现了“校校通”,这标志着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工作已基本结束。而信息化要真正融入基础教育,仅有硬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硬件充分地应用起来,而这正是目前比较薄弱的地方。为此,上海市教委在2004年6月召开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出台了  相似文献   

4.
与前两年相比,2004年上海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似乎沉寂不少,然而平静中的澎湃却更加波澜壮阔。上海市教委在2004年6月推出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旨在切实推进“校校通”工程应用。该计划准备从2004年起用4年的时间,进一步完成“校校通”工程的后续工作,并且在“校校通”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实现“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社区通”等几项工程。作为涉及内容最多  相似文献   

5.
如何迎接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上海基础教育共同关心的热点。如何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内涵,如何构建信息化的基本形态,尤其在“校校通”初现端倪、“人机比”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上海中小学信息化校园如何构建,教  相似文献   

6.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事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目标,掀起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高潮。“校校通”工程实施几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不仅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技术》2009,(3):5-6,12
一、着眼全局。把握大势,紧紧抓住基础教育信息化新的发展机遇(略) 二、统筹兼顾,应用为先,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已经构建了一个遍及全省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8.
一、2001年,“校校通”成为教育信息化最热门关键词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后,2001年初,全国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便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校校通”工程精神,安徽、广东、河南、山东等地还特别把2001年定为“校校通年”。2001年6月,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再一次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的政府支持力度,使“校校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本文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发展概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全文可概括为“四方进展,八个问题,十条建议”。一、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近期成果1.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各地普遍加大了“校校通”工程实施力度,促进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1)“校校通”工程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里程碑。在本次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校校通”工程将不再是简单的校校有网,它已被纳入上海教育信息化整体进程的重要环节,进而为上海城市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这是记者从“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校校通’实事工程启动大会”上获悉的,标志着上海教育信息化建设迈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上海     
上海信息化教育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工程是在基本实现“校校通”的基础上,将“校校通”工程向学校网络建设和虚用深化,并向幼儿园拓展;建立上海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增加带宽,提高上网速度,加快网络安全建设;建立上海市中小学数据交换服务中心和教育教学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举行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开通仪式,标志着上海已提前3年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目标。被上海市政府立为2002年实事项目的“校校通”工程,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市政府为全市中小学增配2万台电脑,区县政府按统一的生机比标准做好电脑的增配工作。二是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在做好“校校通”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市教委还加快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工作。上海率先实现“校校通”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通过全面启动“校校通”计划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和项目,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08年以后,以“班班通”工程建设、教育云服务平台构建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将基础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3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校校通’实事工程启动大会”上,到会的领导亲自为刚成立的“上海教育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揭牌。这一举动预示着在“校校通”的建设中,软件配套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其关键点在于全面有效地推动和深化“校校通”工程的应用。虹口区教育局在2002年底开通“校校通”工程之后,及时提出了“应用、评估、保障”这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六字方针,从教学、教研、培训、管理等多个角度加强教育城域网的应用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也为执行“行动计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确保教育部的要求顺利实施,我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列为今后五年山西教育五项创新工程之一,省教育厅下发的《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意见》和《山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7.
资讯业界     
《中国教育网络》2006,(1):93-93
扬州:投资2.5亿元全面实现“校校通”;温州:07年实现校校通;河北远教扶贫工程启动;上海一卡通取代学生证;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在京成立;国家图书馆免费开放8000万页电子文献;我国约16%高校通过卫星服务大学生就业;空中课堂少知音 “校校通”遭遇梗阻;青少年“网婚”风行引发新问题;贵州现代远程教育覆盖全省农村中小学;深港校长论坛: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中国国家网格渐渐清晰 目标直指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校校通”建设同中有异 “校校通”的核心就是利用多种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共享,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虽然各个地区的“校校通”建设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状况,但总体而言,都要满足三个层面的需求。第一,建设可拓展、可升级的“校校通”网络平台。第二,建设稳定、可靠的“校校通”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9.
自2000年中围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速以来,“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全国性的、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力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短短的几年里,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过集中式的工程投资之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一个需要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最先是一种技术.现在已经演变为一种生活要素.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而一些市区县教委纷纷花巨资打造自己的教育网络平台.推动各校实现“校校通”,甚至一些学校已提前实现了“班班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