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民工的难事就是我们党政工要办的实事。”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常常这样说。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泉州市党政工急农民工之所急、想农民工之所想,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农民工享受到“市民待遇”。在泉州务工的160多万农民工感谢泉州党政工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纷纷表示要为“品牌泉州”创国际、国内品牌,为建设海峡西岸经贸港口城市立新功。  相似文献   

2.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5):F0002-F0002
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是福建省唯一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育与学科建设基地。2012年获国家发改委“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教师培育和闽台交流合作中心”5000万元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3.
泉州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州高等教育作为地方性高等教育,理所当然的应该首先适应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针对泉州高等教育结构与泉州社会经济结构适应性进行调查分析,引出了“适应性”的另一面即“超越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福州曾经名为“泉州”,唐代发生一次改名事件。景云二年(711),原闽县所置之“泉州”改为“闽州”,“武荣州”改名为“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  相似文献   

5.
泉州古民居建筑俗称“皇宫起”、“汉宫体”,其建筑形制、风格、名称源自古代中原,一千多年来。泉州古民居建筑名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语言学,化学角度探究泉州古民居建筑化的源流变化与化意蕴。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6.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濒台湾海峡,靠近港、澳,介于厦门、汕头两经济特区之间,东北与泉州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是闽南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主要组成部分。全市辖八县一市两区,总人口440万人,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耕地249万亩和山地1238万亩,海岸线长680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是解释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泉州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制度转型背景下泉州地方政府、人文传统、海外联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泉州社会资本在“泉州模式”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泉州侨乡的族缘社会资本、侨缘社会资本和业缘社会资本主要通过信任机制、信息机制和认同机制塑造了“泉州模式”“以侨资、侨力为依托”、“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泉州民营经济发展中品牌建设与发展成效明显,有效地促进和提升了泉州民营经济整体竞争力,成为“泉州模式”特色内核之一。究其原因有三:“爱拼敢赢”、“善拼能赢”和“能拼会赢”的企业家精神及其有效的营销创新,是泉州民企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行业协会职能的有效发挥,对泉州民企品牌建设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政府通过有效地规划、引导和鼓励扶持政策,为泉州民企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泉州师范学院物理实验中心前身是建立于1978年的泉州师专物理实验室,于1999年通过福建省高校“合格实验室”评估,经过多年建设整合,2006年被评为“泉州师范学院实验示范中心”:2007年被福建省教育厅授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10.
泉州处于福建省东南部,与厦门、漳州组成闽南金三角,下辖鲤城、晋江、石狮、南安等县区市,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迅猛发展,民营企业日益壮大,涌现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形成纺织服装、针织印染、鞋业包袋、树脂工艺、陶瓷建材、石材石雕、消防水暖、电子玩具、五金雨具、机械化工、食品加工、旅游娱乐等支柱产业,全市民营企业近十万家,泉州经济名列福建省九个地市的前列,“泉州模式”、“晋江模式”备受国内外瞩目。由于企业发展迅猛,各行业成批劳务及熟练技工十分紧缺。针对这种情况,泉州市…  相似文献   

11.
论"入世"对泉州民营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泉州民营企业的特点及优势的分析.结合对泉州民营企业现状的调查,论述了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人世”新形势对泉州民营企业的利弊,提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WTO是民营企业的一道“坎”,泉州民营企业要跳过这道坎,应通过创建品牌和信誉、加快制度变革、注重适度规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家素质以及重视培养人才等途径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使泉州民营企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章对“泉州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并从宏观方面与操作方面提出推进泉州与闽南历史化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与“晋江经验”共同成长发展的泉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模式进行分析,剖析“晋江经验”蕴含的职教意涵,研究当前职业教育产教城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梳理“晋江经验”对打造职业教育泉州模式的经验启示,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城融合的四条原则,进一步理顺机制、营造环境、创新载体、推进改革等具体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学刊》2007,(1):F0004-F0004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是一所百年老校,迄今已有117年的历史.学校前身先后为泉州培英女校,泉州女子师范学校福建省泉州幼儿师范学校。2005年5月.由泉州幼儿师范学校转型升格为“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沐浴在新世纪和煦的阳光下,古城泉州焕发出无比昂扬的生机与活力。泉州旧时别称“鲤城”,据说整个城市的形状像一条在潮头跳跃翻腾的鲤鱼。今天,随着经济的腾飞,泉州城不断拓展,从高处眺望,只见现代化的建筑群鳞次栉比,已经分不出鲤鱼的头和尾。这里自古民风淳朴,宋代朱熹曾称赞泉州“满街都是圣人”。从今天泉州人那彬彬有礼的举止和婉转动听的闽南话中,似乎还透着古典的韵味。初次来到泉州,记者欣喜地看到,珍视传统的泉州人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境界。闽南人生生不息的爱国、爱乡之情,正如潮水一般…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两会”召开前,笔者采访在福建泉州的部份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请他们谈谈对泉州工会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每逢吉庆佳节到来,泉州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采莲舞”便成为这些民俗活动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究竟这样独特的民间舞是从什么年代留传至今,又与中原化存在什么样的渊源呢?本试图从汉代乐府以来历代乐律、宫廷舞蹈、旗牌道具等献资料去探寻泉州民间舞“采莲”与中原古乐舞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自1996年化隆县与鞍山市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以来,化隆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教育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1996年辽宁省直机关干部捐款22万元,为化隆县黑城乡拉曲滩村新建“辽宁春蕾希望小学”1所; 1999年鞍山市经济协作办捐款18万元,为化隆县谢家滩乡朱家湾村新建“鞍山希望小学”1所;与此同时,鞍山市妇联捐款6万元,为化隆县阿什努乡纳哈龙村新建“希望小学”1所。3所学校总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解决了近400名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鞍山市社会各界在重点支持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支持软件…  相似文献   

19.
荷兰的就业与职业培训荷兰人口1544万,面积41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410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荷兰有1/4土地低于海平面,故有“低地之国”之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6357亿荷盾,人均41万荷盾(合25万美元)。荷兰属发...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20日,“泉州北管音乐”顺利人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八年,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进入非遗的泉州北管音乐正因老一辈的逝去而失传,随着多元音乐的冲击而缺失听众群,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基于泉港北管音乐的生存现状对泉州北管音乐进行调查,并为在“非遗”视野下的北管音乐在面对机遇与挑战时提供可参照的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