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最早,肇始于春秋时期齐国杞梁妻哭夫崩城传说,经过一千二百年演变,女主人公由齐国无名氏杞梁妻,变为秦朝孟姜女,由哭倒齐城变为哭倒秦长城。再经过一千多年的民间文学的丰富和发展,终于嬗变为今天的抨击封建暴政,反映了历代人民道德观、婚姻观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是苏童先生在2006年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为母本,进行的一个"重述神话"的尝试。小说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呈现出一种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仔细分析小说的叙事,就会发现很多后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包括对传统故事情节的解构,对人物形象的颠覆和重塑,对时空的剥离和对人性不断追寻都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3.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演绎着,并被赋予着新的情感.苏童的新长篇小说<碧奴>是根据中国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作家改变过去自己笔下女性形象的颓废色彩,塑造了一个善良、忠贞的女主人公碧奴形象.古典传说故事也可以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一种新的创作资源.  相似文献   

4.
5.
昨天晚上,爸爸趁妈妈出差,约上他的“狐朋狗友”,在我家里打起子麻将,筑起了“万里长城”。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当前的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翻译数量严重不足,现有的译本还存在译名不统一、译文口吻与原文口吻不一致、翻译随意性大、译文表达欠妥等问题。本文基于《孟姜女哭长城》英译文的分析与比较,提出翻译中国民间文学作品应有跨文化意识,应在充分了解民间文学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暂不论故事本身的真实性.现在小学课本已不见踪影.但它仍然以民间传说和众多文艺作品等形式在社会流传,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不利于我国通认识教育或者博雅教育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培养,不利于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利于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为秦帝国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秩序的维护:万喜良修长城的行为是作为百姓履行服劳役的义务;孟姜女哭倒长城的行为是对秩序的破坏.文化创新,不仅包括创造新的作品,而且应该包含对以往作品的整理与清理.文化创新也要符合法的价值序列.秩序是法的基础性价值,秩序是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效益、人权等目标的基础.二者良性互动的前提是人权所维护的秩序应该是由良法所确立的秩序.  相似文献   

8.
孟姜女     
  相似文献   

9.
高思嘉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撰文指出,孟姜女故事渊源流长,传说纷异。先秦记载杞梁战死,其妻以妇人无外事为由,辞郊吊。稍后儒家以杞梁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称颂,均意在讲礼俗。到了汉代,逐渐加工,创造出杞妻哭夫,城为之崩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0.
孟姜女故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姜女故事渊源流长,传说纷异。先秦记载杞梁战死,其妻以妇人无外事为由,辞郊吊。稍后儒家以杞梁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称颂,均意在讲礼俗。到了汉代,逐渐加工,创造出杞妻哭夫,城为之崩的动人故事,重在表彰贞烈。自唐代以来,故事更趋于完整,通过各种文学形式的改造,人物、情节都有了改变,孟姜女的名字代替了杞梁妻,人物形象更鲜明动人,情节更丰富,重点突出了暴政造成的社会悲剧。此时,也出现了不同时地的传说。明清以后,各种考证纷繁复杂。各地建立的姜女祠庙也反映了传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一日,全国通俗唱法的祖师爷叔可奈先生眉头紧皱,独自立于阳台上仰天长叹:“如今通俗歌坛女歌星无一良才,不是破锣似的嗓音,就是嗲得豆腐也咬不动的三陪小姐腔,实在难找到上档次的通俗女歌星了!”  相似文献   

12.
哭和不哭     
语yǔ文wén课kè上shàng到dào一yí半bàn,林lín娟juān娟juɑn哭kū了le起qǐ来lái。她tā抽chōu抽chou搭dā搭dā地de哭kū,十shí分fēn伤shāng心xīn。老lǎo师shī走zǒu到dào她tā身shēn边biān,轻qīng轻qīng地de问wèn:“你nǐ怎zěn么me了le?”林lín娟juā  相似文献   

13.
孟姜女(下)     
那么多的白骨,哪一个才是自己的丈夫呢?孟姜女忽然记起了小时候听母亲讲过的故事: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鲜血。于是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终于认出了丈夫的尸骨。看到原本活生生的丈夫变成了骨头,  相似文献   

14.
[案例背景]二00五年度宁波市镇海区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试题中,有这么一道题语言积累和运用题:“诸葛”是复姓,其实我们国家还有不少复姓,如:“上官”、“司马”、“公孙”、“欧阳”等等,请你再列举几个复姓来:、、、。(2分)一石激起千层浪,流水阅卷的老师不时报出“最新动态”。答案真是色彩纷呈、千奇百怪。有令人欣慰的“司徒、东方、西门、慕容、皇甫、令狐、东郭、尉迟……”,也有令人啼笑皆非的“哈里波特”、“本田”、“平茨”、“柯南”、“一休”……还有几个干脆写了小学同学“洪梅俊潇”中的“洪梅”、还有“孟姜女”等等,…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 ,不懂 ,老是爱哭 ;稍大一点 ,父母不许哭 ;再大一些 ,懂了 ,只为了那份感动而哭 ;长大成人 ,哭 ,则成了旧梦……哭$凯里市凯文中学八(1)班@唐建梅  相似文献   

16.
    
想谈这个话题,恐怕有人会嗤之一笑,哭,挺大个男子汉,哭什么?的确,哭似乎只属于女孩子。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这个字眼儿代表了懦弱、无能。果真如此?我不信。也许我们是被世俗给浸染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没人能做到这点。我们也会因为或大、或小、或悲、或喜的事而哭,所以我说男人哭吧不是罪。也许有人认为我这是学“华仔”,不是,我的认识完全建立在自我感知之上。  相似文献   

17.
    
在遇到极不如意的事时,有些人会火冒三丈地怨天尤人,有些人会选择大哭一场。然而生气并不是一个好的发泄方法,因为在说气话的同时,可能已经无意中伤到许多人,生气也使人容易冲动,而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眼泪是个很奇妙的东西,虽然如露珠般的小巧,却能够包含着一个人沉重的悲痛,并且带着它一起从人心中蒸发,随风而去。哭是一样美妙的艺术,凭借它,人舒缓了自己的情绪,更能得到亲朋好友由衷的关心与帮助,使灰暗的心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而重新振作起来。可见,人应该不要怕去哭,尤其是男性。从小就被“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观念束缚着,就算硬憋在…  相似文献   

18.
    
小学时,你哭了,全班同学和老师都围过来,问你怎么了。中学时,你哭了,几个要好的朋友过来抱抱你,告诉你:还有他们,没关系。大学时,你哭了,人家会说,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工作后,你哭了,大家都觉得你演技很棒。  相似文献   

19.
    
此文写“泪”,无理而妙一从不是“泪”的事物中找到相似点来阐述以“泪”为载体的主旨。最妙的是“海水是咸的”,那个“咸”字——妙!  相似文献   

20.
    
如果再有这样的分别,我还是会把“男儿有泪不轻弹”抛到脑后,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