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勇 《职教论坛》2014,(7):35-38
学位既可标识应用型人才类型,也可体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但在我国专科职业教育缺失学位制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授予学术学位,既不形成完整体系,也难以体现人才类型。依据国外经验,我国可以在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增设准学士学位,在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学士专业学位,与硕士专业学位相接,完善从专科职业教育到本科职业教育再到研究生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震峰、袁广林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应该有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个层次。作者认为,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看,应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地方和行业的本科院校应定位在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2011版ISCED中高等教育标准分类变化的理解,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断层、不衔接、分类不明确等问题,并提出将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和以技术人才成长不断需要的技术知识为衔接内容等建议,从而构成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4.
略论应用本科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看,以培养科学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构成现代高等教育结构的基础框架。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包括普通专科、普通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一体系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日渐完善,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上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衔接方式。同样,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分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文就应用本科的定位与培养目标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层次界定不清,仍局限在专科层次。事实上,在大力发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在通过多种路径发展。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都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应用性、职业性特征,共同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层次界定不清,仍局限在专科层次。事实上,在大力发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在通过多种路径发展。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都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应用性、职业性特征,共同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相对完整的体系。专科层次主要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本科层次主要分为应用型本科和师资型本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型本科注重加强学生"双师型"能力建设。硕士层次包括专业硕士学位、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应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博士层次含专业博士学位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生教育,应针对该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着力提升学位申请者对本领域的实际贡献,激发创新性成果的涌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机电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将高职专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应用型本科的相应专业进行有机衔接,既可以培养更高层次的机电行业应用型人才,又可以完善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本文对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型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定,借鉴境外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经验,提出了国家应构建从专科到本科直至研究生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从副学士、学士到硕士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逐渐将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为高职本科,不仅可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与高职教育层次拓展,而且能满足社会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超越"升本"、"升大"情结,坚守专科与本科教育生态位,协同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