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水平运动员年度周期时间结构的项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个案法及调查法对体能主导类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和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等5大类8个项群高水平运动员年度周期中的参赛次数、竞赛日程分布、周期划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各项群高水平运动员(队)年度周期的时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
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称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称为"项群训练理论"。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继而以各项目体能和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概括了同一项群体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本文仅就体能主导类项群训练的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珲统计等方法,对所确定的对抗项群各个代表项目竞技能力四级因子的权重进行效度分析,所建立的对抗项群竞技能力因素主体结构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点.其中,三级层次要素的亚类属性和内容范围构成了对抗项群竞技能力的主体框架,四级层次要素的子类属性和内容细节则决定了专项运动竞技能力的特征框架.认为:对抗项群三组亚类项目竞技能力二级要素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但是,运动素质列为对抗项群三组亚类项目竞技能力的首要或次要因子,表明运动素质的各个相关因子是至关重要的竞技能力要素;除了身体形态之外,运动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和运动智力及其四级下的各个竞技能力要素均具有鲜明的专项特征.因此,任何专项运动特征的研究应该充分反映这些竞技能力的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4.
曹景伟  李军 《体育科学》2000,20(2):43-46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归纳法,以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决赛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项群特征,以揭示田径运动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的量值模式及特点。结果表明;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不仅差异显著,而且其量值排序具有一致性。说明上述3指标可作为基础形态指标应用于不同田径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的科学选材。建议尽快建立中国田径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常模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医疗档案等方法对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体能主导类项目的232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体能主导类项目的力量、速度和耐力3个项群分类,分别给出了各个身体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排序,并对不同项群之间身体部位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3个项群内部各自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部位、损伤次数和发生率的排序均具有相似的规律,各个身体部位损伤的分布在同一项群内部的不同项目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项群间运动项目的损伤部位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得出以下结论:运动损伤具有"项群现象",运动损伤可进行项群划分,便于运动训练管理及优化后勤保障从而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阿英嘎 《体育学刊》2007,14(1):130-133
通过比较连续3届进入全运会决赛运动员的项群分布,发现我国不同项群的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有所不同,技能类项群的运动员运动寿命长于体能类项群运动员。在技能类项群中,运动寿命较长的是球类运动员,而格斗类项目的运动员运动寿命较短。而在体能类项群中,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耐力性和快速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7.
难美项群对运动员特别是女子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要求较高。然而,现实中身体形态十全十美的运动员较少,教练员必须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谈、录像分析、测量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夏季奥运会难美项群4个项目(体操、蹦床、跳水和艺术体操)女子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身高具有较好的甄别功能,可以将身高作为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分类指标,将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分为高挑型、理想型及精巧型3大类,并针对3类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设计竞技能力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项目本质特征”的视角,对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原有分类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运动训练实践的需求,利用“项目本质特征”作为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把握项目群体内部的训练规律.结合对竞技能力结构作用等级的重新认定,新建智能主导类项群、体技能主导类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项群和综合主导类项群.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竞技势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智 《体育学刊》2003,10(3):134-137
以项群和各项目为基本单位,以时间转换为背景,对广东全运和奥运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在4—9后全运舍竞技中,体能主导类的各项群以及表现难美类亚项群为广东历后全运舍的传统优势运动项群,其中体能主导类项群的竞技势力是构成整体竞技的基架,也是广东竞技势力提高的重要保障;长距离游泳和射击项目竞技势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而长距离跑、乒乓球和柔道只能排在可持续发展的第二位;另外,广东奥运竞技表现优势项目的单一,只有举重和跳水为奥运优势项目。从而提示广东队按各项群和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合理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女田径选手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及年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按项群理论将田径各项目归类后,亚类项目的各项指标都表现出明显的项群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青华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72-673,690
奥运会是一个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事,国内外知名的体育用品品牌,都想借助2008北京奥运会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着重分析"李宁"公司在奥运会举办的机遇下开展的营销策略,并将之与"耐克"和"阿迪达斯"进行比较分析,来指出李宁营销策略的成功之处,旨在进一步完善体育营销理论。  相似文献   

12.
大型体育赛事的负面旅游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陶卫宁 《体育学刊》2006,13(6):13-17
在对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大型赛事相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举办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认为:大型赛事对出入境旅游客流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大型赛事后举办地容易出现旅游的低谷效应和“马太效应”;大型赛事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对旅游客源市场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赞助大型体育赛事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针对多家中国企业赞助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事件,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企业签约赞助和开赛日2个阶段股票价格的异常收益波动,并用百度指数研究了网络关注度对异常收益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赞助俄罗斯世界杯,在签约事件窗口内企业获得正向的市场绩效,而在开赛日事件窗口内企业获得负向的市场绩效。百度指数与股票异常收益的关系,说明网络关注度对事件影响产生催化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赞助大型赛事需要注重短期和长期的效果,注意防止过度炒作,并要积极采用营销组合的手段扩大赞助带来的影响和收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日本体育振兴彩票的会员制营销策略,结果证明日本体育振兴彩票推行的会员制营销策略是成功的,会员制营销适用于体育彩票的营销。为了提高中国体育彩票市场竞争力和促进中国体育彩票的健康发展,建议中国体育彩票采用会员制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上海竞技体育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鸿辉 《体育学刊》2007,14(3):120-122
对上海在历届全运上竞技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5~10届全运会比赛上,速度力量性项群、准确类、难美类和格斗对抗性项群能稳定地发挥其竞技实力,而速度、隔网对抗、同场对抗与耐力类项群竞技实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名次的变迁;举重、划船、射击、乒乓球、花样游泳等项目有望成为上海全运会新一轮的制胜项目。  相似文献   

16.
赛事认同关乎标志性体育赛事的长期稳定发展。基于认同理论,运用Bootstrap、线性回归方法展开赛事认同对标志性体育赛事发展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赛事认同对标志性体育赛事中赛事质量、赛事环境、赛事营销和赛事管理服务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赛事品牌形象在赛事认同与赛事环境和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举办地意向在赛事认同与赛事质量、赛事环境和赛事营销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参与意愿在赛事认同与赛事质量、赛事环境、赛事营销和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感知价值在赛事认同与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综合实力分别对赛事认同与赛事质量、赛事环境、赛事营销、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证明了赛事认同与标志性体育赛事发展的关系路径,为促进我国标志性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河南省体育市场的基本情况,讨论了河南省体育市场发展的趋势,认为河南省体育市场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直辖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直辖市居民在体育活动项目,体育赛事观赏情况,体育用品、器材购买情况,参与体育运动时间、次数及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体育消费者参与体育运动和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增加我国体育消费,更大程度的培育体育市场,繁荣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呈杰 《体育科技》2012,33(1):11-16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专家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体育系统职能部门、现场观看体育比赛消费者以及体育界专家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分析河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现状,找出目前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南省各地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河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基本思路与对策(适合开展的体育赛事、有效的营销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以促进河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快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网络团购"这一体育健身服务业中新型的营销渠道进行探讨。研究主要采取网上调研的方式进行,同时结合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分析总结出了上海健身服务团购的三点现状:规模不断扩大,参团企业以非连锁型企业为主;项目分布相对集中,地理差距明显;低折低价讨喜,服务稍显落后。最终通过对调查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组合资源,鼓励非连锁企业开发特色产品;辐射郊区,开拓企业和高校市场;注重服务,多平台互动创新预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