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炎峰 《天中学刊》2007,22(3):116-118
孔子的精神和谐思想有三个层面:一是“礼自外作”,用外在的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二是引“仁”入礼,给人们行礼的过程注入感情因素,从而把礼内化为富有感情和自觉性的“仁”;三是人道主义,把包含“仁”的礼推向社会付诸实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整个过程中心理原则和精神因素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
孔子把“从心所欲,不踰矩”作为人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即内在的“仁”。“不踰矩”即外在的“礼”。文章论述了“仁”与“礼”之间内转与外推的关系,其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是可互相建构,互相转换的。“仁”的实现要“礼”的约束,外在的“礼”在一定的时间后会内化为“仁”,这是一个循环圈,由“仁”外推为“礼”,由“礼”内化为“仁”,循环往复,完成其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认真研究孔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明确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产生着重大的社会价值。一、以“诚、信、仁、和”调节人际关系孔子思想中的“仁”是人臻于完美的终级目标。“礼”是人臻于完美的措施和体制。以“仁”和“礼”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形成了孔子思想的完整体系。“中庸”是孔子思想的主髓。不偏不倚,不过而无不及的中和准则,是中  相似文献   

4.
3宗法人伦制度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基本特点。它的形成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宗法人快制度具有二元对立统一性。“礼”是宗法人伦制的形式规定。“仁”是贯穿于宗法人伦之中的精神实质或思想原理。它们共同维护着宗法人伦制度。孔子对“礼”、“仁”的反思是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历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德政思想包括作为本体的“仁”、作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礼”和作为最高境界的“和”。这一思想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民本理论,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仁”和“礼”的思想是互为补充的。“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规范。但是,从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主流思想不断强化“礼”的等级观念。统治者实际的政治操作是外儒内法、崇儒尚法。“仁”的道德标准,包括《论语》的说教,是要求老百姓去做,统治者并不照此约束自己。我们在古代很难找到几个符合儒家“仁德”标准的皇帝。萧公权说:“孔子陈义虽高,而弟子之能力行者极少。”(《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章)孔子那么善于教学,都没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完人,现在我们就别为难中学教师了。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教”思想是孔子提出、倡导的一种以道德手段进行教育管理的思想。它主张只有德才兼备的君子才能从事管理工作,因而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为政以德”的观点。其核心实际上是“礼”和“仁”的思想。“礼”就是外在于人的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仁”就是内化于人心的道德信仰。前者维护社会稳定,后者维护宗法等级。其实现的途径就是“化民成俗”。单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讲,孔子所谓的“化民成俗”就是一种管理策略,即把被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教育转化为符合礼乐之道,形成一种社会的民风土习。他把管理行为道德化…  相似文献   

8.
有礼者敬人     
缪青 《江苏教育》2008,(11):7-9
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的仪表标志着一个人的素养.对具体礼节仪式的熟悉则可以使人在一切社交场合中都能应付自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当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复杂,深刻的社会变革用改良变法的形式曰益全面开展。波澜壮阔的现实政治生活,必然要在孔于思想中反映出来。孔子基本适应当时社会主流,提出和宣传一整套封建社会理想的政治观点,对于完善封建制度,对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均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孔于思想中有许多“合理的内核”,是我们伟大祖国一份“珍贵的遗产”。先从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仁”、“礼”谈起。据统计,《论语》里面有五十八章讲到“仁”,“仁”字凡一百零五见;有四十三章讲到“礼”,“礼”字凡九十五见。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仁、礼占了不同寻常的地位。要确切的给仁、礼作出解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孔子往往因时因地的不同,提出对仁、礼的要求,从道德规范、自我修养直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准  相似文献   

10.
孔子礼治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针对当时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管理秩序混乱、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状况,提出了一种人伦观与管理观有机结合的管理理念,这就是他所宣扬的“礼”。孔子的“礼”虽有周礼的形式,但已被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他从伦理德道层面阐释了自己对社会管理问题的看法,把建立起秩序井然、关系和谐的社会作为关注的对象,将“仁”、“和”与“礼”相互贯通,从而形成了一种强调礼治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学说的基本范畴,以之探讨人的价值。”①孔子对人存在价值的理解是透过这样的根本问题来进行的,即人与鲁是有所区分的;人应体悟、实践其不同于兽禽的本质;应保持其本质不蜕变到手禽兽无异。环绕这些问题,孔子展现了他的“仁学”。关于人存在的终极价值问题,孔子提出了“仁”的价值观念,认为“仁”是人信守的终极价值,人与兽的区别也在于此。人若盲昧于仁的价值体悟和实践,那么不仅人无立足于社会和世界,而且人类文化创造的外在成就,即“礼”、“乐”也失去其根本,失去其有效性。这也就是“人而不仁,如礼…  相似文献   

12.
礼源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后经周公等人改造而形成周礼。周礼含有对亲情的容许和肯定,这就是仁的精神的最初形式。孔子改造周礼,丰富强化了“仁”的内容,在仁和礼的关系上认为仁不能脱离礼,仁是礼的固有品质,礼是衡量评价仁的标准,仁学精神是“礼”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一)孔子论“仁”.孔子是第一个以仁为核心来建立人生哲学体系的人.《论语·颜渊》中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段话,曾引起郭沫若的高度重视,认为孔子之礼,“绝不是形式的既成道德”,“是在吾人本性内存的道德律”.(《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孔子倡言之“礼”,不在礼仪形式和尊卑贵贱上,而视它为人的内在道德本性;“克己复礼”就是用这种道德本性去节制人的官能欲望.首先具有个人的道德修养,然后使其行为在社会中发生作用.在“礼”与“仁”的关系中,礼是达至仁的道德台阶;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进于仁是天下归仁的必由之路.“礼”之社会化,是“天下”的道德环境;“仁”之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仁”和“礼”是中华民族传统和平文化的核心内容,“仁”是传统和平文化的思想基础,“礼”是实现和平的桥梁。这种以“仁”、“礼”为核心内容的和平文化在芷江受降中得到充分体现。推动了对日受降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荀子继承发展了“仁”和“礼”的思想,以“义”作为“仁”的外延,纳“法”入礼,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认为自然质朴之性无所谓善恶,提出不仅要“隆礼义”,还要“本仁义”。“仁”与“礼”最终落实到个人道德修养及王道仁政等具体的实践当中,以“仁”为本,以“礼”为用,荀子在“仁本礼用”的体系下构建道德、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礼文化主要是对五帝时代的社会礼文化的继承,儒家的礼乐文明使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步入了伦理社会。儒家礼文化的特点是“仁”、基础是“中庸之道”、主要内涵是“礼”和“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是儒家礼文化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礼文化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7.
儒家美学是指孔子开创的 ,以儒家“仁学”学说为哲学基础的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统一的美学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 ,生于公元前 5 5 1年 ,死于前 479年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鲁国陬邑人 ,鲁是周公儿子的封地 ,故非常重视“礼”。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仁学”为其学说的核心 ,其目的在于恢复“礼”。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那里“仁”一方面作为“礼”的基础 ,表现为社会的伦理规范 ;另一方面要求个体要克制自己 ,化为一种个人的心理欲求 ,使社会与个体达到统一。孔子推而广之 ,对人的看法认为 ,“…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历史上,音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始于孔子。他最早注意到音乐具有艺术感情特征,他认为音乐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对人的思想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倡导的音乐精神核心是“仁”。“仁”具有伦理的意义,它首先体现在与“礼”“乐”的关系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其中以“仁”的实现作为“礼”、“乐”实现的前提。“乐”作为感染人情、陶冶人性,以及培养“仁”的精神的最好行为方式(“成于乐”)在孔子的美育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音乐审美教育功能认为:乐是实施“德”…  相似文献   

19.
“仁”是孔子整个理论体系的总纲。孔子认为“仁”是“君子”与“士”修身的极则;“仁”以德政安百姓;“仁”与孔子提出的社会秩序的“礼”是统一的。“仁”有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具有尊重人、爱人的合理内核,这决定了它对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文明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孔子仁学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孔子随心所欲凭空臆造的。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前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存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反映和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有把握这一基本思想,才能正确地看待孔子,探讨其仁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离开他以前的某些进步思想谈“仁”,便是无源之水;离开当时和以前的社会存在谈“仁”,便是无本之木;离开他所面对的社会现实谈“仁”也就不能理解它的意义和它的时代价值。作为“仁”的本意是“爱人”,离开其本来的面目就不是“爱人”,而是“吃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