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绿汀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与我国同时期的其他音乐家相比,其音乐创作最大的特点是数量众多,体裁、题材多样。擅长把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与中西方的作曲技法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田园牧歌式的音乐风格;其音乐创作的另一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特别是反映抗日战争的作品,利用多种音乐体裁树立了准确、鲜明的音乐形象,对那一段特殊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记述。他在钢琴音乐、电影音乐、艺术歌曲、器乐音乐等创作领域率先发声,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对同期和后来的作曲家影响深远,为我国新时期的音乐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作曲家李遇秋先生创作了大量的手风琴作品,他的创作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充满强烈时代气息,如他的代表作,手风琴独奏曲<沉思与酣歌>.  相似文献   

3.
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理论教授帕特里克·麦克科瑞勒斯(Patrick Mc Creless)于2013年10月14—16日应邀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博士学者论坛,并作了三场讲座。该专题讲座《19世纪美学对音乐创作的影响》通过探讨19世纪音乐美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如音乐创作中的主体性以及作曲技法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德国中心论以及美学与体裁之间的关联等问题,进而考量19世纪音乐美学对19世纪音乐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肖邦创作钢琴叙事曲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波兰民间诗歌“杜马”、声乐叙事曲以及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肖邦的叙事曲具有戏剧性和交响性的特征.是一种具有史诗性和戏剧性的大型乐曲。波兰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与叙事曲的内容情感表现有着直接的联系。肖邦的叙事曲表现了波兰人民的悲愤情绪和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热情,倾述了肖邦怀念祖国、眷恋亲人的感情,体现了悲壮的英雄气概和热情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创作技法上,旋律富有民族特色,节奏灵活多变,速度自由不拘,广泛采用混合曲式结构,和声织体大胆新颖且具有严谨的逻辑性与艺术想象力。肖邦的叙事曲无论在内容精神的表现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技法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钢琴音乐在中国艺术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钢琴创作方面只有融入中国民族元素,才能发挥出中国自己的特色,拥有自己的风格。本文通过分析钢琴创作与教学中民族性音乐元素的应用,分析了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创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赵元任是颇有造诣的作曲家、哲学家,以及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为我国近现代新音乐的成长发展奠定了优良的根基,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做出了贡献.同时,他还被中国语言学界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他创作出的许多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著作,为我国现代语言学的成立和成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对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创作技法、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赵元任艺术歌曲的伴奏特色等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的推动和促进对赵元任所作艺术歌曲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肖邦是音乐史上最具独创性的作曲家,他一生专事钢琴音乐的创作,其作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与众不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肖邦的音乐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和器乐性的互相融合.他的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曲式结构灵活自由.同时他的音乐诗意连绵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可以说他在钢琴音乐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特点,为19世纪的钢琴音乐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杨锦 《美育学刊》2024,(1):49-56
1989年盛宗亮应钢琴家彼得·瑟金委约创作了《我的歌》。作品将中国民间曲调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有机结合,表达了作曲家对故乡的眷恋,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对作曲家本人创作观念的影响。分析盛宗亮对中国民间旋律的有效引用,有助于从演奏者的角度阐释如何更好地演绎这首民间曲调与现代技法相结合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10~20年代为初创时期,其创作技法简单,结构短小,基本表现为歌曲加伴奏的形式;20世纪30~40年代为发展成熟时期,创作技法逐步提高,旋律清晰优雅,织体结构简洁,民族特点突出;20世纪50年代为繁荣时期,专业创作群体形成,作品数量质量大大提高,民族风格鲜明;20世纪60~70年代,以民歌和民族器乐为原形的钢琴改编曲大量出现,改编曲风格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钢琴音乐创作出现多元化的特点,探索新技法、体现新风格成为这一时期创作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脑音乐技术的发展,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音乐创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Sibehus软件对多声部音乐写作中以其友好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作曲辅助功能,被很多作曲家及学习作曲的教师、学生所青睐.本文将以对Sibelius软件进行多声部音乐写作的方式方法及其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小提琴乐曲创作在整个近现代音乐文化中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在小提琴乐曲创作的民族化追求中,中国的作曲家将民族元素融入到作品的旋律、调式、曲式以及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中,力图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气质,表现中国人思想情感的小提琴器乐作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钢琴音乐是在进入20世纪才慢慢发展起来的,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钢琴艺术只不过八九十年,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成熟程度、创作技法、风格气质特点划分,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时期、成熟时期、繁荣时期、徘徊时期和发展时期五个阶段,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从音乐表现意境和创作手法上都有着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表现思路,发展前景和研究前景一直被看好。  相似文献   

13.
王洛宾,一个家喻户晓的作曲家,用乐谱写作传奇故事,用歌曲绘就人生旅程,王洛宾的歌曲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升华为各民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浅显高雅,意切情真,久唱不衰。在62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上千首民歌,其中新疆民歌多达700首,被誉为"西部歌王"。王洛宾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事业。本文将会通过四个部分对王洛宾的艺术人生、音乐足迹、其部分新疆民歌的创作背景、创作历程以及其音乐贡献进行简要的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凝聚了门德尔松多年的心血,该作品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门德尔松的生平简介以及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赏析,全面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系统探讨了门德尔松协奏曲的演奏技巧,表明了他在音乐中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为深层次的理解门德尔松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列夫·托尔斯泰在其生命后期的精神危机和思想激变的情况下,对中国的儒道墨学说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与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融合在一起.在思想激变的时期,儒道墨学说成为其终极精神追求的"活命之水".  相似文献   

16.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并且这些作品都深受人们喜爱。他强调音乐在塑造形象和反映角色内心活动上的巨大作用,在刻画人物极富个性化的性格特征时,合理巧妙运用重唱形式,寓深刻性于通俗性当中,使其作品散发出瑰丽的艺术色彩。  相似文献   

17.
谭盾作为当今华人在国际乐坛上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所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大胆的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使作品独特、新颖。对此,本文就谭盾钢琴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的十七年音乐电影不啻为中国电影经典之作.它以符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题材和融民族地域风光、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民族题材为抒写对象,创作上表现出了东西艺术的交融,音乐与音响的交融,音乐与风光的交融,民歌与歌剧的交融,音乐与舞蹈的交融等特点,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勃拉姆斯一直以其“反流派”的鲜明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对勃拉姆斯创作特殊性的个案分析,能够表现出这种反流派的特殊性实际是对于德意志古典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延续,以及“特殊性”创作风格的背后含义,同时引发读者深思这种“特殊性”创作对中国作曲学习者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诗词歌曲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创作体裁,实现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承袭与创新,是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重要体现。从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歌词特色我们可以感受中国传统音乐内在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独特的音乐韵味与古诗词歌曲的演唱风格不无关联,中国传统意境烘托下古诗词歌曲的演唱令人回味悠长。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古诗词歌曲歌词特色对演唱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