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浸渍 -还原法 ,制备了一系列Cu -Ni/γ -Al2 O3 催化剂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含量的Cu对Ni基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TPR和TP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以 4 %Cu - 10 %Ni/γ -Al2 O3 的催化剂活性最好 .在反应温度为 75 0℃ ,CH4 /O2 =2(体积比 )时 ,CH4 的转化率达到 10 0 %,H2 和CO选择性分别为 10 0 %和 97%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负载于γ-Al_2O_3载体上的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用于提高生物质气化燃气的低位热值.在性能测试之前,采用氮气等温吸附/脱附、XRD和SEM等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一系列催化性能测试表明,在提高生物质燃气低位热值方面,负载量为15%和20%的镍基催化剂较负载量为5%和10%的镍基催化剂具有更优越的催化甲烷化性能.此外,反应温度、H_2/CO比和含水量等可控影响因素在生物质燃气甲烷化过程中影响很大.15Ni/γ-Al_2O_3和20Ni/γ-Al_2O_3催化剂在350℃时具有更高的CO转化率和CH_4选择性并且在此温度下生物质燃气的低位热值增长率可达34.3%.综合考虑CO转化率和CH_4选择性,由于较高的H_2/CO比和较低的含水量有利于提高甲烷化的反应程度,因此,增大H_2/CO比和降低含水量有利于提高生物质燃气的低位热值.  相似文献   

3.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取的一系列Cu-Ni/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采用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NH4)2CO3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法制取的5%Cu-10%Ni/γ-Al2O3的催化剂反应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为800℃,CH4/O2=2(体积比)时,CH4的转化率达到98.6%,H2和CO选择性分别为99.98%和90.1%.  相似文献   

4.
利用XRD,TPR和活性评价等手段,研究了NiO/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和焙烧温度为400℃制备的NiO/γAl2O3(ω=0.11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750℃和空速为2500h-1下,对CH4和CO2重整反应会显示良好的催化活性.本文还对催化剂抗积炭性能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制备方法对镍催化剂重整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XRD,TPR和活性评价等手段,研究了NiO/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和焙烧温度为400℃制备的NiO/γ-Al2O3(w=0.11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750℃和空速为2500h-1下,对CH4和CO2重整反应会显示良好的催化活性.本文还对催化剂抗积炭性能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XRD,TPR和活性评价等手段,研究了NiO/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和焙烧温度为400℃制备的NiO/γ-Al2O3(ω=0.11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750℃和空速为2500h^-1下,对CH4和CO2重整反应会显示良好的催化活性。本文还对催化剂抗积炭性能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例1(2005年宜昌)在太空舱里为保持舱内O2、CO2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的铁显+3价,Ni的化合价为( )  相似文献   

8.
应用XRD、TPR和催化活性评价手段 ,考察了助剂对CH4 与CO2 重整制合成气的负载型Ni催化剂的最大分散量和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为 750℃和空速为2 50 0h- 1下 ,NiO载量为 14%NiO/γ -Al2 O3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性能 ,NiO在γ -Al2 O3表面上最大分散量为 0 .2 38gNiO/gγ -Al2 O3(相当于 0 .112gNiO/10 0m2 γ -Al2 O3) ,其最大分散量随MgO、La2 O3助剂的添加不同程度地增大 ;助剂能影响负载型Ni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MgO、La2 O3的添加对改善Ni催化剂的重整活性和抗积炭能力有明显效果 .La2 O3助剂的突出作用表现在维持Ni为低价还原态和促进CO2 转化等方面 .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负载型Co基系列催化剂的焙烧温度、钴含量以及还原温度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过程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7%Co/BaTi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700℃,压力为0.1 MPa,nCO2∶nCH4为1∶1,气相空速GHSV为12 000 h-1的条件下表现出相对良好的催化活性,可得到87.68%的CH4转化率、75.37%的CO选择性和68.31%的H2收率。  相似文献   

10.
CH4的重整反应对天然气工业和生态环保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科学实验研究发现CH4有多种途径可以转化为合成气(CO和H2),其机理和可行性不尽相同.针对不同途径,从催化剂积碳、反应条件、产率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水蒸气重整、自热重整和二氧化碳重整的优缺点,对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不同Ni担栽量的Ni/α-Al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和助剂Ce对Ni基催化剂性能的调变作用.采用沉淀法以NH3·H2O、Al(NO3)3·9H2O和Ni(NO3)3·6H2O为原料合成Ni/α-Al2O3凝胶,经过高温煅烧制备纳米级催化剂Ni/α-Al2O3粉末.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并对其进行XRD和TPR分析.结果表明:8%Ni(质量分数)的Ni/α-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佳,同时添加稀土Ce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常温常压下,CO和活泼Ni粉作用即可得到Ni(CO)_4,它是黄绿色固体,熔点为173℃。关于Ni(CO)_4络合物的结构,国内外资料说法不一,给教者和学者都带来极大的困惑。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以便同化学专业同行商榷。 一、Ni(CO)_4络合物中的σ配键  相似文献   

13.
常温常压下,CO和活泼Ni粉作用即可得到Ni(CO)4,它是黄绿色固体,溶点为173℃。关于Ni(CO)4络合物的构型。国内外资料说法不一。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以便同化学同行商讨。一、Ni原子的杂化在Ni(CO)4络合物中,配位数为4。这样的络合物可能有两种稳定的构型。一种构型是平面正方形,中心离子或原子易采取dsp2杂化;另一种构型为正四面体,中心离了了或原子易采取sp3杂化。对于中心离子或原子的氧化数为do或d10易采取sp3杂化。Ni(CO)4中的Ni原子,如果采取dsp2杂化,则d轨道的两个单电子归并,4S轨道的一对电子激发到4P三条轨道中的一…  相似文献   

14.
O2电晕放电条件下能产生O/O-活性粒子,CO2电晕放电条件下同样能产生O/O-活性粒子,用CO2代替O2实现CH4的氧化偶联,研究在流动体系中,CH4/CO2的比值,原料气流速对CH4,的转化率,C2烃类选择性及得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催化剂Rh_2(CO)_4Cl_2/NaY及Rh_2(CO)_4Cl_2/BX。研究结果发现上述催化剂是高分散的,对CO加氢反应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剂对CO的吸附是很弱的。  相似文献   

16.
由化学与化工学院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尚书勇老师的等离子体重整CH4和CO2的研究论文“Researchon Ni/γ-Al2O3 Catalyst for CO2 Reforming of CH4 Prepared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 Plasma Jet”在国际著名刊物Catalysis Today上发表(详见该刊2009,Volume148,Issues3-4,Pages268-274).  相似文献   

17.
O2电晕放电条件下能产生O/O^-活性粒子,CO2电晕放电条件下同样能产生O/O^-活性粒子,用CO2代替O2实现CH4的氧化偶联,研究在流动体系中,CH4/CO2的比值,原料气流速对CH4,的转化率,C2烃类选择性及得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纳米Ni/MgO催化剂一直以来都被应用于CO_2重整CH_4反应中,而纳米Ni/MgO催化剂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因素较多,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针对纳米Ni/MgO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不同载体MgO处理方法对重整反应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采用考虑色散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下的PBE-D3方法对CuNi双金属催化剂上糠醛选择性转化生成呋喃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计算得到了可能反应路径的活化能和反应热.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糠醛生成呋喃的最佳路径为:F-CHO→F-CO+H→F+CO+H→FA+CO。  相似文献   

20.
寻找高活性、碱性稳定且具有极低过电位的非贵金属基析氧反应(OER)催化剂有巨大的价值,但由于OER缓慢的动力学,使其商业化面临相当大的挑战.本文中,我们通过一种自适应的表面重构方法设计了一种强耦合核壳纳米结构的预催化剂.该预催化剂由内部生长的Ni3N/Ni异质结构核和超薄Ni3N壳(Ni3N/Ni@Ni3N)组成,通过逐步的热氮化路径合成.Ni3N/Ni@Ni3N样品在电流密度10 mA·cm-2下展现出超低的过电位(229 mV),其在过电位270 mV下,电流密度为单独的Ni3N、Ni以及商业RuO2催化剂的17,37和20倍,同时具有较低的塔菲尔斜率(55 mV·dec-1).在OER过程中,Ni3N/Ni@Ni3N样品的表面发生了重构,生成了高活性的NiOOH.原位拉曼光谱和非原位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NiOOH到Ni3N的界面电子转移产生了带正电的Ni阳离子,大大降低了 OER中间产物吸附/脱附的能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