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参作为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一直应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小儿肺炎,寄生虫病等的治疗。近年来,苦参在传统药理研究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在苦参药理研究中苦参生物碱表现了多种明显的活性,主要有抗肝损伤、抗癌作用研究、免疫药理研究、抗柯萨奇B病毒作用研究、对心肌功能影响研究、中枢抑制作用研究及平喘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汤剂煎煮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汤剂是一种传统剂型。汤剂以其特有的优点流传至今仍被广泛的应用。然而汤剂煎煮的影响因素很多,了解这些因素,有利于科学煎药,发扬传统中药文化,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3.
30种药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30种药学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30篇最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时间主要集中在论文发表后2~7年,涉及中药研究与应用的论文最多,15篇,占50.00%,有12篇综述文章,占40.00%。30种药学期刊的前30篇(共900篇)高被引论文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6~9年,其次是10~14年;涉及中药研究与应用的高被引论文最多,511篇,占总高被引论文数的56.78%,分别是中药药理、中药、中药质量检验、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和中药临床应用6个方面的论文。中药药理高被引论文有255篇,占28.33%,排名第1;中药有88篇,占9.78%,排名第2;药剂有78篇,占8.67%,排名第3;药理有70篇,占7.78%,排名第4;中药质量检验和药物并列第5,各63篇,占7.00%。综述文章的高被引率较高,有210篇,占23.33%。  相似文献   

4.
<正>专家简介:崔晓兰,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和三级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评审专家、中药保健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阅专家、国家科技成果奖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及多个省级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面容.优雅的举止.敏锐的思维——这是她留给人的第一印象。谈起科研工作.面前的崔晓兰研究员目光里洋溢着快乐。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和三级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她一直以继承、发扬及创新中药研究为己任,深入探索.勤于实践.在中药殿堂里实践着自己的药学梦想。  相似文献   

6.
中药蒲黄为常用中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黄具有镇痛、抗菌、抗过敏、解痉、改善微循环、抗疲劳、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本文对中药蒲黄的化学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对抗衰老中药的药理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张艳军,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药毒理及配伍禁忌研究、中药神经药理研究、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工作。基于无靶向的代谢组学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9.
很久以来,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为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为了能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分析产生中药不良反应因素及不良反应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柴胡是常用中药之一,有南柴胡、北柴胡之分。本文总结了柴胡的成分、药理药性及临床应用情况等,并具体阐述引占床验案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中药是我国独有的一门医学,经过了无数前人的改进和时间的沉淀,现在中药自身已经非常的完善,在治疗疾病方面,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药加工的概念和特点,对比了中药和西药加工的工艺和毒副作用等,最后对中药加工中毒害因素的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膜分离技术中,中药制药工业的应用以超滤技术为主。超滤技术可将溶液中的物质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中药及其复方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苷类等分子量均较小(多在1000以内),而无效成分(通常指蛋白、鞣质、树脂、淀粉等)的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通过选择适宜分子量截留值的超滤膜,可达勒选择性地去除无效成分、保留有效成分的目的,从而减少中药的服用量,增大制选择的灵活性,也可增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就超滤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时代变了.我们所处的年代是中药摆脱作坊式生产的年代,是用西医谱仪分析中药药理的年代,是资本经营品牌的年代.  相似文献   

14.
廖福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2年生,北京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97-2005年任中药研究所药理室主任、院中药药理学科带头人,历年来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多名。现任《临床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杂志中国编委、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副主席、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主席。  相似文献   

15.
赵英永,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函评评委,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中国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青年委员。现在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从事真菌类利尿及治疗慢性肾病中药的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活性筛选、药效学、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中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为人类繁衍生息保驾护航,还为患有疑难怪病的人解除痛苦。中医采用辩证法,也是几千年来不断摸索的积累和疾病斗争的总结,就要通过中药、针灸、艾灸、推拿、拔罐等多种途径治疗疾病[1]。中药复方在专利中常被称为中药组合物,由多味中药材组成,具有药理复杂,疗效显著的特点。将中药组合物申请专利,有利于提高我国中医药企业在医药市场的垄断力和竞争力[2]。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药组合物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创造新高,但是最终授权与否,影响因素众多,除了申请文件的质量之外,在专利审查过程中"三性"的认定标准,尤其是对创造性的认定标准存在很多问题[3],中药组合物与西药在审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用西药的创造性认定标准来衡量中药,使中药组合物授权道路较为坎坷。本文从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关于中药组合物创造性的常见问题进行浅析,总结出几种常见的意见类型及回复处理方式,以便积累中药组合物专利在撰写和答复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认为,知识溢出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因素研究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知识溢出效应主体及客体本身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是指知识溢出效应主体与客体之外的因素,外部因素的作用构成了知识溢出效应的外部环境。并且利用相关经济函数对产业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药手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鸿萍  曾阳 《青海科技》2010,17(1):40-43
本文对中药手参的分布概况、品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刘艳艳 《内江科技》2011,32(1):38-38
学习策略是指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受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本文主要从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来探讨影响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吴秉纯研究员具有50年中药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尤以中药药理专业研究见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新药研究工作。既传承古训,潜心祖国医药学,又科学发展,站在现代的高度,在中医药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