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歌是用来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而在诗歌长河中,愁绪的抒发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对自身命运的感叹,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对国家人民的关注,却又因自身的无奈而产生的种种愁绪构成了诗歌的一道风景线.这愁绪已经成为诗歌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2.
3.
在阅读诗词时,许多人都只注意名家名作,对帝王的作品往往有所忽视,认为前者才有艺术性可言,后者皆是逢场作戏,附庸风雅,徒具形式,这未免失之偏颇。其实,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够纵观全豹,客观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帝王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意蕴佳妙、值得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语言发生着迅速变化。在语言诸要素(语音、语法、词汇)中,尤以词汇特别是词义的变化十分显著。我们阅读古书时,往往因不明词的古义而难以通读。词义的变化有种种情况,有词义的引申、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等,这些变化是有轨迹可寻的,即能够清楚显现词义变化过程的。而有一些词,其古义和今义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判若两词,通常管这种词叫做同形异义词。下面举例说明。 (肮脏) 现代汉语(指现代普遍话,下同)中,“(?)(?)”义为不干净,比喻卑鄙、丑恶。如说:“两个人做了一笔肮脏的交易。”“这个人灵魂肮脏。”但在古代,这个词有“刚直不阿、坚贞不屈、意气高扬、不同凡俗”等意思。例如: (1)魏元忠后迁中丞大夫,中间忤旨犯权,累遭谴责,下狱穷词,每欲引决。辄忆相者之言,复自宽解,但益(?)言事,未尝屈其志而抑其辞。(《太平广记·定命录·魏元忠》)——大意是说魏元忠在政治上虽屡遭挫折,但锐气不减,仍刚直不屈毫无畏缩地上书言事,言辞之直率激烈不减当初。 (2)猛虎伏尺草,虽藏难避身,有如张  相似文献   

5.
乘彩舫,过莲塘,掉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窃窕,竟折团荷遮晚照。这是唐朝‘花间派’重要诗人李珣所写的《南乡子》。作者写少女们夏日泛舟嬉戏,由一个一个推移转动的画面组成,读来就像电影镜头。这些互不关联的画面,经过诗人匠心的排列与组合,便将姑娘们害羞娇憨、天真烂漫的剪影映在日落西山的背景上。说这是按画面与声音的对位原  相似文献   

6.
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唐·李白《北风行》最寂寥的环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韩愈《江雪》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最难寻的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最暖的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  相似文献   

7.
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在题量、难度上也有逐年加大、加难的趋势。虽然我们平时也加大了训练力度,但是,诗词鉴赏仍然是大部分中学生的薄弱环节。其中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生由于阅读视野狭窄,导致阅读能力差,对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的特点、规律把握不准,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领会诗词的内容;二是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但是由于练习的盲目性,使得练习效果不佳。在这里,针对近几年语文高考中诗词鉴赏的考核程度、角度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作为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片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阅读古诗,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蒙太奇”笔法。如晚唐诗人温庭筠写过一首《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三、四两句不着一个动词,仅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通过“镜头”的连接、组合,便勾勒出一个春寒料峭的山村晨景画面:月光下,听…  相似文献   

9.
唐萍 《文教资料》2008,(3):11-12
本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从内容的角度出发,归纳出总结概括型、针贬时弊型、其它等三类谐趣诗词,这一类诗词能给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知识和乐趣,这就是谐趣诗的可爱之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在题量、难度上也有逐年加大、加难的趋势。虽然我们平时也加大了训练力度,诗词鉴赏仍然是大部分中学生的薄弱环节。其中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生由于阅读视野狭窄,导致阅读能力差,对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的特点、规律把握不准, 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领会诗词的内容;二是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但是由于练习的  相似文献   

11.
<正>鲁迅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文学大家,其文学创作是时代巨大的宝藏,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资源。鲁迅的作品立意深刻、主题鲜明、人物突出、语言犀利而又精练,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典范。在小说《祝福》中,作者塑造了“祥林嫂”这一经典人物形象,通过细节和道具来展示人物的悲剧命运,带给我们更多心灵的震撼。小说开始部分对临终前的“祥林嫂”进行简单刻画,通过“祥林嫂”临终时身边的道具,我们可以窥探出她当时生存的境遇,对于人物的遭遇和命运的波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进而更好地感悟小说的主题。小说中这样写“我”遇见临终前“祥林嫂”的情境,“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因此,“竹篮”“破碗”“竹竿”成为她临终前的“遗物”,下文我们将就此展开更加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普通动词“卷”在毛泽东诗词中出现十余处,它们无一不是凸现意象、构成动态画面的生动一笔。一、化静为动。毛泽东笔下的山写得何等神采飞扬:“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在所向披靡的红军战士眼中,那峥嵘万状、绵延无际的莽莽群山恰如奔腾的江海,由“倒”而“翻”乃至“巨澜”急卷,波涛汹涌.惊心动魄。一个“卷”字写尽群山腾跃不息翻飞伸展的动态,这种  相似文献   

13.
许多文质兼美的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朵奇葩,从中我们不但可以发掘到中华民族深远灿烂的文化,还能探索到无限神奇的物理奥秘.因此,近年来对诗词中的物理知识考查也成了中考命题的一大亮点.在欣赏娱乐的同时,别忘了多琢磨其中的物理道理.一、与机械运动相关试题例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电影《闪闪的红星》)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研究对象和参照物.宇宙间的万物都在不停的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平时讲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是相对参照物来讲的.我们一般选定以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观察所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在唐宋诗人的笔下 ,有许多写笛音的诗词。唐代有许多边塞诗写笛声的。寄托了边疆戍卒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律《从军行》 ,全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在寂寥的边塞 ,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 ,就象亲人在呼唤 ,又象是游子的叹息 ,这缕缕笛声 ,恰似一根导火线 ,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 ,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 ,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 ,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 ,但这景又饱含吹笛…  相似文献   

15.
野菊因其色黄,故称黄花。它是秋天的特征性景物,自陶渊明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遂不断被摄入诗人笔端。陶渊明咏菊还不是为了抒写"悲哉秋之为笔也",而是看中了菊花独立寒秋的品格,借作自己超尘脱俗、高风亮节的写照。后世孟浩然"待到重  相似文献   

16.
姜迎 《语文知识》2005,(5):13-13
“井喷”是一个意义比较单一的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钻石油井时地下的高压油、天然气等突然从井口喷出。”然而近年来,“井喷”出现了新的用法.并且在经济、旅游、教育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7.
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五代李后主衍小令《浪淘沙》,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从诗词体裁出发,将小调"浪淘沙"从杂曲歌辞、双调令词、商调慢曲三个角度加以统计、梳理,可以进一步认识"浪淘沙"在唐宋诗词史上的地位,并体味此调在不同体式下的情感色彩流变。  相似文献   

18.
在毛泽东已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中.有29首提及“风”。毛泽东诗词中的“风”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于湖南的韶山。他在秋收起义后即在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长征时,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跨越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革命  相似文献   

20.
在唐宋诗人的笔下,有许多写笛音的诗词。唐代有许多边塞诗写笛声的。寄托了边疆戍卒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律《从军行》。全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在寂寥的边塞,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