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惕对农村学生教育机会的制度化伤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年初,从温总理的关注开始,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又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基本情况是,在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中,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总体在上升,从1989年的43.4%到2003年与城市生源比例持平,2005年已经达到53%.但问题是,在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却在明显下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农村新生的比例早已不足20%.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研究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以后,城乡高中生对高等教育有着同样强烈的需求,但学生的城乡背景与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1)当高等教育预期收益率较低时,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当高等教育预期收益率较高时,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2)当家庭网络资源较少时,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当家庭网络资源较多时,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农村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表明,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是他们改变其不利社会地位、实现流动的惟一渠道。扩大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是改善城乡差异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教育财政和招生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回应此类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结合调查数据,从家庭经济收入差异、家长的文化程度差异、家长职业的不同和城乡差异四个层面,探讨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而且还表现为所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的不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特征,城乡差异是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子女入学机会并未随高等教育规模扩招而达到预期水平,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正由原先表面的、宏观的总量不均衡向更深层次、隐性的不均衡发展.文章探究了制约农村家庭子女入学机会的核心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美国教育界长期追求的目标.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各项举措增加学生入学机会、提高信息透明度、抑制学费上涨、改善资助方案、增强学生负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有效保障各类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由美国的经验可知,政府对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责无旁贷,关键是通过立法程序建立保障机制,增强奖助学金和学生贷款的投入力度,重点确保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各国基本上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原则,私人接受高等教育需交纳一定的费用。我国从1997年开始,高校实施全面收费,并且高校学费上涨幅度和额度都比较高。这种高收费的现状带来了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问题。根据罗尔斯的“最小受惠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和高等教育收益正外部性的特点,需要实施补偿对策以扩大家境不利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补偿对策有三种:进行政策倾斜为农村地区的学生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高校收费制度;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投资高等教育是提高农村家庭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重要方式,是农村家庭实现“向上流动”的根本途径.但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压力下,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正在增大.针对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分高中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等阶段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激励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情况看,城市高中在高考升学率和学生所升入的高校类型上都明显优于乡镇高中,城乡高中学生升学机会的差异十分显著。而乡镇高中学生本来就很少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部分是通过一年或多年的复读而获得的。从普通初中毕业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看,城乡差异十分显著。有相当部分的乡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更谈不上接受高等教育,而城市的情况则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学生之间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中以及之前阶段的教育机会差异决定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要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缩小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体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和性别之间的显著差距,巨大的城乡差距是我国最主要、最基本的教育国情。随着近二十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得到宏观的改善,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逐年提高。据统计,1989年高校录取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为43.4%,2000年为48%,2003年首次与城市生源持平,2005年农村学生占比达53%。2012年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决定公民是否有机会实现社会地位升迁的重要因素。但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被如何分配直接体现着一个机会是否平等的问题。文章对国内外高教发展中“机会平等”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在当前中国精英型高等教育模式向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教育的可寻租性事实上不仅会导致有差别的机会平等的丧失,同时也会使得共享的机会平等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英国高等教育学生财政资助政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让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不让低收入群体学生因学费问题而丧失可能改变其一生命运的受教育机会,成为英国政府财政资助政策的重要目标指向.文章对英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历史演进加以介绍,以期对我国高校学生财政资助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自2012年以来,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已经连续实施三年。2014年9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继续实施这一项目,并提出到2017年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的政策目标。专项计划实施三年来,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重点高校的农村在校生比例,但深入反思这一政策,显然这只能是一个权宜之计,难以长效地提高贫困地区学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保障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长效机制,还在于统筹教育综合改革政策,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提高高中教育水平,转变农村学子成才观念,推进高校分类改革与多元发展,促进农村学子接受各级各类的优质高等教育等。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不公问题迅速成为社会焦点。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与基础教育、高校招生考试、高校招生录取密切相关。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使得农村学生输在了竞争重点高校的“起跑线”上,体现程序公平的高校招生考试在报考、施考、命题等环节渗含着“歧视”农村考生的因素,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加分政策、生源属地化倾向也更加有利于城市考生。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子女入学机会并未随高等教育规模扩招而达到预期水平,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正由原先表面的、宏观的总量不均衡向更深层次、隐性的不均衡发展。文章探究了制约农村家庭子女入学机会的核心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子女入学机会并未随高等教育规模扩招而达到预期水平,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正由原先表面的、宏观的总量不均衡向更深层次、隐性的不均衡发展。文章探究了制约农村家庭子女入学机会的核心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打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给农村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均等机会,满足了农村广大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本文根据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我国农村边远地区的现实,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农村和少数民族边远地区远程高等教育模式的思路、运行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目的所需要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等教育的费用超出了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导致了这些家庭孩子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提出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民劳务收入、设立贫困学生补贴基金、推行助学贷款、发行教育彩票、延长学制、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使用44所高校22923名大一新生学情调查数据,基于地位获得研究范式,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学生自致性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来探讨学生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社会结构等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民族、父母受教育程度、城乡以及区域等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有显著影响;男生、少数民族学生、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本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中处于优势地位;农村学生、中部地区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上处于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城乡间存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差异,已有研究往往忽视了后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990年到2001年扩招初期,城乡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都在增加,但城市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农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间数量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并在2001年左右达到最高点,至2005年则有缓解的趋势;农村学生更多在低层次学校、冷门专业就读,而城市学生恰好相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间同时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随着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可能由数量差异向质量差异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中新网广州5月21日电,中山大学[微博]21日公布招生计划,为促进教育公平,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该校今年大幅增加招收农村学生计划。结合往年录取情况,预计2014年该校招收农村学生人数将超过25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