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山区开发途径很多.各地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如何开发山区?笔者认为应从当地经济、技术条件和资源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保护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为原则,立足于本地资源,从合理开发利用起步.从宏观着眼,微  相似文献   

2.
保护与利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生态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薄弱是武陵山区的最显著特点。生态是武陵山片区最大的王牌和最大的优势。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材、中药材和果品基地。对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结合其产品市场、产品开发现状,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廖俊国 《资源科学》1990,12(4):70-74
经济果品资源是山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山区生物资源、发展林业商品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努鲁儿虎及其毗邻地区经济果品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是本区森林生物资源开发的突破口。经济果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振兴山区商品经济,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区域资源资源特征,桐柏—巴别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方针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规模开发,加工增值。自然资源开发的产业机制主要是以下3个环节:即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这3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基本上是区域资源开发与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贵州山区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和资源生态恶化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实际上是以资源价值转换不充分和低效率、资源开发的掠夺性为基本内涵的资源低度开发格局所导致的。资源低度开发格局又决定于一系列资源、经济因素在自然、人文、历史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网络联系和行为机制相互作用、综合影响下所形成的农村生产要素与资源的组合格局。合理开发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优化农村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武陵山区地方特色资源概况,通过调查研究,从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情况和获取情况两方面探析了武陵山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现状,提出了统一规划管理、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性、全力保护地方特色性、提高资源质量、完善网站建设等加快武陵山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昌华 《资源科学》1980,2(4):93-96
江南丘陵山地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适于森林生长。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林种以杉、松、竹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在我国木材生产中占着重要地位,林业有广阔发展前途。但是,江南丘陵山地开发较早,人口密集,森林资源受人为影响非常严重。解放以前,森林资源就多是保存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之处。解放以后,由于山区逐渐开发,资源利用不够合理,资源的培育存在问题,所以森林资源更加减少,生态平衡继续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8.
陈风波 《科教文汇》2007,(12S):144-144
旅游业是近些年来贵州比较热门的行业,而开发喀斯特山区作为观光、休闲旅游圣地是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的首选之地。喀斯特地貌的山水特征极具观赏价值,是天然的旅游资源,其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也是喀斯特地貌最好的利用方式。这既可以保持喀斯特地貌植被的完整性,正常发挥其生态功能又可以招揽游客,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喀斯特地貌上的植被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导致其演替规律发生改变,这是喀斯特山区开发旅游存在的潜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始终是一面旗帜,走在全国山区开发的前列。为了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率先组织科技进山,他们从山区开发的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用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科学武装山区干部群众,提高山区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是近些年来贵州比较热门的行业,而开发喀斯特山区作为观光、休闲旅游圣地是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的首选之地.喀斯特地貌的山水特征极具观赏价值,是天然的旅游资源,其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也是喀斯特地貌最好的利用方式.这既可以保持喀斯特地貌植被的完整性,正常发挥其生态功能又可以招揽游客,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喀斯特地貌上的植被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导致其演替规律发生改变,这是喀斯特山区开发旅游存在的潜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晋西山区红枣、核桃、仁用杏、苹果、梨、柿、山楂、花椒等经济林资源丰富,其产品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晋西山区林资源综合开发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开发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种植模式,指出综合开发利用经济林资源,是发展经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晋西山区贫困落后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山区水土流失防治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关系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山区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仅因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所致,而且,水土流失的日益严重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危及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水土流失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定内涵,水土流失防治必须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针对以往土地利用规划与水土保持规划各自为政的弊端和教训,应当着眼于土地合理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机结合,把土地利用规划与水土保持规划"合二为一",以实现水土流失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山区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论述了北京市山区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着重分析了水、热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对山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限制因素。在提示山区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山区扶贫,加快山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等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论述了北京市山区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着重分析了水、热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对山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限制因素。在揭示山区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山区扶贫,加快山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等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资源可分为工业专用资源与通用资源两大类。通过科学考察与系统分析可知,中国山区工业资源既有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又有人才社会资源贫乏的劣势,呈现出人与自然不相协调发展的二元结构。中国山区工业开发首先应夯实人才社会资源开发,才能使自然资源开发走上健康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研究郭文卿霍明远(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山区是山地、丘陵与高原的统称。中国是多山之国。山区是全国经济资源的主要蕴藏地,这里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矿产资源,全部水能资源,可开发森林资源,以及半数以...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部山区信息服务业的现状,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背景分析,探索了一条西部山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途径。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及工作流程,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基于Web网站,面向开发主体、面向服务对象的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8.
努鲁儿虎及毗邻山区位于河北、辽宁和内蒙古三省区的接壤处。本区是全国18片贫困地区之一。共17个县(旗),总人口759.4万,量算总面积13789.59万亩(统计资料面积13099.27万亩)。 本文就土地资源现状,特征、评价、问题及其合理开发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贫困山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贫困山区粮食生产不足,农民生产开发行为的基本模式是争取粮食自给。除劳动外,这些山区资源投入水平很低,因而边际报酬高。利用生产函数可以准确揭示山区资源与产品的开发潜力与经济效益。山区生产优势是林特产品。然而只有首先做到粮食自给,才能有效开发林特产。贫困山区的农业开发策略是提高粮食单产,退耕还林。本文提出妥善安排长周期林业生产与短周期农业生产的3项经济准则。利用系统动力学协调包括数百函数与变量的开发目标、资源与产品的关系。使制订的开发方案有较大的实施成功率。并据此提出适应贫困山区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鸿 《软科学》2001,15(4):11-13
大资源是相对于小资源的、具有强大社会支撑功能的资源体系。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大资源是实现其支撑功能的保证。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大资源应遵循五大原则:一、社会性资源优先开发原则;二、以战略资源为核心的开发原则;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原则;四、社会性资源不断创新原则;五、资源配置的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