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息差是指说写者发出的言语信息与听读者接受到的言语信息的不等值现象,即说写者和听读者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信息差是怎样产生的?信皂差在言语交际中有什么作用?如何对信息差进行调控?这就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信息差是发话人传递信息和受话人接收的信息不等值的现象。它具有动态性、附着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同时,从言语交际中信息差的表现形式看,可分为耗损型信息差、冗余型信息差和改值型信息差。  相似文献   

3.
听力理解中言语信息差的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信息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言语交际中不可避免。本文选取了听力理解这一特殊的言语传输领域,通过分析和探讨听力理解中言语信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听力教学中信息差调控的若干策略,包括:加强语音教学,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增加真实听力材料的输入,增强学习者对外语语音信息的敏感性;运用自上而下听力理解模式,弥补自下而上模式的不足,有效调控信息差;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以促进外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建锋 《现代语文》2006,(12):74-75
言语交际过程实际上是信息传播的过程.一个交际过程包括传者、受者、信息、媒介、语境五大要素,传者和受者是交际的双方,传者编辑和发出信息,受者接收和解释信息.言语交际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循环的过程,会话人之间遵守话轮转换规则,传者说完后,由受者接着说,即信息反馈.这时传受双方的角色互换,受者成为传者,传者成为受者.  相似文献   

5.
言语交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方式,交流中各方都要遵守一些约定的规则,如合作原则等。但即使如此,在现实的言语交流当中,由于交流各方的认知图式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语境的认识的不同,再兼之音调语法的原因,仍然会产生发话人所发出的言语信息与受话人所接收到的言语信息不等值这一现象,即言语信息差。本文从音调语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语言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而英语小词是最富含英语文化的部分,因而有必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英语文化背景和小词的用法,以消除在交际中产生的信息差。  相似文献   

7.
信息差是人们在对事物或人了解、知晓的程度上存在的差距。信息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样运用语言,并培养学生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信息差原理,作为在交际教学法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关注,信息差是一种新的方法,对创设课堂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信息差原理能促进真实情景教学.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阐述了信息差原理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在交际活动中创造信息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有“信息差”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进行英语交际的过程.能提高他们真正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和运用信息差,让学生基于相互间信息的交流来开展真实的交际,这既有利于激活学生的交际潜能,引发语言生成,也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口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口才。口才是一门交际的艺术,有着大学问。有了卓越的口才,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钥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对言语交际这一动态环节中语言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男女两性在言语交际中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的遵守与违反,文章发现了性别语言在语用学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探究了语言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在男女两性间实现成功的言语交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认为人类的交际系统由两部分组成: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系统。针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探索,这种探索对外语教学亦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不仅可以增强语言交际的力度,促进交际全过程的完整性而且还能弥补语言交际的不足,达到语言交际难以取得的效果。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教师在使用课堂语言的同时,有必要充分重视语言交际手段之外的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把它渗入到平时的语言教学中,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非言语交际行为在文化交际中相当重要。因为在交际中,人们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体态语等来表现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对于非言语行为有不同的阐释。本文从体态语、服饰所表达的含义来说明非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非言语交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从而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差生班"的授课情况为例,从"完善自我,用形象魅力吸引学生"、"借助网络‘关注’学生,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和"领情入境,诱导学生求知情感"三个方面注重师生情感交流,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tested relationships among verbal output, behavioral receptivity, att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in a variety of longer and shorter term relationships of differing levels of liking. Two behaviorally referenced reports on others were developed to measure perceived behavioral output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receptivity. The study tested hypotheses within the attraction paradigm. Results generally supported the notion of an important reinforcement value of high behavioral receptivity and moderate verbal output. Substantial proportions of highly verbal people appeared to be below average in receptivity.  相似文献   

18.
信息交互体现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水平,是教学设计关注的重点活动,信息交互的水平与学生和学习支持人员的具体表现有关。为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远程教育机构需要不断评价和改进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实施水平。本文从远程教育实际效果出发,提出以课堂授课实时信息交互为核心的远程信息交互模式,并论证了实现的可能性,找到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推动电大系统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进行交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一起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对简化课堂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is a report of two studies that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 of receivers' perceptions of sources' levels of several communication traits (shyness,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verbal aggressiveness) with the receivers' reported levels of affect for the source (general affect and/or liking) and the receivers' perceptions of the sources' credibility (competence, trustworthiness, goodwill). Study 1 examined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their supervisor's communication trait behaviors in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while Study 2 examined th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roommate's communication trait behaviors in an interpersonal context. As predict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theory and research, both perceived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and perceived verbal aggressiveness of the source were found to be substantial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edibility and affect and/or liking reported by the receiver. Contrary to our hypothesis, perceived behavioral shyness was not meaningfully associated with either credibility or affec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s of shyness and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and theory in this area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