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民间戏曲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是重要的、多方面的.首先,民间戏曲的大量引入和穿插,改变了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节奏和文体样貌.其次,贾平凹在审美观念上也受到了民间戏曲等民间文化形态内含的世界观、艺术观的影响,作品以生活写实的方法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人鬼同在、魔幻神秘的艺术世界.第三,贾平凹在文化立场上也受到了民间大众的情感倾向、道德观念等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中自觉地建立了一种民间立场、民间视角.  相似文献   

2.
相对五四时期质体圆融的小说而言,建国后的小说创作,存在着形态单一、内容附会,情感投向茫然的病症。究其因,是作家民间立场被阉割、作品民间精神被丧落所致。本文就五十余年的小说现状,从偏枯———民间立场的移位;尴尬———情感投向的两难;原点———民间精神的皈依三个层面,论述当代小说民间立场的历史遭际,以及在新时期涵融了民间精神后的小说土地生根意识的皈依,小说文化内涵的加大,小说人性边界的拓展,小说情感世界的揭秘,小说修辞美学突破的全方位回归史线。其旨在阐明,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惟有求取民间精神与政治文明的整合,才能赋予文学永久的生命基质,才能达到文学所回应的社会期值。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认为西方文学具有大境界,西方文学重在分析人性,西方文学采用焦点透视的方式叙述.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应该借鉴西方文学的境界,而又要坚持民族的艺术形式.贾平凹对西方文学的上述看法,使他的创作走出了"山地笔记"时代编写感人故事的狭小圈子.逐步走向关注人类生存、人类命运的博大境界.他的小说创作自"商州三录"开始.一直在思考传统与现代、自然与文明、乡村与城市的关系等一系列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贾平凹小说的主题由对时代的关注转变为侧重于表现复杂多面的人性.贾平凹表现这些世界性主题时,运用的是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4.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以来重要的文学流派。部分寻根作家对抗主流话语,立足于民间立场塑造大量的"民间人物形象",以民间人物作为创作基点,真实客观地向读者展示民间社会现象和暴露民间"非人化"的问题。寻根作家通过民间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对抗主流话语曾经对民间的曲解,利于读者对民间悲剧形象的感知和对自然生命意识的掌握,也造成当代意识中现实主义缺失的负面效用。  相似文献   

5.
老舍秉持民间本位的创作立场,在小说叙事中流露出极强的民间意识,具体表现为创作主体的民间定位、创作意识的民间流露与审美情趣的民间认同。他自觉地运用民间文化资源,用他的文学才情和智慧很好地弥合了知识分子与民间世界的缝隙,从而使其小说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带灯》关注当下农村的种种困境,体现了作家直面农村现实的创作立场;同时,也是贾平凹学习汉代文学传统进行自我整理的一种实验。但是,由于作家创作方式和思想资源的原因,小说《带灯》对农村生活的叙述多于描写,对农村问题缺少深入的批判和理性的思考。这也是当前农村书写有待突破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川籍现代作家李劼人在其创作中呈现的独异性不仅是无人替代的,也是不可复制的。这不仅表现在作品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还体现在他小说叙史的民间立场,这种独异性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作家的巴蜀意识、市民体验,还有异质文化浸染的融合。近年悄然兴起的新历史主义的小说创作潮流,关注大历史背后的芸芸众生的叙史方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李劼人的小说叙事立场,借此探讨其对当代文学叙史的意义,真正把李劼人的叙史内涵转化为重建中华民族学术文化整体格局的珍贵资源。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与莫言是两个创作个性鲜明且风格迥异的作家,但在他们所建构的民族历史寓言象征意义的"湘西"和"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里却存在着本质的相同点。论文意在从民间价值立场、自然本真人性、原始自由生命强力、女性崇拜意识四个方面阐述他们在生命力支点下的创作默契。通过对这两位作家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具有民间价值立场的"乡土文学"及某些重要的文学表现主题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从题材、主题到叙事手法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文章通过探讨贾平凹最新长篇《山本》的叙事艺术,揭示了贾平凹民间立场的历史叙事的最新特色,并把贾平凹的这种历史叙事的创新置于中国当代乃至历史上的文学叙事视域中去考量,力求彰显贾平凹民间立场的历史叙事的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贾平凹是一个具有自觉艺术意识并不断通过创作来丰富和充实自己艺术表现手段的作家.和新时期先锋作家们不同的是,贾平凹注重从中国传统的审美因素中,寻找自己的创作切入点,在传统审美基础上,去发掘新的表现.贾平凹小说艺术意识中重整体、重精神、重意象的观念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