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丁榕老师为榜样 做好班主任工作怀柔县庙城中学高亚茹我是一名做了15年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实践使我体会到,班主任这个“官”可真不好当啊!《北京教育丛书》出版后,四中丁榕老师编写的《情感·科学·艺术——班主任工作手记》一书把我吸引住了。它使我对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家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和我,怎么会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呢?国庆节放假,爸爸教我学《论语》。这样,爸爸就是我的老师。学完《论语》,爸爸又叫妈妈来教我学珠算,所以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了。学完珠算后,爸爸叫我教妈妈学《论语》。我拿出《论语》书,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您来学《论语》,好吗?”妈妈笑着对我说:“好哇!”我就像模像样地教起来:“学而时习之……”妈妈在给我缝衣服,手里忙着,口里念着:“学而时习之……”念着,念着,妈妈突然问我:“你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吗?”我听了,拿出另一本…  相似文献   

3.
读者张品霞的来信郭老师:您好!说来也巧,我在《小学语文》杂志上认识了白金声老师,他的事迹很感人。读了他的自传,我又认识了李燕杰先生。去年我就订了《教育艺术》,读您亲自主编的文章,真有如饮醇醪之感。现在我是《教育艺术》的忠实读者。尽管工作很忙,学习紧张...  相似文献   

4.
我跟《教育艺术》学说话王蔚东我承担教育(成人教育)、工会、妇女、普法四种工作,只订了一份《教育艺术》。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教育艺术》每一期都使我陶醉。那么多老师用我步入大教育殿堂──真善美──老师们在创造,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奋力去创造。这,几乎成...  相似文献   

5.
昨天看了于永正老师的《李安学艺术来自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很有感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动听歌声,又何尝不是来自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就从教唱歌曲《大鹿》谈起吧。这是一首学生比较喜欢唱,老师也比较喜欢选择在公开课上展示的一课,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上公开课就选择了这课,为什么选择?记得当时有两个理由,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设计》这本杂志,是我教学中的良师益友。刊物中的教学设计,给了我许多教学灵感,我从中吸取了不少精华,并把从刊物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上学期的双高普九检查中,我的美术教案得到了梅列区进修学校老师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专家、领导的认可,在全区的反馈会上受到通报表扬。  相似文献   

7.
拜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我被魏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被其教育艺术所感动,很想把那些显效而又艺术的方法借来一用。然而,当我尝试用魏老师的方法来管理班级的时候却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认识肖复兴源于他的作品。读《父亲手记》与《我教儿子学作文》,我看到的是一个好父亲;读《和当代中学生通信》与《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老师;而读《我的读书笔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读者——一个好读书的人。根据阅读经验,原以为《我的读书笔记》是一本"读后感"的合集,从中可以看到到底是哪些书给一个作家打下了精神与艺术的底子。可是,开卷发现,他只是在给你讲故事。  相似文献   

9.
“我与《教育艺术》”艺术──《教育艺术》的生命源侯开良编者按:我刊读者挚友寄来了这篇披肝沥胆的文章,我们振奋我们感激。我们热望继续不断地接受更多的激励、监督和鞭策!李燕杰老师您好!无论给您写信还是给《教育艺术》提点意见都需要勇气。“艺术──《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一些成绩,尤其是受到称赞、得到荣誉的时候,我就像学生思念自己的老师一样,想起我永远难忘的《河南教育》。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算不上称职,因为我虽然取得了大学文凭,却从未进过正规大学的校门,在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我面前。我曾经翻阅了很多书,也请教过许多老师,但总觉得收效甚微。后来,我从一个同事那里偶然发现了《河南教育》,仔细阅读,如获至宝。回到单位,我建议学校领导给每个班主任订1本。我的建议得到领导认可,从此,我校年年征订13本《河南教育》发给班主任。而我更是一期…  相似文献   

11.
书缘     
与书相伴几十年,爱书、读书、编书、藏书,书撑起了理想的翅膀,使我得以在艺术的天空中飞翔;是书指引我一步步从一个普通工人登上绘画艺术的殿堂。提起书的“恩惠”,我想说的实在太多,多得不知从何说起。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镇,春柳夏荷,水清稻香。剪窗花、挂字画蔚然成风,环境和氛围培养了我对绘画的浓厚兴趣。童年时,我就能读懂《莲生贵子》,能临摹《菊竹梅兰》,在小镇上也算个“小画家”,谈不上骄傲,也还得意。直到上初中时,遇到杨阳老师,我才懂得绘画艺术的真正含意。杨阳老师素描、水彩画得非常好,但杨老师不教美术…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有幸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洋溢真情的评价;学生动情地朗读,真挚的具有个性化的体会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我由衷地感叹: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五月是阳光灿烂的季节,五月是用鲜花点缀的季节。五月,它放飞着希望和信念,五月是永恒的。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回到了母校,因为今天是我上学12年来最欢乐的日子;今天,江苏教育出版社《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的3位老师千里迢迢从江南赶到塞北来为我颁奖;今天,各级领导、各兄弟学校的老师、学弟学妹们和我欢聚一堂。这种感觉、这种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今天,各级领导、各位老师与我面对面地交流,给予我指导,这是我从写作的第一天起就梦寐以求的。这使我学到了平时所学不到的知…  相似文献   

14.
<正>这学期,学校举办了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成长杯"教学艺术大赛,到了决赛阶段,组委会要求我选一篇必修课以外的文章,以增加比赛的公平性。最后,我选择了胡适先生写作的《记辜鸿铭》这篇文章。原因是在初赛时,老师们都上了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依尔·肖洛霍夫的文章《一个人的遭遇》,由于是外国文章,又是节选文,阅读的障碍比较多;所以许多老师都把课堂学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求卓越 无愧今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个小建议     
一个小建议教师节又快到了,给老师送些什么礼物呢?经再三思考,决定给老师订一份《教育艺术》杂志。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份很好的杂志,它既可帮助教师扩大视野,又可帮助教师提高水平,特别是利于广大教师深入钻研教育艺术与演讲美学,为此,我建议各校给老师订一份《教...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2,(18)
尊敬的编辑:你好!我是湖南省益阳市十五中学的语文老师,也是本校晨号文学社辅导员。我第一次看到贵刊今年第一期(我社订了几份)推出的《花开不败》就拍案叫绝。本文无论是从内容、文笔,还是从思想价值来分析,都是一篇少有的佳作。我组织了全体文学社成员(近百人)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很多同学感动得哭了,真的。之后,我们邀请了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文学社成员一起进行了大讨论,场面少有的热烈。领导和老师们都说,现在的高中生需要的就是像《花开不败》这样的精神食粮,推出本文的《新作文》杂志办出了特色,深受学生喜爱,值得在我…  相似文献   

18.
作文呀作文,你姓什么? 你姓甜吗?是呀,是够甜的。元旦前突发奇想,给《学作文》主讲老师写了一封信,告诉老师我写作有小窍门,还寄去了五篇“儿时趣事”的小作文。老师在《学作文》节目里表扬了我,说我写得真,写出了真情实感,并邀请我到电台当“小嘉宾”,还点评了我的《我和小爸爸》、《小师傅?傻师傅!》两篇作文。我心里美滋滋的,从心里甜到嘴上,又从嘴上甜到心里。那一个甜,什么蜜都比不上!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40岁了,她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已经是享有盛名的、颇有影响的教育刊物。她诞生于50年代,我的教师生涯正好也开始于50年代,所以,我从当教师之初,就受到她的指导。40年来,《上海教育》一直是我的良师挚友。我在《上海教育》上认识了许多好领导、好老师,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优秀的教育经验,还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我的心目中,一本好的教育刊物,就是一所学校,是我们广大教师、校长学思想、学经验、学方法的学校;又是一片万紫千红的园地,让广大教师交流各自教育教学的成果,切磋教育改革的大  相似文献   

20.
拉二胡     
说起快乐的课余生活,我心里十分高兴。你要问我为什么?请听我给你好好讲。我爱唱歌还学跳舞,但最快乐的还是学拉二胡。每次我带着琴书和二胡去上课,老师总要检查我上一次的作业。我拿起二胡轻松地演奏一遍,老师总是不住地夸我“有进步”。那时我心里十分高兴,比吃了蜂蜜还甜。特别是那次上课,老师给我演奏了《夏天》、《小星星》、《小风车》,那美妙的乐声把我迷住了。他拉得是那样好听,那样婉转,简直让人无法形容。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也要像老师一样奏出那么美的曲子来。这一节课我学得特别认真。老师说我聪明,连比较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