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香江波)在此次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除了出版社呈现出的一大批面向大众读者的优秀图书外,还有一本写给出版人自己看的书《纵览美国图书出版与发行》(中国经济出版社)不可错过。这本书是作者魏龙泉、邵岩继《美国出版社的组织和营销》(2000年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本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一到单位,收到这样一本书,书名是《我的眼睛一睁开》,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  相似文献   

3.
1975年,国际笔会第41届大会,林语堂当选为总会副会长。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作家,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他旅居美国后用英语创作的《京华烟云》(亦译为《瞬息京华》),被欧美汉学家称之为“中国的第二部《红楼梦》”。日本文学界有人曾向瑞典皇家文学院提名将它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林语堂也被国际笔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89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内心感受良深。他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编辑艺术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多数社会读者而言,读过《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散文集》、《林语堂书话》等作品后,对于林语堂的印象,大致就是一个散文作家、词典编纂家、小说家、畅销学生英文读本编著者。这些印象,大致不差,林语堂就是这样一个有多方面才具的文化人,一个有着较强社会使命感的中国学者。这里要说的,是林语堂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里的一系列期刊编辑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编辑艺术,以及由此奠定的他的期刊编辑家的地位。充分的社会阅历与人情练达是办刊的基础1932年,林语堂37岁,这是一个学者最有创造力的壮年时代。从这年起,林语堂先后创刊了《论语》(1932)、《人间世》(1934)和《宇宙风》(1935)三种小品文半月刊。他个人这个时期大量有影响的散文创作,也大多发表在这些刊物上,后归集为《大荒集》、《我的话》(《行素集》、《披荆集》)、《进行集》、《有不为斋文集》等。需要说明的是,创办刊物前的林语堂,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纯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1923年林氏与妻子从德国、美国留学归来,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派的立场应当在他的头脑中有所扎根。在北大、北师大、女师大任教授期间,林语堂先后写了一系列文章发表在《晨报副镌(刊)》上,...  相似文献   

5.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从全新的经济角度探究世界,揭开贸易的真相,让我们找到认识这个世界的新方法和商业制胜、贸易强国的根本法则。本书连续138周雄踞亚马逊商业与投资类(经济学)图书畅销榜,是一本顶尖学者写给大众的经济学通俗读本。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家教图书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出版单位要善于在家教图书选题策划上不断寻找新热点,精心策划选题。《写给年轻妈妈》、《哈佛女孩刘亦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三本书就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书评,是一本书好坏与否的最直接的评价,也是读者决定是否购买这一本书的很重要的参照。在书评建设方面,美国走在世界前列。比较著名的有《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商业周刊》等杂志,还有《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  相似文献   

8.
钱锁桥教授的新作《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是一部关于林语堂跨文化人生的智性传记,通过把林语堂立为与鲁迅、胡适并列的中国现代思想的坐标,重估了林语堂留给现代中国的知识思想遗产。林语堂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中国众多优秀的人文知识分子中独树一帜,与他长期游走于中美两国之间的跨文化经历密切相关。林语堂留学和在海外定居的经历是中美两国“共有的历史”(shared history)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所著《中国人》,旧译为《吾土吾民》,是林语堂乃至中国作家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林语堂在西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全书分为背景和生活两大部分,其中涉及到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中日战争等内容。本文主要评析了《中国人》一书中林语堂式的幽默。  相似文献   

10.
何大吉 《编辑之友》2011,(9):126-128
林语堂,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者。他用英文创作的《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系列作品曾经轰动欧美文坛,一度蝉联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并多次再版,影响深远,其中有的被美国大学选为教材。其作品将旷怀达观、隐情遣兴、高雅唯美的中国人生价值观传达  相似文献   

11.
林肯“亲笔信件”案1928年,美国《大西洋月刊》收到了据说是林肯总统青年时写的6封信,其中2封是写给情人安·卢特里奇的,另外4封是写给友人的,其中提到卢特里奇。提供这组信件的是一个名叫威尔玛·佛朗西斯·迈纳的女人。据迈纳说,她是从她母亲那儿得到这些信件的。《大西洋月刊》主编收到这些信件后,便请一位写  相似文献   

12.
观点     
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一《时代》周刊1923年3月创办,创刊者是两个从耶鲁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鲁斯和哈登。他们给《时代》定下的目标是:不是写给各个领域的专家看的,而是写给“忙人”看的。《时代》周刊在意的不是涵盖内容的多少,而是有多少页面上的东西能印到读者的脑海里。鲁斯有多方面创新和尝试,择其一二:  相似文献   

13.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在海外用英文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在美国引起很大轰动。林语堂是以一个作家身份出国的,他的作品要在异国发表,必须接受"语言、出版、市场"三座大山的考验,林语堂如何让异质文化读者认同和选择他的作品?笔者认为林语堂在实施小说传播时,能敏锐地发现西方读者所渴望了解的信息,及时发送传播内容;尊重接受者(读者)的审美情趣与审美习惯,并进行有效的编码,因而得到读者的认同和理解,受到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林语堂的作品,包括《苏东坡传》《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等在市场上一直反响不错。然而随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拥有林语堂作品的版权期限将至,其他出版机构纷纷摩肩擦踵,跃跃欲试。近日,群言出版社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获得了林语堂先生包括《京华烟云》等在内的,全部作品共三十一卷的授权。  相似文献   

15.
书评,是一本书好坏与否的最直接的评价,也是读者决定是否购买这一本书的很重要的参照.在书评建设方面,美国走在世界前列.比较著名的有《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商业周刊》等杂志,还有《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以及其他书评网站.  相似文献   

16.
本刊曾在1979年第7期以《斯诺陕北之行自述》为题,刊登过斯诺1937年2月6日写给当时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先生的一封信。在那封信中,斯诺提到他从陕北回来后,收到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情报司司长李迪俊先生给他的一封信。他就此给李回了一信,阐述了自己去陕北采访红军的动机,并将复信抄本作为附件,一并寄给了约翰逊。最近,中国三 S 研究会刘力群同志从美国纪念斯诺基金会资料中心,发现了斯诺1937年2月4日写给李迪俊的回信。这封信与斯诺写给约翰逊大使的信在许多方面互相印证,可以说是姐妹篇,不失为研究斯诺的一份珍贵资料。现在,本刊特请刘力群同志将此信译出,并以《斯诺陕北之行自述(续)》为题发表。在斯诺先生不朽之作《西行漫记》出版50周年纪念之际(《西行漫记》英文版于1937年10月首次在英国出版),希望这份资料对广大读者进一步探究斯诺访问陕北的动机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刊曾在1979年第7期以《斯诺陕北之行自述》为题,刊登过斯诺1937午2月6日写给当时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先生的一封信。在那封信中,斯诺提到他从陕北回来后,收到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情报司司长李迪俊先生给他的一封信。他就此给李回了一信,阐述了自己去陕北采访红军的动机,并将复信抄本作为附件,一并寄给了约翰逊。最近,中国三S研究会刘力群同志从美国纪念斯诺基金会资料中心,发现了斯诺1937年2月4日写给李迪俊的回信。这封信与斯诺写给约翰逊大使的信在许多方面互相印证,可以说是姐妹篇,不失为研究斯诺的一份珍贵资料。现在,本刊特请刘力群同志将此信译出,并以《斯诺陕北之行自述(续)》为题发表。在斯诺先生不朽之作《西行漫记》出版50周年纪念之际(《西行漫记》英文版于1937年10月首次在英国出版),希望这份资料对广大读者进一步探究斯诺访问陕北的动机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做学生时,学现代文学史,知道林语堂早年有些革命性,写过颂“土匪”一类的文章,后来,他钻故纸堆,办《论语》、《人间世》,提倡“闲适”和“幽默”,挨了鲁迅不少批评,“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便是用在林语堂身上的。此外,就所知甚少了。80年代,有机会看到台湾出的35卷的《林语堂全集》,一口气读下来,这才对林语堂其人其文,大抵有了认识。总体说来,林语堂在文学上散文成绩较好,小说写得甚多,然较贫弱,他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方面,以及编撰《汉英大辞典》等,是有卓著建树的。他的幽默,与一般人对幽默的预期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他翻译的《浮生六记》是汉籍英译作品中成功的典范。本文主要通过对《浮生六记》的翻译的分析,来探究林语堂的翻译观念,以进一步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林语堂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是中国著名的双语作家,因翻译中国古典诗文而广受国外欢迎。本文主要从林语堂翻译《红楼梦》的缘起出发,对《红楼梦》《葬花吟》翻译中林语堂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