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和边境稳定。农村工作的顺利推进关键要靠农村基层组织,但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农村基层组织在衔接进程中却存在政治领导力不强、带头人执行力较弱、边民参与农村治理的后劲力不足等瓶颈问题,制约着衔接效果。因此,此地区的基层组织要立足区域实际,加强组织队伍建设、配好领头雁、转变思想观念,以做好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收官,我国农村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年过渡期(以下简称过渡期),过渡期对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其中就包括建设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崇左市天等县是脱贫攻坚时期的全国重点贫困县,也是过渡期的全国重点扶持县,以这一地区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农村党建问题,对崇左在过渡期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执政能力在农村得以发挥的重要组织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着眼于这一重大任务,农村党建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工作开展的情况,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努力适应农业农村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夯实富民强村执政基础,努力书写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画卷,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关系我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现实成效,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要明确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与领导保障。要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村群众的互动,带动社会聚焦“三农”问题,助力脱贫攻坚,带动乡村治理与振兴。要正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即农村基层党组织涣散;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滞后,党组织后备力量匮乏;农村基层党建物质保障不到位。因此,要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责任,探索党建队伍新方式;注重基层党员干部考核与奖励机制;融合各类资源,构建共治祖国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互鉴共融。通过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37所中小学校的调研,发现当地仍存在师资队伍总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专业发展受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基于此,迫切需要加大民族地区教师职业供给、加强教师职业保障、完善教师职业发展、提升教师特殊素养,确保教师“引得来、留得住、教得好、育得佳”。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豫西地区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道路,以豫西山地的三门峡市卢氏县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卢氏县农村的发展现状和过程进行综合梳理,深入分析卢氏县农村产业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制约因素,提出卢氏县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路径。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在脱贫攻坚战中消灭了绝对贫困,而减少相对贫困人口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从河南省农村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来看,河南省脱贫攻坚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低收入户和高收入户日益悬殊的收入差距也使河南省面临着严峻的相对贫困问题,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难以支持自身的消费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衔接,河南省应建设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塑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制度保障,创新机制体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树立文明乡风、完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体系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自身,以自身先进性引领乡村树立文明乡风,并将坚强的党组织与文明的乡风转化为促进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效手段,形成内部自主进步、外部管理有效、内外共同发力的互动格局,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需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从而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近年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充分挖掘利用山区特色生态资源和畲族特色文化,通过机制创新激发地方内生发展动力,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全国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景宁样本”。因此,借鉴景宁县率先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民族地区迫切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新发展理念,挖掘利用特色资源优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探索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有效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我国已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现阶段任务已经转变为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振兴关乎着“三农”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保障,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西L县一直以来立足于“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在生态环境、农业产业、人居环境等方面依托生态优势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然而,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振兴还面临着理念、产业、资源、制度等多方面困境,理应通过根植生态理念、促进产业升级、强化资金投入、健全治理体制等路径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11.
脱贫攻坚完成后,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安徽大别山片区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业“扎根”问题、农村“空心化”问题、农村“老龄化”问题、乡村文化“衰落”问题、环境“整治”问题。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应重点做好政策体系、“三农”工作队伍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衔接工作。从实现路径看,对照乡村振兴的目标,结合安徽大别山片区脱贫县的实际,过渡期应做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生态极端脆弱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而言,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在战略路径上的接续性、战略方向上的关联性和战略价值上的协同性,共同构成了二者有效衔接的实践基础。但从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发展实际来看,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仍面临体制机制不通畅、长期输血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和乡村空心化等问题,需要从整体性、系统性和差异化思维出发,通过精神聚合、目标融合、要素整合和体系融合等手段进行统筹布局,切实做好生态治理恢复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大结合",实现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梯度优化和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将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战略部署,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本文从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现实状况出发,深刻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内在逻辑,总结有机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研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做好两者之间的政策衔接、产业衔接、人才衔接、机制衔接的具体路径,以此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4.
15.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之年,教育从助力脱贫攻坚转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明晰教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内涵,需要明确乡村全面振兴愿景与农村教育发展主导性任务.乡村全面振兴可以从农村社区宜居化、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三个维度考察.从农村教育主要矛盾看,促进农村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是农村教...  相似文献   

16.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提升人民幸福度、促进区域经济整体性增长、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性举措。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省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顺利完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现阶段湖南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但是湖南与全国脱贫攻坚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乡村振兴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务必做到两者兼顾,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特色发展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多维度的吸引机制、互动协同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等六大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湖南省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足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从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党性教育和健全相关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的对策,以期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通过建设"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产业发展为龙头,以夯实项目为基础、社会治理为效能、乡风文明为时尚、智力服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从而建立张家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实践要求,又是让广大农民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内蒙古12盟市2011—201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脱贫攻坚指数、乡村振兴指数,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而探索内蒙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