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奥运会遗产的价值界定,从有形遗产价值和无形遗产价值两个层面阐述了其价值内涵,以及如何开发、利用其价值的策略研究。北京奥运会将为北京、中国和世界留下一份独特的遗产,它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而且对北京、对中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致使东京2020年奥运会暂定推迟一年举行。作为深受疫情与奥运会延期影响的奥运城市东京,回顾前路是为未来探路的方法之一。比较并剖析1964年、2020年奥运会背后,作为奥运城市的东京以举办奥运会来促进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矛盾、所依托的国内外经济与政治环境、与国际奥委会及奥林匹克大家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这四个层面,认为奥运城市的综合治理应更加可持续,办奥认识应更加理性,与国际奥委会及奥林匹克大家庭利益相关者之间应更加团结。  相似文献   

3.
以历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历史研究等方法,对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历史过程进行分析和整理。研究旨在探求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发展机制、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为奥林匹克运动研究提供新视觉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开幕式表演形式特征的时代差异,其发展历史阶段可划分为:萌芽、初兴、成熟、变化和多元化整合等阶段。开幕式表演历史变迁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于四个方面,即奥林匹克运动内涵价值的定位、社会政治经济的牵制、文化艺术思潮的浸润和科学技术的引入。据此得出相应的历史启示,应坚持奥运会精神和核心价值,避免泛政治化和商业化,在当代背景下,应朝着和谐、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技术的发展,平台经济大放异彩,其凭借丰富的共享资源、强大的整合能力以及交叉网络带来的外部性,顺理成章居于客企双边市场的核心,在技术、资源、流量、场景等方面持续赋能双边.从平台赋能与价值共创的整合分析视角,探讨平台赋能对于客企价值共创的影响,并借助对淘宝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平台赋能显著正向...  相似文献   

5.
摘要:体育实践主体的各种体育行为,本质上体现了实践主体的体育价值取向。每一种体育价值取向都代表着一种体育价值的类型。对体育价值类型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厘清体育价值的内部关系,而且也可以使体育实践主体明确参与体育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从而使体育的本真价值回归于体育实践。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社会结构和价值结构两个维度,对体育价值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基于社会结构要素与人的价值结构的两种体育价值分类范式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性和相关性;人的价值系统以元价值、工具性价值和消费性价值为主线构成人的价值结构范式;体育的元价值是教育性价值,体现了体育对人的教化价值;经济性价值属于体育的工具性价值,体现了体育促进人和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体育的文化性价值和政治性价值属于体育的消费性价值,体现了体育对人的社会生活价值的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世界体坛竞技格局和中国竞技体育实力走向进行多维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届奥运会世界体坛格局变化较为明显,当前呈现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英国金牌榜排名实现对中国的反超位居第二位,形成了以"美、英、中"为第一集团的新三足鼎立格局,第二集团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第三集团整体竞技实力明显提升;中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明显下滑,竞技体育项目分布呈现传统优势项目领地缩减、潜优势项目实现突破、基础项目个别提高的特征;男女运动员竞技实力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竞技体育由"阴盛阳衰"向"龙凤呈祥"渐进式过度;年龄结构以新为主,老将为辅,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年轻运动员实力雄厚,逐渐成长为中国竞技体育的领航者.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大众体育和推进全民健身的过程中,体育健身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人们对体育健身知识的掌握,这是大众体育健身逐步走向科学化的必由之路。以广东省粤东、粤西地区5所城市的1120名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要方法,探讨了其对体育健身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获取途径,并在概括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空间布局及集聚效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江门市的背景,通过统计数据对江门市空间布局及集聚效应进行分析,指出江门应通过促进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合作开发城市跨区域地带、增强城市产业空间联系、促进各生产要素流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完善投融资体制来加快城市群发展,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青奥会是奥林匹克理念的回归与创新,通过与现代奥运会理念的比较,青奥会的大众式参与文化理念、普世性价值观、简约的办赛理念、竞技、文化教育完美融合的办赛方针,对于克服现代奥运会的运动员职业化、民族主义情结、大型化、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种种不足与异化,解决奥林匹克理想与实践的日趋脱节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奋斗的目标是通过体育运动和教育的结合,使人类逐步向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的创立,不仅开辟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新天地,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进一步加强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的融合,以奥林匹克的特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促成青少年群体的全面发展。南京青奥会的成功申办,为研究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带来一个历史性的契机。以青奥会的视角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挖掘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并探讨如何实践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面向2008年奥运会北京群众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献研究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时北京市9个区的群众体育化建设:包括体育观念、体育组织机构与制度、群众体育活动、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根据2008年人奥运要求,提出了面向2008年奥运会北京群众体育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已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目标和发展驱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正向促进效能,特别是在创造和谐城市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值得从理论到实践探索的课题。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构建和谐城市环境的几个因素,探讨了绿色、人文、科技奥运对创造和谐城市环境的积极影响,提出奥运会不是解决所有城市问题的万能药方。  相似文献   

14.
摘要:生态环境陷入困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奥运会的超级规模在给主办城市造成环境负担的同时,也给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冬季奥运会开展环境教育的现实诉求、历史基础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冬奥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必要加强奥林匹克环境教育;环境保护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教育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经验;在冬季奥运会举办周期全面实施环境教育对于实现冬奥会环境目标,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 2020议程:奥运会新规范》(下文简称《新规范》)是当前国际奥委会系列改革的前沿指导文件,对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文章对《新规范》进行了文本解析,归纳了《新规范》的 5个改革关键点:降低办奥成本、优化遗产举措、促进组织善治、提升品牌影响、改善服务水平。 鉴于当前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进展与现实需求,探讨北京冬奥会后续系列工作对改革关键点的践行策略: 规划场馆后续运营、能源消耗与资金利用的行动方案;不断完善遗产发展方案,确保遗产与城市协调发展;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参与,提升赛事治理能力;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制定本土文化教育战略;围绕服务体系的核心领域,不断提升赛事水准。  相似文献   

16.
以历届奥运会400m跑前3名的成绩为研究对象,将奥运会男子400m跑整个发展历程分成4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影响奥运会男子400m跑的绝对速度能力、速度耐力能力两个重要因素进入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奥运会的整个发展历程中,男子400m跑成绩整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经历了快、慢、快、慢4个发展周期,下一个将是快速上升发展周期;绝对速度能力整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与男子400m跑成绩的发展周期基本相同,速度耐力能力整体呈缓慢上升的发展趋势,与男子400m跑成绩、绝对速度能力的发展周期不同步;绝对速度能力是奥运会男子400m跑的整个发展历程中的主导因素,并影响着前3个阶段的发展趋势,而在1988-2012阶段中,速度耐力能力转变成了主导因素;男子400m跑将进入以速度耐力能力为核心的发展周期,应强调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能力。  相似文献   

17.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回顾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及调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存在差距的基础上,通过对筹办冬奥会促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效应的研究,认为筹办冬奥会对提升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文化建设的竞争力、城市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质量和服务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效应。为更好的开发筹办冬奥会促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效应正能量的释放,建议北京应借筹办冬奥会的发展战略机遇,构建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网络体系、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加快北京城市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筹办冬奥会促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效应的发展策略,为北京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