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学语言作为文学表现的重要载体,其具有众多审美特性。本文拟从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审美特征这一角度切入,展开对文学语言模糊性的探讨,并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两个方面探索其产生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丰富多彩的海陆空动物,给文学语言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可以说,没有了它们,语言将为之失色。动物为语言提供了大量的比喻材料,如龙虎常用来比喻神圣威严的事物,狐兔猪犬比喻  相似文献   

3.
雀冯  雀寿 《文学教育(上)》2009,(19):122-123
在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的区别上,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观点是:非文学语言的特点是“真实、准确、规范、凝练”,文学语言的特点是“形象性、凝练性、情感性、音乐性”,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学语言的特点是“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本色化”。也有研究者认为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是两套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新闻语言与诗艺语言最基本的差异在于它们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在各自的范畴领域内,各自既有自身不可僭越的游戏规则、表达方式,又承担各自不同的来自于受众的阅读期待的独特品质……前者的话语系统要求其语言以真实、准确、规范、凝练为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劳动中产生自信主持人/雨霁挑战之三总能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知体贴父母,从想不起来主动帮助父母于家务活,没有劳动习惯。这些家长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掩藏着对自己教育观念的深刻挑战。智力第一,考分第一,这是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孩子...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强调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要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引导学生分类积累;在写作实践中,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形成良好语感。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强调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要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引导学生分类积累;在写作实践中,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形成良好语感.  相似文献   

7.
人们习惯于学习和运用已约定化的语法。可是,现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有一些新语法现象,或为人所不解,或不注意。好学多问的学生可能向语文老师问及,教师或许要瞠目结  相似文献   

8.
传统观点在论及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区别时,大多是罗列二者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文章认为,仅罗列二者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并不能揭示出这两种语言的实质。一段文字是不是文学语言,关键看它是处于何种语境中。即使同一段文字。当它处在文学语境中的时候。它就具有了文学语言的性质,当它处在非文学语境中的时候,它就不具有文学语言的性质。因此,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区别的实质是语境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尽管文学语言不是逻辑语言,但是,文学语言所能产生的联想和思维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范围",并且这些"形式"和"范围"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所以,就文学语言中的"文学性"而言,必然具有某些逻辑关联的因素或"背景".从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符号学角度来看,这种"形式"与"范围"就是符号系统.而"逻辑关联"则是构造该符号系统的一个基本条件.从文学语言的产生方式、演变过程以及功能属性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文学语言的"逻辑背景".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思维的载体,语言表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篇作文的质量和得分的高低。作文的训练是个老大难,要想在高考这个大熔炉里煅炼出金钢不坏之身,从容应对高考,语言的训练就至关重要,文采的有无彰显的是作者文学的功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文学语言,巧练文采,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从阅读数量着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推敲字词,咀嚼文字,是读书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抓住文学作品中的重点词句、耐人寻味的细节、内涵丰富的潜台词,甚至对微不足道的标点符号进行品读,在咬文嚼字中“品”出语言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尽管文学语言不是逻辑语言,但是,文学语言所能产生的联想和思维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范围”,并且这些“形式”和“范围”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所以,就文学语言中的“文学性”而言,必然具有某些逻辑关联的因素或“背景”。从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符号学角度来看,这种“形式”与“范围”就是符号系统。而“逻辑关联”则是构造该符号系统的一个基本条件。从文学语言的产生方式、演变过程以及功能属性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文学语言的“逻辑背景”。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使命不是临摹大自然,而是表达它!你不是一个恶劣的临摹者,而是一个诗人。——巴尔扎克:《玄妙的杰作》【简析】什么是临摹?依样画葫芦的描述,平铺直叙的书写。什么是表达?就是把事物内在的、对于读者有某种启示意义的东西提炼出来,予以真实的有感染力的表现。你也可以基于某种感悟,去建造一个子虚乌有的世  相似文献   

14.
文学语言的色彩美何家荣色彩学的研究,早在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就已风靡一时,但我国对色彩学的真正研究却开展得比较迟,目前正方兴未艾。1988年出版的刘云泉先生《语言的色彩美》一书,对汉语色彩词作了全面而系统研究。拙作借刘先生书名作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色...  相似文献   

15.
文学家之所以产生语言痛苦固然与语言的发展演化有关,与审美意象的难以传达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是和心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语言的心理特征可以归纳为:1.心灵性;2.传情性;3.想象功能;4.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丰富的想象和雅致的意境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和情感体悟。由中西方文化产生的文学语言作为传达美学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是可感知的物质符号组合或是不可感知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相互问总会有令人惊讶的共性,这为其可译性提供了依据和基础:但同时也存在天壤之别,为翻译设置难以逾越,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文学语言论     
从语言角度看文学与从文学角度看语言是不同的。具体说来,从语言角度看文学,标明文学是语言的运用和组合,文学性直接源于语言内部;从文学角度看语言,标明语言外在于文学,是文学的某种手段和工具。对于二者加以区别并不纯粹是一种文字游戏,它表明了我们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观。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必须通过文学语言的形象化描写.才能塑造出众多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或动人心弦的艺术意境.文学语言的形象化就是指可感性.尽管它给读者的是间接形象.但通过对事物的性质、情状的准确、鲜明而生动的描写.给读者以一种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具体感受。林黛玉、吴荪甫等人物形象之所以至今还具有巨大的艺术生命力.这是因为作家运用了高超的形象的性格化的文学语言.从而产生了很大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体裁《诗经》没有标题,篇幅短小,大部分是三、四、五章回环复沓的联章形式;屈原的作品有标题,篇幅扩大了.《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如实而歌,创作方法是现实的;屈原的作品是南方文化系统,受神话影响,创作方法是浪漫的.《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两句一个意思.屈原的作品基本上是六言诗,一句一个意思.屈原创造了新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在使用语言材料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今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文学语言艺术与许多其他的艺术是不同的,而正是有了文学语言,我们才能更好地,更精彩地,更全面地来表达人们微妙的内心,才能让我们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完美地呈现出来。本文就文学语言谈一谈它所具有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