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处”在唐、宋时期或表时间,或指处所。柳永《雨霖铃》中的两个“处”,一个表时间,而另一个则是兼表时间与处所,是特定时空的统一体;它所表现出的正是中国古代先民时空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于”、“以”是西周铜器铭文中使用最多的两个介词,“于”介引处所、时间、主动者、事情的用法是“以”所没有的,而“以”介引共事、原因的用法同样为“于”所不具备。“于”、“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省略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尽管两者用法有少量重合之处,但总体说来,“于”和“以”的意义、功能在许多方面相互补足。这种相互补足十分鲜明而突出,是语言系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一、训练目标在句式的训练中,我们主要是抓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几种特殊句式:1.判断句文言判断句的典型形式是在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帮助判断,即“…··者……也”,也可转变为以下几种格式:“……者也”、“……者……”“,…··也……”有时也用动词“为”表判断,还有用副词一乃、则、即、亦、必、诚、皆、悉、固”等兼表判断。2被动句文言被动句的常用格式:①用介词“于”表被动;②用介词“为”表被动;③用介同“为……所”表被动;④用”见”表被动;⑤用“……见……于……”表被动;⑤用…  相似文献   

4.
“净 [是] NP”结构入句后,“净”前话题性成分(TP)与“净”后名词性短语(NP)受多种句法条件的限制,如TP一般要求是复数性语词,表处所、时间等的TP一般不能承前省略,TP一般不能是单音节,NP一般是表示人或事物的,NP一般是复杂性成分,NP中不能含有表确定数量的限定成分。文章还讨论了TP与NP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5.
“以……为……”是古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凝固结构。它的用法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以”、“为”都充当动词,连用构成兼语式的意动句;二是“以”、“为”都作动词,连用构成兼语式的使动句;三是“以”作介词,用“以”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为”的状语,表示动词“为”所凭借或依据的对象;四是“以”充当连词,与连词“为”连用,表示“为”这个动作是“以”前面动词所表动作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古汉语中,介词常插入“所·动”式中间构成“所·介·动”式,例如(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表》)(“所”与介词“以”、动词“兴隆”构成“所·介·动”式)(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使楚》)(“所”与介词“与”、动词“熙”构成“所·介·动”式)(3)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为出。(《荀子·议兵》)(“所”与介词“为”、动词“出”构成“所·介·动”式)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汉语中,“彼”一般用作代词,其特殊用法是位于句首,表示提挈语气的语气词。“无所”为一熟语,“无”与“所”字结构组成动宾关系,若句中主语是“所+V”中的V的施事,“无所”的含义则为“没有……(的)”;若是受事,其义为“没有被……(的)”。  相似文献   

8.
句式结构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子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通过对近年来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我们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句式结构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十类:一、表被动【杂糅结构】被(受)……所。如:1.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修改意见】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二、表原因【杂糅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如: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执法作风不正在作…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中除了大家所公认的带有一定的标志(如“见”“于”“被”“为”“为……所”“受……于”等)的被动句式以外,象“兵挫地削”“蜀山兀”这样并不具有表被动的结构形式而和主动句式一样的“概念上的被动”(或称“意念上的被动”),其句中的动词就是被动用法。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两个句子: ①越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上面两个句子“拜为上卿”字面上是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对秦王说:“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何谓“一介之使”?课本注:“一个使臣。介,个。”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数量词修饰名词时,数量词后面不带“之”字。“一介”用作数量词时也不例外,如“一介书生”、“一介草民”等。事实上,上句中的“介”并不是量词“个”,而是名词“傧介”之义。“傧”和“介”都是外交场合中使臣的辅助行礼之人,是使臣的助手、副手。晋·左思《吴都赋》:“傧从奕奕。”《荀子·大略》:“诸侯相见,卿为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使臣往来,必带傧介,且所带傧介数量不一,视所出使之国…  相似文献   

11.
高三册“单元知识·常见文言句式”中,介绍了文言被动句的常见形式有四种:①用“于”表示被动;②用“见”、“见……于……”、“受……于……”表示被动;③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④用“被”表示被动。这些都是有标志的被动句,或称...  相似文献   

12.
试论"被"的词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字句是汉语的基本句式之一,历来受方家重视。被字句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被”的词性研究。被的词性认定汉语学界出现过“介词说”、“动词说(助动介词二分说)”、“助词说(助介二分说、助介合一说)”等观点,这些看法都是在对被句句从不同的角度作静态分析时得出的结论,似乎还缺乏令人信服的理据。从语义信息传递的角度作动态的分析可知,被字句是汉语交际中典型的话题-述题语义表达式。被字句的语义信息符号分布表明,无论是否带施动名词N2,句中只能有一个“被”,这个“被”是个副词。副词说能合理地解释被字句中的“被”及施动名词N2是否脱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使用线性标准分对不同的测验分数进行比较时,受成绩分布形态和总体(或样板)容量的影响,难以得到科学、准确的结果。通过编制“地区常模表”(采用正态化标准分)的方法,可以减少或消除分布形态和总体容量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4.
何为双宾语句?已故著名学者解之早:“一记所语之人,一记所语之事。先人后事.无介字以系者常也。”(马建忠《马氏文通》P152)“双宾语者,一表人,为间接宾语;一表物,为直接宾语。”(杨树达《高等国文法》P112)  相似文献   

15.
我教被动句     
一说到被动句的教学,常见的方法是,向学生摆出古汉语中的被动格:“被”“为”“见”“受”“于(乎)”“见……于……”“为……所…”等。但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2、屋子已经打扫干净。  相似文献   

16.
何谓"一介之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对秦王说:“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何谓“一介之使”?课本注曰:“一个使臣。介,个。”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数量词修饰名词时,数量词后面不带“之”字。“一介”用作数量词时也不例外,如“一介书生”、“一介草民”等。事实上,上句中的“介”并不是量词“个”,而是名词“傧介”之义。“傧”和“介”都是外交场合中使臣的辅助行礼之人,是使臣的助手、副手。晋·左思《吴都赋》:“傧从奕奕。”《荀子·大略》: “诸侯相见,卿为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使臣往来,必带傧介,且所带傧介数量不…  相似文献   

17.
[提示]所谓“文言特殊句式”,是指古代汉语的句式跟现代汉语的句式相比,有明显不同的句式。主要有:(1)判断句式。其基本形式是:“……者,……也”,也可不用“者”,或不用“也”,或“者”、“也”都不用。副词“乃”、“则”、“皆”、“即”,动词“为”等也可表判断。(2)被动句式。它除了用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内容,“被”表示被动外,还有几种表示被动的形式,如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动词前面加“见”;既用“于”,又用“见”;用“爱……于”;用“为……所”等。(3)倒装句式。它表现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结构后  相似文献   

18.
《左传.成公二年》“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或训“甲”,或认为是“(马介)”的古字,或认为是“(马介)”的假借字。文章分析了“介”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指出“介”与“(马介)”不是同源关系,也不是引申、假借关系。训“甲”是。“介”“(马介)”词义不同,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大多是或只能是文选式。文选的第一条注解(以下简称“注解一”),往往是关于作品、作者的交代性文字,本不容易写得出彩。像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那样臻于化境,确实稀如星凤。真就高不可攀吗?至少可以或说应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也许就能“虽不中,亦不远矣”。语文教材在这方面还有不少地方值得改进。这里略陈简陋,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burnout)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描述与界定“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这一现象时,首次使用这一概念的。自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召开以来,欧美国家的学者们对之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探索。职业倦怠被视为80年代的危机和现代生活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