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常见到一些媒体板起面孔,严正警告作者曰“请勿一稿两投”,否则将如何如何。其言厉厉,足令诸多作者胆战心惊。 笔者认为,不许作者“一稿两投”,不但显得小家子气,而且与当代的信息传播不相合拍,可以休矣。  相似文献   

2.
《长沙晚报》3月10日B2版所载《"步"字写错了吗?》,对我省一位老领导所题"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中的"步"字下半部分写成"少"提出了质疑。但该报同时刊载了罗道先生《"步"可以这样写》。罗先生的依据是欧阳询和赵孟頫都曾将"步"下面写成"少"。窃以为这种观点新闻媒体不应赞同,因为《字典》等字书就是写字之"法典",不能有名人写错别字就否定"法典",正如不能因有名人受贿就承认受贿的合法性一样。 "步"是会意字,古字形是两脚一前一后,任何一部  相似文献   

3.
观看篮球比赛时,每每见弹跳力好或个头高且机灵者,一个“鲤鱼跃龙门”抢到篮板球,接着一个”盖帽”进球,着实令人拊掌叫绝。但也有些枉为巨人或自恃善跃而瞎蹦乱跳者,老抢不到篮板球甚或偶尔抢到又得而复失,反被对方抢了去“盖帽”,真叫人扼腕叹息。由是,我往往联想到新闻界的“抢新闻”。独具慧眼且又捷足先登者,第一个将新闻发布出来,令同行们惊羡不已,恰如善抢篮板球且善“盖帽”者。但竞争意识淡薄,错失抢新闻良机或不敢抢,不屑抢甚至虽抢到手、发表时反让后来者居上的也不乏其人,恰如  相似文献   

4.
当前相同性的刊物较多,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和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增加,论文的重复发表和一稿两投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日趋增多,值得重视。一稿两投,有的全文一字未动,有的把题目和内容稍作改动,或者改动署名,甚至改头换面,怀着侥幸心理,多处投寄。为避免重复发表和一稿两投,我们做了大量工作:1)作者投稿时,一再问作者是否已投其它刊物,改稿后,尽快审校,如果在规定的三个月内未决定刊用与否,需要通知作者,  相似文献   

5.
一稿两投或多投,各家报纸一般都反对。道理很简单:同样内容的稿件,几家报纸同时编发,没有必要;再则,编排各环节重复劳动,也造成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一稿两投或多投的原因,除少数人写稿动机不纯正,有名利思想外,大多数人是有不放心之感,不得不这样做。他们担心寄出的稿件有的报社不认真处理,因此觉得多投一处似乎保险些,被采用的机会可能大些。目前,有的报社处理来稿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少数编辑责  相似文献   

6.
谈一稿两投     
对编辑来说,一稿两投或多投是一个不大不小令人困扰的问题。除非定稿前编辑部得到作者的通知,或发现一稿两投,否则编辑工作常陷于被动,有时甚而面临四面楚歌的窘境。 发稿的要求是:“齐、清、定”,最忌讳稿件换来换去,在版面上大动干戈。如果排印期间发现一稿两投,必须被迫撤稿,遭到指责的不是“肇事”的作者,而是编者,这里且不说编辑要赔多少好话,致多少歉意。如果稿件已付印,生米已成熟饭,责任编辑将因此受到领导、读者的指责,责无旁贷地承担责任,否则何谓责任编辑。 一稿两投的直接受害者是读者和编辑,编辑的尊严受到损害,劳动受到愚弄;更严重的是刊物的声誉受到影响,造成多方面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秦蓁 《今传媒》2006,(3X):49-49
今年春节晚会电视上打出的字幕出了不少错误,报道说,春晚被《咬嚼字》“咬”出了28处错字,平均每10分钟出现1次差错。春晚的导演甲丁对28处差错作出回应,表示很惭愧(见《新华日报》2月7日D3版)。  相似文献   

8.
一稿两投的现象很不好,原因何在呢?有些写稿人有名利思想,写了一篇稿件想得双倍收获.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在报  相似文献   

9.
近来常见报纸上出现一稿两投的现象。有人就提出:这是否意味着现在可以一稿两投呢!我以为不能这样看。文章作者一稿两投,向来是报刊编辑部所不同意的。道理很简单,一家报纸或刊物,不必要的重登别的报刊登过的文章,这样做不利于提高报刊的质量。对广大读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满意。一稿两投两登,无疑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各报刊编辑部一般都反对作者一稿两投。目前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一稿两投甚至多投的现象越来越多。不少稿件是复写的或油印的,作者也不在稿件上注明是否已两投或多投,以致给报刊编辑部工作带来一些困难甚至  相似文献   

10.
一家全国性的老年报2005年8月2日一版《八一,他们为五老祝寿》一文,在介绍某干休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每逢休干生日,便为老人祝寿说:“为老同志祝寿,在工休之间架起了一座鹊桥,很受老同志欢迎。”这里的“鹊桥”架错了,似可改为“连心桥”或“友谊桥”。何谓“鹊桥”?民间传说,每年农历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在银河为他们搭成的桥。现把撮合男女婚姻叫“搭鹊桥”,把夫妻或情人久别后团聚叫“鹊桥会”。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有遍及神州的民俗基础,遗憾的是有的写家和编辑对此却不甚了了,导致错搭“鹊桥”。某市…  相似文献   

11.
向勇  刘国栋 《编辑学报》2002,14(B11):58-59
分析“一稿两投”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止“一稿两投”的具体措施。“一稿两投”主要由评职称和报成果奖等因素造成;期刊编辑部主动查阅作者所发表的文章、强化与作者间的约定并加大宣传力度,是杜绝或减少“一稿两投”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记者风光.坐上挂有“新闻采访”字样的车辆更是精神.“逢官大三级”作为“无冕之王”的坐骑所受到的礼遇是可想而知的,免交各种费用、可占道先行、超速行驶、轻松出入首脑、首府机关等。然而,这种现象最近在山东济南遇到了“红灯”。据悉.截至2月20日.放置在这家城市中各式车辆上、类似“新闻采访”内容的标志牌,一律被明令摘除,这是该市有关部门为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此举在新闻界开了先河.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新闻采访”标志牌被摘.享有”特权”的车辆及主人们也因此反璞归真了.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3.
陶克强 《今传媒》2005,(2):61-61
近日,笔者在一小巷见到这样的场景:两人下棋,观者八九。最有意思的是,观者分成两派,且与楚河汉界上的交战双方结成助阵对子。由于各为“棋”主,观战双方在棋盘上斗智斗勇,更有趣的是“配角”竟变成了“主角”,两位对弈者不仅不恼,还美滋滋曰:“在争论中切磋棋艺,有利于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5月10日,东南快报刊登了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马路“陷阱“太坑人》,相关的三幅照片被许多媒体转载,引发了网民的激烈争论。网民争论的焦点,在于记者报道新闻的责任和社会公德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相似文献   

15.
查阅专业资料时 ,我时常碰到同一作者的同一篇文章在两种刊物上发表的情况 ,有时有所改动 ,有时基本一样。这种“一稿两投”现象 ,很让人感慨。“一稿两投”当然远非今日才有。“一稿两投”责任到底在谁 ?怨作者吗 ?似乎不妥。我也是一位写作者 ,也有投稿的经历 ,深知投稿的滋味。我认为 ,大多数作者学术态度是严肃的 ,也有相当的职业素养 ,明白“一稿两投”的危害 ,绝不愿意随便损害自己的学术声誉。且发文所得稿费少得可怜 ,多发一篇文章也没有多大的实惠。因此作者实在是有自己的苦衷。“一稿两投”怨编辑部也不妥。现在国内专业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16.
“来稿一律不退”,竟然成为一些报刊约稿、征文的一条成文规定,你行我效,尽管这是一厢情愿的。其实,稿件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编辑应该理解。你看,有谁(特别是“无名氏”作者)不是怀着“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心情投稿的!这可是一种真诚的信念,希望由此觅得知音。那么,“来而不往非礼也”,一向以“尊重知  相似文献   

17.
“来稿一律不退”,竟然成为一些报刊约稿、征文的一条成文规定,你行我效,尽管这是一厢情愿的。其实,稿件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编辑应该理解。你看,有谁(特别是“无名氏”作者)不是怀着“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心情投稿的!这可是一种真诚的信念,希望由此觅得知音。那么,“来而不往非礼也”,一向以“尊重知  相似文献   

18.
周志卓同志的看法,恐怕是很多新闻写作者所关心的。不过,我们以为,首先需要搞清楚,所谓“一稿不能两投”的“稿”,如果仅仅指“新闻报道”而言,那么,“两投”或“多投”,都有利于新闻传播;如果是指一般文章,就仍以遵守“一稿不能两投”的原则为好。实际上,周文所举的实例,也都是宜于迅速广泛传播的新闻报道稿件。究竟新闻报道“一稿一投”好呢?还是一稿“两投”或“多投”好?关心这个问题的读者,不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稿两投,指的是有些作者将同样标题、同样内容的稿件同时投寄两个刊物编辑部,结果同时得到发表;或者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将内容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稿件同时投寄两个刊物编辑部,结果也都得到了发表。这是学术研究中的不正之风,它严重地损害了图书馆学刊物的声誉,沾污了某些人的美好心灵,丧失了投稿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对此,曾有不少同志撰文严肃地批评了这种不道德现象,并提出一些制止的有力措施。如有的同志“建议在图书馆学专业刊物上,应对此事开展必要的批评,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杜绝“一稿两投”的不道德现象再次出现”也有的同志提出,“一稿多投者一经发现就要责成退回全部稿费,并作书面检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